-
公开(公告)号:CN11343331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51869.2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G01N33/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昆虫药代动力学准确性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域。本发明以昆虫为对象,首次通过微量注射的方法,研究了昆虫药代动力学,具体为选取注入虫体的长度不超过1mm的进样器针头,注入的位置介于昆虫表皮和昆虫肠道之间,直肠和回肠之间,在不破坏昆虫肠道及其他器官的情况下,能够更准确的研究药品代谢情况;本发明的注射方法不涉及过多的设备及复杂的步骤,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准确率高,为生物医药、农业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1248154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010081744.6
申请日:2020-02-06
IPC: A01K67/033 , A23K50/90 , A23K10/30 , A61L2/18 , A61L101/34 , A61L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组培技术制备肠道无菌昆虫幼虫模型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得到的无菌植株饲喂昆虫幼虫,进而获得相应的肠道内完全无菌的昆虫幼虫;所述昆虫幼虫是由经消毒处理后的受精卵孵化而成。本发明以无菌的组培苗喂食孵化出的幼虫,可避免外源微生物进入昆虫肠道,与抗生素相比,能够完全地去除茶尺蠖肠道内细菌,从而获得肠道无菌的昆虫动物模型;实验中所用的无菌组培苗培养温度在25±2℃下,可适当延长光照周期,从而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以供昆虫幼虫取食所需。因此,本肠道无菌的昆虫动物模型的建立将极大地促进昆虫与其肠道菌群协同互作的相关机制研究。
-
-
公开(公告)号:CN113433310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10651869.2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G01N33/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昆虫药代动力学准确性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域。本发明以昆虫为对象,首次通过微量注射的方法,研究了昆虫药代动力学,具体为选取注入虫体的长度不超过1mm的进样器针头,注入的位置介于昆虫表皮和昆虫肠道之间,直肠和回肠之间,在不破坏昆虫肠道及其他器官的情况下,能够更准确的研究药品代谢情况;本发明的注射方法不涉及过多的设备及复杂的步骤,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准确率高,为生物医药、农业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1248154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081744.6
申请日:2020-02-06
IPC: A01K67/033 , A23K50/90 , A23K10/30 , A61L2/18 , A61L101/34 , A61L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组培技术制备肠道无菌昆虫幼虫模型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得到的无菌植株饲喂昆虫幼虫,进而获得相应的肠道内完全无菌的昆虫幼虫;所述昆虫幼虫是由经消毒处理后的受精卵孵化而成。本发明以无菌的组培苗喂食孵化出的幼虫,可避免外源微生物进入昆虫肠道,与抗生素相比,能够完全地去除茶尺蠖肠道内细菌,从而获得肠道无菌的昆虫动物模型;实验中所用的无菌组培苗培养温度在25±2℃下,可适当延长光照周期,从而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以供昆虫幼虫取食所需。因此,本肠道无菌的昆虫动物模型的建立将极大地促进昆虫与其肠道菌群协同互作的相关机制研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