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甜素在制备治疗炎性痛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688754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129100.9

    申请日:2015-0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甘草甜素在制备治疗炎性痛药物中的应用。发明人通过实验发现甘草甜素对角叉菜胶模型炎症足中COX-2蛋白含量和TNF-α、IL-6及iNOS mRNA含量有影响,进而确认了甘草甜素在抗炎性痛方面的药理作用:其能显著地降低角叉菜胶诱导的足水肿,并减少肿胀足中COX-2蛋白含量、TNF-α、IL-6和iNOS mRNA的含量。甘草甜素是通过外周产生镇痛作用的,而非通过中枢产生镇痛,具有显著的抗炎性疼痛的药理作用。实验进一步证明甘草甜素可显著降低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具有很好的镇痛作用,此外不影响小鼠的自主活动和运动协调性,甘草甜素作为活性成份用于制备炎性痛的治疗药物必然具有很好的疗效。

    苦豆碱作为治疗炎性痛药物的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4490879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734552.5

    申请日:2014-1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47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苦豆碱(aloperine,ALO)作为治疗炎性痛药物的用途。实验表明苦豆碱无副作用不影响小鼠的自主活动和运动协调性;能显著降低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具有很好的镇痛作用;热板实验,热甩尾实验以及福尔马林实验Ⅰ相表明其镇痛活性并不是通过中枢作用产生;福尔马林实验Ⅱ相中,苦豆碱也显示了良好的镇痛活性,进一步证实其对炎性疼痛的显著效果;耳肿胀试验证实了其抗炎作用;在角叉菜胶诱导的足肿胀模型中,苦豆碱显著地降低了角叉菜胶诱导的爪水肿,减少了肿胀足中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PGE2的含量,增加了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产生,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的平衡从而实现抗炎性疼痛的药理作用。

    鸦胆子苦素D在制备改善肿瘤微环境的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39837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592505.7

    申请日:2023-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鸦胆子苦素D在制备改善肿瘤微环境的药物中的应用,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肿瘤细胞与肿瘤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促成恶性肿瘤转移的必要条件。鸦胆子苦素D是从传统中草药鸦胆子中提取的三环四萜类化合物,本发明研究发现,鸦胆子苦素D可抑制巨噬细胞M2型极化,促进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从M2型向M1型极化,并抑制肿瘤细胞对M2型巨噬细胞的招募作用,从而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延缓肿瘤进展,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本发明对肿瘤的临床治疗意义重大。

    人参皂苷Rg3联合GP的应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57464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1134514.8

    申请日:2020-10-21

    Inventor: 汪静 王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参皂苷Rg3联合GP在作为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选用小鼠Lewis肺癌细胞株(LLC)接种于C57BL/6N小鼠右腋下,观察人参皂苷Rg3和Rg3联合GP对Lewis肺癌的影响;取肝、肾、脾和肿瘤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人参皂苷Rg3联合GP对Lewis肺癌小鼠肝、肾、脾和肿瘤病理变化;对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内血管密度与瘤体血小板表面活化标志物的表达;结论是人参皂苷Rg3联合GP可增强其抑制Lewis肺癌小鼠肿瘤生长与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其抑瘤作用可能与降低CD62P表达密切相关;并且人参皂苷Rg3联合GP可起到增效减毒作用。

    反式肉桂醛制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的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6138017B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610631776.2

    申请日:2016-08-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反式肉桂醛(Trans cinnamaldehyde)作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药物的用途,通过建立氧糖剥夺模型从而探究反式肉桂醛对氧糖剥夺后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本发明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氧糖剥夺再灌注之后,它增加了细胞存活率,降低了细胞内的活性氧;除此之外,反式肉桂醛可以稳定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C‑12细胞的凋亡率,说明反式肉桂醛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抗氧化有关,这些结果证明反式肉桂醛对缺血性损伤有保护作用。

    一种橙皮素在作为TGF-β1信号抑制剂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700890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798331.X

    申请日:2020-08-11

    Inventor: 汪静 王柯 王慧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橙皮素在作为TGF-β1信号抑制剂中的应用,本发明采用TGF-β1诱导宫颈癌细胞(CaSki与HeLa 299),构建EMT体外模型,并探究橙皮素是否可以通过抑制TGF-β1信号干预EMT过程进而抑制宫颈癌细胞侵袭与转移的作用。通过本发明为橙皮素有效防治宫颈癌的局部浸润与早期转移以及作为在防治宫颈癌的药物开发提供实验数据支撑。

    一种CPPs/NGR修饰载药纳米金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938596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875302.1

    申请日:2018-08-03

    Inventor: 汪静 王慧 白丹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PPs/NGR修饰载药纳米金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采用种子介导方法合成CTAB‑GNRs,利用多巴胺在碱性条件下自聚合作用与自发沉积作用在CTAB‑GNRs表面包覆一层5nm左右的聚多巴胺即形成PDA@GNRs,然后通过疏水‑疏水相互作用,在PDA@GNRs表面装载化疗药物阿霉素,同时通过巯基‑聚乙二醇将穿膜肽Mal‑CPPs与靶向小分子多肽Mal‑NGR共价偶联到纳米金棒表面,利用聚乙二醇提高纳米金棒的生物相容性及长循环时间,利用CPPs将修饰的纳米金棒转运至肿瘤组织内,利用NGR靶向肽来实现肿瘤新生血管与肿瘤细胞同步靶向作用,在此基础上来发挥CPPs/NGR修饰载药纳米金棒的化疗‑热疗协同靶向治疗肿瘤作用。本发明制备方法简便易行,CPPs/NGR修饰载药纳米金棒能进一步提升肿瘤治疗效率。

    反式肉桂醛制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的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6138017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631776.2

    申请日:2016-08-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反式肉桂醛(Trans cinnamaldehyde)作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药物的用途,通过建立氧糖剥夺模型从而探究反式肉桂醛对氧糖剥夺后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本发明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氧糖剥夺再灌注之后,它增加了细胞存活率,降低了细胞内的活性氧;除此之外,反式肉桂醛可以稳定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C‑12细胞的凋亡率,说明反式肉桂醛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抗氧化有关,这些结果证明反式肉桂醛对缺血性损伤有保护作用。

    鸦胆子苦素D在制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357515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311592543.2

    申请日:2023-11-27

    Inventor: 汪静 田龙 马小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鸦胆子苦素D在制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药物中的应用,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研究发现,鸦胆子苦素D具有抑制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的以下能力的作用:(1)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能力;(2)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出芽的能力;(3)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迁移与侵袭的能力;(4)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小管形成的能力。基于此,鸦胆子苦素D具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可以减缓肿瘤生长速度,从而达到增强肿瘤治疗效果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