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PB-COF/玻碳微球-离子液体糊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尿酸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7465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809485.9

    申请日:2024-12-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分析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y‑PB‑COF/玻碳微球‑离子液体糊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尿酸的检测方法。将其应用于尿酸的检测中,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抗干扰性以及较好的灵敏度。采用同一支电极对尿酸进行了六次连续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4%;采用相同方法制备的六支电极进行尿酸的平行检测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值为0.92%,表明该电极在尿酸检测方面具有良好的重现性;检测限为0.5μM,说明其灵敏度较优。制备方法仅需要将纳米石墨粉、玻碳微球、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离子液体及石蜡油进行混合研磨,然后自组装即可制备所述Py‑PB‑COF/玻碳微球‑离子液体糊电极,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幽门螺旋杆菌无标记免疫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68656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211080442.2

    申请日:2022-09-0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幽门螺旋杆菌无标记免疫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直接在修饰电极上孵育幽门螺旋杆菌多价表位抗原FvpE,使得幽门螺旋杆菌无标记免疫传感器的制备过程中无需进行杂交标记,简化制备过程,制作方法简单,容易操作,且所制备的幽门螺旋杆菌无标记免疫传感器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的幽门螺旋杆菌,极大地简化了检测过程,减少检测时长。同时,所制备的幽门螺旋杆菌无标记免疫传感器可以实现对多克隆抗体anti‑Hp及不同抗体分型如CagA、UreA、UreB和VacA的检测,可以同时检测出多种细胞毒素或毒力因子,从而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无标记免疫传感器的普适性,进而能够减少检测时的工作量,缩短检测时间,降低检测成本。

    石墨烯量子点修饰纳米碳离子液体电极、其制备方法及芦丁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74889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189166.7

    申请日:2022-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量子点修饰纳米碳离子液体电极、其制备方法及芦丁检测方法,属于电化学分析方法技术领域。采用组合法的方式,将石墨烯量子点@纳米石墨粉复合材料及离子液体1‑辛基吡啶六氟磷酸盐充分混合后,装入电极管中,制备所述GQDs@nano‑CILE,制作方法简单,容易操作,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将制备的GQDs@nano‑CILE应用于芦丁的痕量检测中,在最优条件下,芦丁的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在5×10‑9M到1×10‑5M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10‑9M,表明GQDs@nano‑CILE对芦丁的检测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使用同一支GQDs@nano‑CILE对含有10μM芦丁的0.1M pH 6.0PBS溶液平行测定6次,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23%,分别使用6支GQDs@nano‑CILE检测10μM芦丁,其相对标准偏差为4.14%,表明该电极具有良好的重现性。

    氮掺杂石墨烯/离子液体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其制备方法及肾上腺素定量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95749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0559258.5

    申请日:2021-05-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氮掺杂石墨烯/离子液体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其制备方法及肾上腺素定量检测方法,属于电化学分析技术领域。将氮掺杂石墨烯均匀分散在体积浓度1%的羟基功能化的离子液体(1‑羟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的水溶液中,制备复合材料,然后将复合材料滴涂在经打磨抛光处理的玻碳电极上,制备氮掺杂石墨烯/离子液体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制备方法简单。所制备的氮掺杂石墨烯/离子液体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用于定量检测肾上腺素时,响应快速,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检测限为1.0μM。

    一种幽门螺旋杆菌四价黏附因子多表位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26093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407694.5

    申请日:2015-07-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4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针对幽门螺旋杆菌四种关键黏附因子的多表位疫苗,其活性是一条多肽,主要由尿素酶A和B亚基、三种外膜蛋白(Lpp20、HpaA和CagL)的优势Th和B细胞抗原表位或区段以及霍乱毒素B亚基构成。本发明通过基因合成技术合成一个人工基因,其包含尿素酶A和B亚基、三种外膜蛋白(Lpp20、HpaA和CagL)的优势Th和B细胞抗原表位或区段,将该人工基因与霍乱毒素B亚基的基因序列相偶联,形成一个融合基因。利用大肠杆菌表达该融合基因,经蛋白纯化后,获得四价黏附因子多表位疫苗。该疫苗能够诱发机体产生针对尿素酶A和B亚基、三种外膜蛋白(Lpp20、HpaA和CagL)的T细胞免疫应答和特异性抗体体液免疫应答,可用于防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性疾病。

    聚多巴胺修饰紫磷烯/玻碳微球/离子液体复合物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双酚A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59021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61247.9

    申请日:2024-06-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食品安全检测和分析化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聚多巴胺修饰紫磷烯/玻碳微球/离子液体复合物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用电化学聚合法在紫磷烯/玻璃碳微球/离子液体复合修饰电极上进一步聚合多巴胺,并通过扫描圈数来控制聚合物膜的厚度。制得的聚多巴胺薄膜具有较好的均一性和对基底电极较强的黏附力,展现了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PDA/VP‑GCILPE能增强与BPA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表现出对BPA较强的电催化活性。检测BPA的线性范围为0.01μM至50μM,检测限为5 nM。该方法具有线性范围宽、检测限低、制备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可用于测量实际样品中的BPA。

    用于检测对乙酰氨基酚的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玻碳微球复合物电极、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01082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090064.9

    申请日:2024-0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对乙酰氨基酚的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玻碳微球复合物电极、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电化学分析方法技术领域。只需将纳米石墨粉、玻碳微球、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及石蜡油混合充分研磨,得到糊状物;然后将所述糊状物填充于容器中,定形,得到电极柱,将表面打磨光滑即可,此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利用方波伏安法定量检测,对同一份对乙酰氨基酚电解液,使用同一支电极进行6次平行测定,通过DPV图中的曲线读出峰电流,计算得到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4%。将电极室温保存1个月后,对乙酰氨基酚的峰电流值为初始值的92.26%。

    可控聚合物薄膜修饰电极、其制备方法及木犀草素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7488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189154.4

    申请日:2022-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控聚合物薄膜修饰电极、其制备方法及木犀草素的检测方法,属于电化学分析方法技术领域。以β‑环糊精和功能化离子液体1‑羟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为聚合液,通过循环伏安法连续扫描,在玻碳电极上修饰聚合物薄膜,制备可控聚合物薄膜修饰电极,制备方法简单,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重复性。基于所制备的可控聚合物薄膜修饰电极,采用电化学分析方法,检测中药样品中的木犀草素含量,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具有较好的选择性,重复性及稳定性能够得到保障。

    碳纳米纤维糊电极、其制备方法及萘酚异构体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60143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170539.6

    申请日:2022-0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纳米纤维糊电极、其制备方法及萘酚异构体的检测方法,属于电化学分析方法技术领域。向纳米石墨粉和碳纳米纤维的混合物中,加入粘结剂,充分研磨,将得到的糊状物填充于容器中,定形,得到电极柱。将电极柱的的表面打磨光滑,制备碳纳米纤维糊电极。制备方法简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将制备的碳纳米纤维糊应用于萘酚异构体的检测中,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利用方波伏安法定量检测萘酚异构体,1‑萘酚的峰电流与浓度在0.5~20μM和30~90μM之间呈线性关系(r2=0.9996)和(r2=0.9997),检测限是0.2μM(S/N=3);2‑萘酚的峰电流与浓度在0.5~20μM和30~90μM之间呈线性关系(r2=0.9986)和(r2=0.9959),检测限是0.2μM(S/N=3)。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