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07276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210395858.7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3/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周期性复合材料弹性本构参数预测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周期性复合材料的目标代表性单元的几何数据,目标代表性单元由第一相材料和第二相材料组成;基于几何数据,建立目标代表性单元对应的双层体素化网格模型,双层体素化网格模型包括粗网格模型和细网格模型;根据第一相材料与第二相材料在目标代表性单元中各自所属的空间范围,在粗网格模型中确定第一相材料与第二相材料交界处对应的边界体素;根据细网格模型对粗网格模型中的边界体素进行重构;对剖分后得到的新的粗网格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周期性复合材料的弹性本构参数。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周期性复合材料的弹性本构参数的预测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233801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490365.9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IPC: G16H50/50 ,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内置假体拓扑优化数学模型构建方法及拓扑优化设计方法,涉及骨科假体技术领域。内置假体拓扑优化数学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计算参考应变能、计算应变能总和、计算归一化应变能、建立内置假体的最大材料保留率、最大范式应力、计算所有单元平均材料保留率以及假体包含区域所有有限元单元的几何中心的应力的最大值、建立并令刚度匹配函数对归一化应变能的偏导数为零解得加权因子的取值并带入得到刚度匹配函数、建立拓扑优化数学模型。将健康骨作为假体设计的参照,利用加权因子和增减函数来可控调节假体刚度达到与参考应变能相近水平,利用增减函数的互相抵耗作用实现优化模型函数的极值调控,使得收敛稳定,以便于获得最优解,方便实际工程的运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054772B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111178853.0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微纳结构的金属制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金属制件的三维结构模型;提供陶瓷基板;以金属材料和粘结剂为打印材料,根据所述三维结构模型,打印出初始三维金属制件;将所述初始三维金属制件置于所述陶瓷基板上,在真空度为5×10‑2Pa~1×10‑3Pa的环境中,升温至1100~2100℃,烧结得到具有微纳结构的金属制件。本发明将3D打印技术和真空烧结工艺相结合,在金属制件表面形成微纳结构,通过营造出适宜的烧结环境,使得形成的微纳结构分布均匀,且整体呈粒状形态或自金属基体延伸出的刺状形态,具有优异的特定功能性,微纳结构与金属基体具有较好的结合强度,有助于提高其功能效果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54772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178853.0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微纳结构的金属制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金属制件的三维结构模型;提供陶瓷基板;以金属材料和粘结剂为打印材料,根据所述三维结构模型,打印出初始三维金属制件;将所述初始三维金属制件置于所述陶瓷基板上,在真空度为5×10‑2Pa~1×10‑3Pa的环境中,升温至1100~2100℃,烧结得到具有微纳结构的金属制件。本发明将3D打印技术和真空烧结工艺相结合,在金属制件表面形成微纳结构,通过营造出适宜的烧结环境,使得形成的微纳结构分布均匀,且整体呈粒状形态或自金属基体延伸出的刺状形态,具有优异的特定功能性,微纳结构与金属基体具有较好的结合强度,有助于提高其功能效果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773571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169524.3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Abstract: 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的骨科内置假体的制备方法,涉及内置假体技术领域。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的骨科内置假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患者骨缺损处数据,使用金属材料制备得到骨科内置假体,步骤2:制备适形装配模具,步骤3:将适形装配模具与骨科内置假体进行装配,步骤4:使用吸注方法将聚合物与骨科内置假体进行结合,步骤5:进行后处理,制备得到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的骨科内置假体,其抗疲劳性能和骨结合能力更佳,能应用于大段骨的修复或作为承力较大的四肢骨骼的替代物。
-
公开(公告)号:CN111923410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1088408.0
申请日:2020-10-13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IPC: B29C64/209 , B33Y30/00
Abstract: 3D打印机喷头,涉及3D打印机技术领域,其包括内外嵌套设置的内喷嘴和外喷嘴,内喷嘴的打印材料喷出方向与外喷嘴的打印材料喷出方向相同,内喷嘴设在外喷嘴内,外喷嘴的喷口大于内喷嘴的喷口,以使内喷嘴的喷口可从外喷嘴的喷口向外伸出,内喷嘴与外喷嘴可相对横向移动和纵向移动,以在打印中实时调整打印出来的结构,纵向为内喷嘴的打印材料喷出方向与外喷嘴的打印材料喷出方向。由此可实时调整内喷嘴的喷口与外喷嘴的喷口的相对位置,从而在打印中实时调整打印出来的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4707276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95858.7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3/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周期性复合材料弹性本构参数预测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周期性复合材料的目标代表性单元的几何数据,目标代表性单元由第一相材料和第二相材料组成;基于几何数据,建立目标代表性单元对应的双层体素化网格模型,双层体素化网格模型包括粗网格模型和细网格模型;根据第一相材料与第二相材料在目标代表性单元中各自所属的空间范围,在粗网格模型中确定第一相材料与第二相材料交界处对应的边界体素;根据细网格模型对粗网格模型中的边界体素进行重构;对剖分后得到的新的粗网格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周期性复合材料的弹性本构参数。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周期性复合材料的弹性本构参数的预测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923410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088408.0
申请日:2020-10-13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IPC: B29C64/209 , B33Y30/00
Abstract: 3D打印机喷头,涉及3D打印机技术领域,其包括内外嵌套设置的内喷嘴和外喷嘴,内喷嘴的打印材料喷出方向与外喷嘴的打印材料喷出方向相同,内喷嘴设在外喷嘴内,外喷嘴的喷口大于内喷嘴的喷口,以使内喷嘴的喷口可从外喷嘴的喷口向外伸出,内喷嘴与外喷嘴可相对横向移动和纵向移动,以在打印中实时调整打印出来的结构,纵向为内喷嘴的打印材料喷出方向与外喷嘴的打印材料喷出方向。由此可实时调整内喷嘴的喷口与外喷嘴的喷口的相对位置,从而在打印中实时调整打印出来的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2233801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490365.9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IPC: G16H50/50 ,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内置假体拓扑优化数学模型构建方法及拓扑优化设计方法,涉及骨科假体技术领域。内置假体拓扑优化数学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计算参考应变能、计算应变能总和、计算归一化应变能、建立内置假体的最大材料保留率、最大范式应力、计算所有单元平均材料保留率以及假体包含区域所有有限元单元的几何中心的应力的最大值、建立并令刚度匹配函数对归一化应变能的偏导数为零解得加权因子的取值并带入得到刚度匹配函数、建立拓扑优化数学模型。将健康骨作为假体设计的参照,利用加权因子和增减函数来可控调节假体刚度达到与参考应变能相近水平,利用增减函数的互相抵耗作用实现优化模型函数的极值调控,使得收敛稳定,以便于获得最优解,方便实际工程的运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773571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0169524.3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Abstract: 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的骨科内置假体的制备方法,涉及内置假体技术领域。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的骨科内置假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患者骨缺损处数据,使用金属材料制备得到骨科内置假体,步骤2:制备适形装配模具,步骤3:将适形装配模具与骨科内置假体进行装配,步骤4:使用吸注方法将聚合物与骨科内置假体进行结合,步骤5:进行后处理,制备得到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的骨科内置假体,其抗疲劳性能和骨结合能力更佳,能应用于大段骨的修复或作为承力较大的四肢骨骼的替代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