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54772B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111178853.0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微纳结构的金属制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金属制件的三维结构模型;提供陶瓷基板;以金属材料和粘结剂为打印材料,根据所述三维结构模型,打印出初始三维金属制件;将所述初始三维金属制件置于所述陶瓷基板上,在真空度为5×10‑2Pa~1×10‑3Pa的环境中,升温至1100~2100℃,烧结得到具有微纳结构的金属制件。本发明将3D打印技术和真空烧结工艺相结合,在金属制件表面形成微纳结构,通过营造出适宜的烧结环境,使得形成的微纳结构分布均匀,且整体呈粒状形态或自金属基体延伸出的刺状形态,具有优异的特定功能性,微纳结构与金属基体具有较好的结合强度,有助于提高其功能效果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07276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210395858.7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3/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周期性复合材料弹性本构参数预测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周期性复合材料的目标代表性单元的几何数据,目标代表性单元由第一相材料和第二相材料组成;基于几何数据,建立目标代表性单元对应的双层体素化网格模型,双层体素化网格模型包括粗网格模型和细网格模型;根据第一相材料与第二相材料在目标代表性单元中各自所属的空间范围,在粗网格模型中确定第一相材料与第二相材料交界处对应的边界体素;根据细网格模型对粗网格模型中的边界体素进行重构;对剖分后得到的新的粗网格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周期性复合材料的弹性本构参数。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周期性复合材料的弹性本构参数的预测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707276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95858.7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3/2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周期性复合材料弹性本构参数预测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周期性复合材料的目标代表性单元的几何数据,目标代表性单元由第一相材料和第二相材料组成;基于几何数据,建立目标代表性单元对应的双层体素化网格模型,双层体素化网格模型包括粗网格模型和细网格模型;根据第一相材料与第二相材料在目标代表性单元中各自所属的空间范围,在粗网格模型中确定第一相材料与第二相材料交界处对应的边界体素;根据细网格模型对粗网格模型中的边界体素进行重构;对剖分后得到的新的粗网格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周期性复合材料的弹性本构参数。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周期性复合材料的弹性本构参数的预测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54772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178853.0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季华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微纳结构的金属制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金属制件的三维结构模型;提供陶瓷基板;以金属材料和粘结剂为打印材料,根据所述三维结构模型,打印出初始三维金属制件;将所述初始三维金属制件置于所述陶瓷基板上,在真空度为5×10‑2Pa~1×10‑3Pa的环境中,升温至1100~2100℃,烧结得到具有微纳结构的金属制件。本发明将3D打印技术和真空烧结工艺相结合,在金属制件表面形成微纳结构,通过营造出适宜的烧结环境,使得形成的微纳结构分布均匀,且整体呈粒状形态或自金属基体延伸出的刺状形态,具有优异的特定功能性,微纳结构与金属基体具有较好的结合强度,有助于提高其功能效果的稳定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