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台架上进行催化器储氧能力检测的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57267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1010186460.X

    申请日:2010-05-25

    IPC分类号: G01M17/007 G01M19/00

    CPC分类号: Y02T10/47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在台架上进行催化器储氧能力检测的系统和方法,属于机电控制领域。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包括:前氧传感器、线性氧传感器、后氧传感器、空燃比检测仪、控制模块。方法包括:控制所述发动机工作以达到预设空燃比;并根据所述前氧传感器与所述后氧传感器的检测值,采集所述催化器的充气效率和空燃比;根据所述前、后氧传感器的信号确定前、后氧传感器的浓稀转换时间,充气效率和空燃比计算所述催化器的储氧能力。可以在台架上对催化器的储氧能力进行测试。相比较现有技术中将催化器安装在机动车上后进行测试,可以提高催化器的测试效率,降低测试成本和测试工序的复杂度。并能够降低人工测试时带来的误差。

    一种改善发动机冷起动时HC排放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210507B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0610064690.2

    申请日:2006-12-29

    IPC分类号: F01N3/30 F01N3/32 F01N9/00

    CPC分类号: Y02T10/47

    摘要: 一种改善发动机冷起动时HC排放的方法,主要步骤:1、取新鲜空气注入发动机排气门后面通道;2、排气门打开时,新鲜空气直接和废气进行氧化反应;3、废气进入三元催化器催化转化。实现上述方法的系统,包括从空气滤清器取空气的二次空气泵连接电磁阀控制的二次空气阀进口、氧传感器、三元催化器及电控单元;发动机排气门后管路连接三元催化器;三元催化器前设置氧传感器;电控单元电连接电磁阀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二次空气阀后出口连接发动机排气门。由于二次空气注入废气中的位置直接在排气气门后面,最大化的利用排气温度进行氧化反应,大大降低HC和CO的排放量和尽可能快起燃催化器,使冷启动排放值更加容易达到排放要求。

    一种阀门及用于涡轮增压器再循环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403442A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710125531.3

    申请日:2007-12-27

    IPC分类号: F16K11/06 F16K31/06 F02B37/12

    CPC分类号: Y02T10/144

    摘要: 一种阀门及用于涡轮增压器再循环的系统,所述是阀门是三通电磁阀,所述的涡轮增压器再循环系统,包括发动机及控制发动机工作的ECU,空气通过空气滤清器与涡轮增压器再循环出口的废气混合再通过节气门前软管及节气门进入发动机进气歧管;发动机排气歧管连接涡轮增压器进口,涡轮增压器排放出口连接三元催化;涡轮增压器再循环出口还连接泄压阀,阀门控制泄压阀工作,ECU电连接压力传感器、节流阀体位置传感器及阀门。所述的阀门是三通电磁阀,阀门第一接口接真空罐,第二接口接泄压阀,第三接口接节气门前软管。用以解决增压发动机处于急减速状态时由于泄压阀阀门提前微弱开启和阀门关闭迟缓而造成的增压器噪声以及加速响应性问题。

    双层O型密封圈、制作方法以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766275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52554.5

    申请日:2023-11-30

    摘要: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双层O型密封圈、制作方法以及汽车,属于机械密封技术领域。所述双层O型密封圈包括内圈、外圈以及活化保护层,所述内圈位于所述外圈的内部,且与所述外圈的内壁连接;在所述内圈的径向方向上,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之间具有变形槽,所述变形槽位于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的同一侧;所述活化保护层覆盖在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的外表面。本公开可以提高双层O型密封圈的密封性。

    张紧器和发动机的附件轮系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23260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309513.X

    申请日:2023-03-27

    IPC分类号: F16H7/08 F01L1/36 F16J15/02

    摘要: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张紧器和发动机的附件轮系,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该张紧器包括底座和排水塞,所述底座的侧壁上设有安装口,所述排水塞可拆卸插装在所述安装口中,所述排水塞具有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底座内且与所述底座的内腔连通,所述排水通道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底座外。本公开能排出侵入张紧器的底座内的水分,防止张紧器内部零件被锈蚀,提升张紧器的可靠性。

    电机总成和车辆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5502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003429.5

    申请日:2023-01-03

    IPC分类号: H02K1/18 H02K5/04 H02K5/24

    摘要: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机总成和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电机总成包括电机、电机外壳和固定支架。电机外壳环套电机的定子,电机外壳的内壁具有止口,定子的第一端与止口相抵。固定支架与电机外壳固定连接,且固定支架压紧定子的第二端。通过设置止口与固定支架,提高了电机中定子与电机外壳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能够降低定子的固有频率,降低了定子产生共振的可能性,从而在声源上减少了噪声的产生,提高了车辆的NVH性能。

    驱动系统和车辆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41646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176027.7

    申请日:2022-09-26

    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驱动系统和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驱动系统包括传动组件、电机、壳体和冷却器,传动组件和电机位于壳体内,传动组件与电机传动连接,冷却器与壳体相连,壳体内具有冷却油路和冷却水路,冷却油路连通传动组件和电机,冷却油路与冷却器连通,冷却水路与冷却器连通。该驱动系统可以通过冷却油路对传动组件和电机进行降温,并且冷却油路和冷却水路均与安装在壳体上的冷却器连通,从而能够在冷却器中通过冷却水对冷却油降温,减小了驱动系统中冷却水路和冷却油路所占用的空间,简化了驱动系统的结构。

    可选择式催化器净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251037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710195190.7

    申请日:2007-12-04

    IPC分类号: F01N3/28 B01D53/94

    CPC分类号: Y02A50/232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选择式催化器净化装置,包括主通道、主催化器,且在主催化器的前端加一旁通道及旁通管路式催化器、管路选择控制系统,其中管路选择控制系统可以是ECU电子控制单元通过电机直接控制阀门,也可以是通过电磁阀、真空阀、执行机构来控制阀门。通过管路选择控制系统控制气流的走向,调节工况。采用本设计,既能减少冷启动时的污染物排放量,又能降低燃油消耗量,对满足高标准的尾气排放要求和高标准的燃油消耗要求一举两得。

    一种BSG电机的发动机附件轮系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198198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548409.3

    申请日:2021-12-17

    IPC分类号: F02B67/06 F16H7/02 F16H7/1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BSG电机的发动机附件轮系,所述发动机附件轮系包括BSG电机、双臂式张紧器、扭转减震器带轮、空压机带轮以及内圈多楔带;BSG电机上设有BSG电机带轮,BSG电机带轮的一端与发动机曲轴传动连接;内圈多楔带依次绕过BSG电机带轮、扭转减震器带轮以及空压机带轮,并绕回到BSG电机带轮;双臂式张紧器设置于BSG电机上,并能够根据不同工况张紧BSG电机带轮两侧的内圈多楔带;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随发动机的工况的变化,切换张紧器进行张紧,保证轮系内圈多楔带张力的稳定,保证传统发动机附件轮系皮带驱动的附件正常、稳定工作,降低安装体积。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系统和汽车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937081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086834.5

    申请日:2021-09-16

    摘要: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系统和汽车,属于汽车领域。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系统包括散热器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散热器具有散热器进液口、散热器出液口和间隔排布的多个散热通道,多个散热通道分别与散热器进液口和散热器出液口连通。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芯片,多个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芯片分别位于多个散热通道中的相邻两个散热通道之间,且相邻两个散热通道之间具有一个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芯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芯片的两面均与散热通道贴合,从而增加的散热面积,提高对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的冷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