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膜耦合技术的重水分离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6306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569859.8

    申请日:2024-05-09

    IPC分类号: B01D59/04 B01D59/1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膜耦合技术的重水分离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加热装置(1)、原料罐(2)、输送装置(3)、膜分离装置(4)、再分离装置(5)、膜冷凝装置(6)、储料罐(7)、真空泵(8)。本发明通过膜分离装置、再分离装置、膜冷凝装置耦合的方式,提高低浓度重水分离效率,经本发明系统运行,处理0.05%~10%的低浓度重水溶液,对重水的可以截留率可达15%~55%,其中对浓度为0.05%的重水溶液,截留率都可以达到20%,优于目前精馏、超滤等方法对重水溶液的处理工艺。

    一种以乳酸水溶液调控制备无毒性聚乳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50254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327912.X

    申请日:2021-03-2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以乳酸水溶液调控制备无毒性聚乳酸的方法,以乳酸水溶液为原料,使用环境友好型催化剂,通过脱水寡聚、熔融缩聚、固相缩聚联用工艺,实现了乳酸定向缩聚成聚乳酸;步骤如下:(1)脱水寡聚:以乳酸水溶液为原料,加入Zn类催化剂,在一定温度与压力下,使L‑乳酸加热脱水,得到寡聚乳酸;(2)熔融缩聚:使用得到的寡聚乳酸,加入有机胍类催化剂,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反应得到中等分子量的聚乳酸预聚物。(3)固相缩聚:将得到的聚乳酸预聚物用粉碎机粉碎,或置于研钵中研磨,然后将其置于玻璃反应管中进行固相缩聚,得到聚乳酸。该方法可制备高分子量无毒性的聚乳酸,简单高效,操作稳定性好,产品纯度高,催化剂绿色无污染。

    一种超疏水聚丙烯多孔膜、其制备方法及提高聚丙烯多孔膜疏水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82450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010113160.2

    申请日:2020-02-2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疏水聚丙烯多孔膜,其包括聚丙烯多孔膜基底、二氧化钛层和表面改性剂层,二氧化钛层通过原子沉积技术沉积在聚丙烯多孔膜基底表面,表面改性剂涂覆在二氧化钛层上;二氧化钛层与表面改性剂层之间形成疏水键,超疏水聚丙烯多孔膜水接触角大于150°,滚动角小于10°;孔径为0.1μm~0.4μm,孔隙率为50%~80%;拉伸强度30MPa~50MPa,断裂伸长率10%~30%。本发明结合原子层沉积与光催化的方法提高聚丙烯多孔膜疏水性,本发明超疏水聚丙烯多孔膜不仅保持了聚丙烯多孔膜的耐化学性能、刚性、多孔特性,还具备了超疏水性能,且本发明超疏水聚丙烯多孔膜运行80h时间后,仍然保持良好的分离效果,使用寿命大幅增加,降低了膜蒸馏过程的操作成本和运行成本。

    一种咪唑型侧链聚苯并咪唑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916806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657989.9

    申请日:2020-07-09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咪唑型侧链聚苯并咪唑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咪唑型侧链聚苯并咪唑结构通式如下:n为10~500的正整数,重均分子量在4000~800000之间,x、y为0~n的整数,且(x+y)≤n,接枝度DG=(x+2y)/2n*100%,0≤DG≤100%,本发明采用接枝方法在聚苯并咪唑主链上接枝带有咪唑基团侧链,引入的大体积咪唑型侧链打破了聚苯并咪唑主链的紧密堆积,增加了聚合物自由体积,显著提高了磷酸掺杂量,从而提高聚苯并咪唑膜的质子传导率。同时,额外咪唑基团的引入,增加了磷酸与聚合物间的氢键数量,加密了氢键网络结构,其作为有效的质子传递路径,加快了质子传递,增强了聚合物与磷酸之间的作用力,减少了磷酸流失率,显著提高了聚苯并咪唑膜质子传导稳定性。

    一种原生盐溶解速率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7312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10356675.8

    申请日:2018-04-17

    IPC分类号: G06F19/00 G06N3/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生盐在不同条件下溶解速率的预测方法。首先实验测定不同组成的原生盐在不同浓度、温度、溶解倾角和流速条件下的溶解速率,收集并筛选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所需要的样本数据;构建包含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将样本数据分为两部分训练数据与检验数据来训练建立和检验人工神经网络;采用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不同组成原生盐在不同条件下的溶解速率。本发明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稳定性好,推广能力强,为原生盐的水溶开采与造腔工艺提供了基础数据指导;建立模型后,无需取样即可快速实现原生盐在不同溶解条件下的溶解速率预测。

    一种温和条件下加强高分子微囊强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43971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610012942.0

    申请日:2016-01-07

    IPC分类号: B01J13/20

    CPC分类号: B01J13/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和条件下加强高分子微囊强度的方法,属于聚合物应用技术领域。使用多巴胺,利用其在温和条件下可发生聚合的性质,处理高分子微囊,可用于加强高分子微囊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制备工艺简单,适用范围广,处理后的载体具有生物相容性强、稳定性好等特点,可应用于生物活性物质载体、药物载体等。

    提锂电极制备方法及提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043255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211701903.3

    申请日:2022-12-29

    摘要: 本发明属于盐湖卤水提锂领域,尤其是一种提锂电极制备方法及提锂装置。提锂电极制备方法为:采用共沉淀法将Mn2CO3、LiOH·H2O,CrCl3·6H2O按照物质的量比2:1:0.1‑0.4混和于乙醇中,搅拌混合,加热使乙醇蒸发,再放入马弗炉中700‑900℃,煅烧8~10h即得锰基吸附剂粉末;将锰基吸附剂粉末、光引发剂TPO、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甲酯混合成粘稠溶液,并涂布于多孔集流体上,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进行交联、粘附后即可得提锂电极。本发明在电极材料中掺杂Cr以提高了电极储锂晶体结构的循环稳定性,300次循环实验后容量保持率仍可达到97.72%。本发明采用紫外光固化交联法制备高活性接触面积与高迂曲度的提锂工作电极,不论是从活性负载量、活性接触面积、和锰溶损抑制性能来说都要优于传统方法所制备的活性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