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8411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90699.1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无人潜航器的水下激光交会对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用于无人潜航器的水下激光交会对接系统,包括目标UUV部分和追踪UUV部分,目标UUV部分包括照明光源和光学合作目标,追踪UUV部分包括捕获跟踪CCD模块、水下激光雷达、伺服机构、综合处理模块。本发明的激光交会对接距离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测角精度可以达到0.1°,大大提高了交会对接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01484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761948.4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区域细节强化的偏振去散射方法,结合对比度和Stokes矢量来确定两幅待复原的偏振子图,通过频域处理估计模型的关键参量,然后利用散射退化模型反解出未退化图像,最终融合形成去散射图。结果表明,本方法在不同种类散射环境(雾霾或浑浊水体)和不同散射强度下均具有良好的复原效果,提高了偏振算法的适用性;同时,算法充分利用了偏振图像的强度分布特点,能够突出原图中的强偏振区域,可同时复原高低偏振目标物体,增强图像的细节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657779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482319.1
申请日:2023-04-30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G01S17/08 , G01S7/484 , G01S7/4861 , G01S7/497 , G01S7/4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光梳脉冲编码的水下测距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双光梳水下测距单元利用包括P‑参考脉冲光、P‑测量脉冲光在内的双光梳信号与P‑本振脉冲光进行合束与干涉,实现双光梳的水下距离的精确测量;脉冲编码测距单元对所述双光梳信号中的P‑参考光脉冲和P‑测量光脉冲的P偏振光和S偏振光分别进行编码,得到S编码‑参考脉冲光和S编码‑测量脉冲光,所述所述S‑编码参考脉冲光与所述S‑编码测量脉冲光进行合束后,完成脉冲编码的水下距离测量;水下折射率修正单元在空气中和水下两次测量后,实现折射率的修正。本发明能够拓展测量的非模糊范围,实现高精度、高采样率的水下距离精确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152095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063357.3
申请日:2023-01-20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正交线偏振图像频域处理和偏振关联的散射介质成像方法,应用于对浑浊水体中图像的复原。该方法首先通过对正交线偏振图像中的最小光强图在频域上的高通滤波预处理,再经偏振保持与关联处理,最终实现对散射介质中物体清晰图像的复原。该方法创新性地将正交线偏振图像的频域处理和偏振关联相结合,应用于浑浊水下的图像增强,有效分离并去除了低频的散射光信息,提高图像的对比度与清晰度。该方法对于散射介质中成像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758030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467967.5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物理模型和深度学习的水下偏振图像去散射方法,包括构建浑浊水下的偏振图像数据集;进行原始偏振图像数据预处理;结合水下偏振成像模型构建特征提取的核心网络,得到输出的偏振调制参量和水下成像偏振去散射校正模型;并基于该偏振调制参量和水下成像偏振去散射校正模型计算得到复原的清晰图像;使用偏振感知损失函数对网络进行优化,利用预测图像与清晰偏振图像的深层特征更好地进行图像复原。本发明将水下偏振成像的物理模型融入深度神经网络中,通过物理模型更好地约束神经网络的训练,实现训练过程与物理规律的统一,并用偏振感知损失函数对模型加以约束,实现水体散射环境下成像对比度和成像距离的提升,尤其适用于高浑浊度水下环境的图像复原。
-
公开(公告)号:CN108844613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810646224.8
申请日:2018-06-21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学频率梳干涉的高精度海水声速测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搭建基于光学频率梳干涉的高精度海水声速测量光路,使精密位移平台持续运动从而改变干涉光路与第一反射光路的光程;采集示波器测量数据;依据光学频率梳A、B处的干涉条纹分别获取干涉光路的光程与测量光路和参考光路光程分别相等的时刻点t1与t2;计算t1与t2间连续光干涉条纹的数目,从而确定声波飞行距离;依据脉冲声光效应引起的光强突变计算声波飞行时间。本发明以光学频率梳干涉以及脉冲声光效应为基本原理对海水声速剖面进行检测,目的在于实现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声速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926458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0941017.X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精准、原位观测且可重复布放回收的海床基,包括基座、浮体;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浮体,所述浮体具有浮沉系统、水下数据采集系统和供电系统;所述基座内还包括一布放、回收系统,本发明可以实现地球物理场仪器设备的重复布放,从而确保物理场观测参数准确以及海床基系统可以长期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865392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192930.0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学频率梳并应用于工件测距成像的方法,包括,利用光源发出飞秒脉冲光;将发出的飞秒脉冲光分为垂直的参考脉冲光和测量脉冲光;让参考脉冲光打到垂直于参考光路布置的一反射镜上,并调节参考光路的光程;让测量脉冲光经过一透镜后打到测量目标物体上,并在参考光路光程不变的情况下将聚焦点打到测量目标物体上,通过调节测量目标物体的位置调整测量光路的光程,并进行移动成像;两路脉冲分别按原路返回至红外分束立方体进行合束后依次通过另一反射镜和另一透镜打到一傅里叶光谱仪中,通过电脑后期处理后得到测量目标物体的图像。本发明实现了高精度、高稳定性、快速的工件目标物体测量;具有非接触且高精度的测量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8248801B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810164152.3
申请日:2018-02-27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B63C1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吊放机器人,包括甲板控制系统、绞车、脐带缆、水下机器人;所述脐带缆的一端与甲板控制系统相连接,另一端与水下机器人上端铰接,实现电能供给和数据连接;所述脐带缆的中间部分缠绕在绞车上,所述绞车通过信号线与甲板控制系统相连接,实现甲板控制系统控制绞车收放,通过绞车带动脐带缆进一步带动水下机器人上下运动。本发明可实现水下仪器设备的精确、快速、可靠的布放和回收作业,具有载重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289545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528839.5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频输出的小型化双光梳制备方法,包括:构建“L”型激光环形腔:在光学面包板上,光梳的激光由发射光纤准直器出射,经第一1/4波片、第一1/2波片、第一偏振分束镜分为两束,一束经第二1/2波片作为输出激光,另一束经滤光片、第二1/4波片,由第一反射镜反射通过空间光隔离器,耦合进第一接收光纤准直器;双频光路输出设计:输出激光经由第二偏振分束镜将单一中心频率输出光分为平行两束,第一路输出为直接输出,第二路输出为倍频输出;温控系统设计:在光学面包板的每个侧面排布若干陶瓷加热片;通过反馈回路温控系统对台面温度预设一个温度值,当温控系统配备的传感器检测到温度小于预设值时会使陶瓷加热片加热,当温度高于预设值时停止加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