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83954B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0880025332.8
申请日:2008-06-10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L9/22 , A61L2209/134 , A61L2209/16 , A61L2209/22 , F24F3/1411 , F24F3/1429 , F24F2003/16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度调节装置。封闭空间形成部件(41~48)在载有吸附和脱附水分的吸附剂的吸附部件(51、52)的周围形成封闭空间(37、38)。活性种生成部件(101、102)将用来分解臭气成分的活性种供向封闭空间(37、38)。
-
公开(公告)号:CN101883954A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0880025332.8
申请日:2008-06-10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L9/22 , A61L2209/134 , A61L2209/16 , A61L2209/22 , F24F3/1411 , F24F3/1429 , F24F2003/16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度调节装置。封闭空间形成部件(41~48)在载有吸附和脱附水分的吸附剂的吸附部件(51、52)的周围形成封闭空间(37、38)。活性种生成部件(101、102)将用来分解臭气成分的活性种供向封闭空间(37、38)。
-
公开(公告)号:CN100460768C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02814057.5
申请日:2002-07-18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0415 , B01D53/0438 , B01D53/0446 , B01D53/06 , B01D53/261 , B01D2253/108 , B01D2253/206 , B01D2253/25 , B01D2253/34 , B01D2257/80 , B01D2259/4009 , B01D2259/402 , F24F3/1411 , F24F3/147 , F24F6/00 , F24F2003/144 , F28D9/0062 , F28D9/0081
Abstract: 将平板构件(83)和波浪状平板构件(84)交替着摞起来而构成吸附部件(81,82)。平板构件(83)构成为L1/L2=2的规定的长方形状。在该吸附部件(81,82)中,拥有吸附剂的调湿侧通路(85)朝着位于平板构件(83)的长边一侧的侧面开着口;用以让冷却用空气流通的冷却侧通路(86)朝着位于平板构件(83)的短边一侧的侧面开着口。
-
公开(公告)号:CN102114378A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1010607742.2
申请日:2010-12-2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日本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湿剂及其制造方法与应用,该吸湿剂包括吸湿性无机多孔材料,以及聚苯乙烯磺酸钠或由羟基丁二酸交联的聚乙烯醇;所述聚苯乙烯磺酸钠和所述由羟基丁二酸交联的聚乙烯醇的任何一个附着在所述吸湿性无机多孔材料的表面;所述吸湿性无机多孔材料是平均孔径为5nm以上的硅胶;所述的羟基丁二酸交联的聚乙烯醇中羟基丁二酸与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1∶10~1∶4。该吸湿剂具有吸水量大、吸湿选择性高的特点,对水分的吸附能力强、对甲苯、乙醛等异味成分的吸附能力低。通过简单的搅拌、过滤、干燥可获得聚苯乙烯磺酸盐或由羟基丁二酸交联的聚乙烯醇附着在无机多孔材料表面上的吸湿剂。该吸湿剂可用于调湿装置、加湿装置和换气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0535539C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610025464.3
申请日:2006-04-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日本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IPC: F24F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3/1423 , B01D53/261 , B01D53/263 , B01D2253/106 , F24F2203/1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技术领域的含卤素金属盐除湿/加湿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卤素金属盐浸渍工序和强制液解工序,在卤素金属盐浸渍工序中,将基材浸渍在卤素金属盐水溶液中,以生成中间体。在此,通过使用卤素金属盐作为吸附剂,可提高除湿/加湿部件的吸水性以求提高调湿性能。本发明在卤素金属盐浸渍工序后面增加了强制液解工序。在强制液解工序中,对经过卤素金属盐浸渍工序所得到的中间体进行强制液解处理。通过强制液解处理,能够使包含在除湿/加湿部件中卤素金属盐量保持最佳值,以此保证产品在使用及保管环境下不发生滴落液解水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0458309C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99814515.7
申请日:1999-12-09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5/0085 , F25B9/004
Abstract: 顺序地管道连接压缩机(21)、热交换器(30)、水分除去器(22)及膨胀机(23)构成循环侧系统(20)。压缩机(21)吸入并压缩室内空气和换气用的供给空气。被压缩的压缩空气在热交换器(30)中与换气用的排出空气热交换而被冷却。被冷却的压缩空气在水分除去器(22)中被除去水蒸气。该水分除去器(22)具有分离膜,不凝结地使压缩空气的水蒸气分离。然后,压缩空气在膨胀机(23)中膨胀,成为低温空气供给到室内。另外,在热交换器(30)中送入用加湿冷却器(41)冷却的排出空气。另外,在热交换器(30)中,加湿部(42)也利用由加湿部(42)供给的水分的蒸发潜热冷却压缩空气。
-
公开(公告)号:CN1828154A
公开(公告)日:2006-09-06
申请号:CN200610025464.3
申请日:2006-04-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日本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IPC: F24F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3/1423 , B01D53/261 , B01D53/263 , B01D2253/106 , F24F2203/1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技术领域的含卤素金属盐除湿/加湿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卤素金属盐浸渍工序和强制液解工序,在卤素金属盐浸渍工序中,将基材浸渍在卤素金属盐水溶液中,以生成中间体。在此,通过使用卤素金属盐作为吸附剂,可提高除湿/加湿部件的吸水性以求提高调湿性能。本发明在卤素金属盐浸渍工序后面增加了强制液解工序。在强制液解工序中,对经过卤素金属盐浸渍工序所得到的中间体进行强制液解处理。通过强制液解处理,能够使包含在除湿/加湿部件中卤素金属盐量保持最佳值,以此保证产品在使用及保管环境下不发生滴落液解水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330757A
公开(公告)日:2002-01-09
申请号:CN99814522.X
申请日:1999-12-09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26 , F24F5/0085 , F24F2003/144 , F25B9/004
Abstract: 按顺序用管路连接压缩机(21)、热交换器(30)、水分除去器(22)及膨胀机(23),构成热源方面的系统。压缩机(21)吸入室外空气和换气用的排出空气并将其压缩。压缩空气用热交换器(30)与调和用空气进行热交换。此压缩空气用水分除去器(22)除去水蒸气。以后,压缩空气用膨胀机(23)膨胀,成为低温空气,被向室外排出。另一方面,通过入口管路(43)向热交换器(30)输送调和用空气。此调和用空气是混合换气用的供给空气与室内空气后之物。在热交换器(30)中,调和用空气与压缩空气热交换而被加热。还有在加湿部分(42)中,调和用空气被加湿,此后,向室内供给调和用空气,进行供暖。
-
公开(公告)号:CN102114378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010607742.2
申请日:2010-12-27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日本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湿剂及其制造方法与应用,该吸湿剂包括吸湿性无机多孔材料,以及聚苯乙烯磺酸钠或由羟基丁二酸交联的聚乙烯醇;所述聚苯乙烯磺酸钠和所述由羟基丁二酸交联的聚乙烯醇的任何一个附着在所述吸湿性无机多孔材料的表面;所述吸湿性无机多孔材料是平均孔径为5nm以上的硅胶;所述的羟基丁二酸交联的聚乙烯醇中羟基丁二酸与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1∶10~1∶4。该吸湿剂具有吸水量大、吸湿选择性高的特点,对水分的吸附能力强、对甲苯、乙醛等异味成分的吸附能力低。通过简单的搅拌、过滤、干燥可获得聚苯乙烯磺酸盐或由羟基丁二酸交联的聚乙烯醇附着在无机多孔材料表面上的吸湿剂。该吸湿剂可用于调湿装置、加湿装置和换气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0402936C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02829366.5
申请日:2002-07-22
Applicant: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9/0062 , B01D53/0438 , B01D53/0446 , B01D53/261 , B01D2253/34 , B01D2253/342 , F24F3/1411 , F24F13/30 , F24F2003/1435 , F24F2003/144 , F28F3/025 , F28F13/003
Abstract: 具有载有吸附剂的第一通风道(3)的吸附用元件(1)与具有第二通风道(4)的冷却用元件(2)交互叠加构成的除湿单元中,吸附用元件(1)的第一通风道(3)与冷却用元件(2)的第二通风道(4)间隔一块板材(P)相邻设置。采用上述构造,对比例如以往两通风道(3、4)间隔两块板材相邻设置的构造,能够提高两通风道(3、4)间的传热性能,吸附热的吸收除去作用,从而使除湿单元长期维持高水准除湿能力。另外,由于第一通风道(3)与第二通风道(4)之间板材的间隔数减少,能够实现除湿单元高度方向的压缩化,且由于构件件数减少可实现低成本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