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76316C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480025527.4

    申请日:2004-08-17

    Abstract: 制冷装置具有从冷凝器(2)和膨胀部(3)之间的主流道(10)分支并连接到压缩机(1)的两个副流道(11、11)。在该各个副流道(11)中,设有过冷却用膨胀部(12)和对该过冷却用膨胀部(12)的出口侧的制冷剂和上述主流道(10)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过冷却用热交换器(13),所以每当主流道(10)的制冷剂通过两个过冷却用热交换器(13、13)时,可以增大该制冷剂的液体过冷却度。由此,可以提供进一步增大膨胀部(3)正前面的制冷剂的液体过冷却度、提高制冷能力和能量效率的制冷装置。

    制冷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46099A

    公开(公告)日:2006-10-11

    申请号:CN200480025527.4

    申请日:2004-08-17

    Abstract: 制冷装置具有从冷凝器(2)和膨胀部(3)之间的主流道(10)分支并连接到压缩机(1)的两个副流道(11、11)。在该各个副流道(11)中,设有过冷却用膨胀部(12)和对该过冷却用膨胀部(12)的出口侧的制冷剂和上述主流道(10)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过冷却用热交换器(13),所以每当主流道(10)的制冷剂通过两个过冷却用热交换器(13、13)时,可以增大该制冷剂的液体过冷却度。由此,可以提供进一步增大膨胀部(3)正前面的制冷剂的液体过冷却度、提高制冷能力和能量效率的制冷装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