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压缩机吸气压力的FID智能变频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1211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285482.5

    申请日:2023-10-07

    IPC分类号: F04B49/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制冷系统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制冷压缩机吸气压力的FID智能变频控制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前馈‑反馈控制模型,包括学习和控制阶段。学习阶段采用函数挖掘技术实现历史数据的学习,建立吸气压力的前馈控制模型——吸气压力的变化量与其它影响参数之间的函数规律;在前馈控制模型的基础上,控制阶段通过实时监控制冷压缩机的运行参数,准确预测下一控制时刻的吸气压力,并基于吸气压力的预测值与理想的设定值之间的差值,确定下一控制周期内的工作频率。本发明实现了制冷压缩机吸气压力的精确控制,可显著降低制冷压缩机的运行能耗。

    一种膜电极及其制备工艺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7012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04578.4

    申请日:2024-07-25

    摘要: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膜电极及其制备工艺。该膜电极主要由第一双面带胶面框、第二边框、GDL、CCM组成,其中第一双面带胶边框主要由上侧胶层、边框基体和下侧胶层组成,第二边框主要由阳极第二边框和阴极第二边框组成,GDL主要由阳极GDL和阴极GDL组成,CCM4主要由阳极催化层、质子交换膜和阴极催化层催化层组成。该膜电极制备工艺全部使用冷压工艺,解决了膜电极制备过程中的升温过程和冷却过程用时久的问题,提高了膜电极制备效率。

    一种J字型复合材料加强筋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10948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0379336.3

    申请日:2021-04-08

    IPC分类号: B29C70/6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J字型复合材料加强筋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平面预制体;成型反C字型件预制体;成型反Z字型件预制体;拼合J字型复合材料加强筋;固化J字型复合材料加强筋。本发明通过一次铺放2‑3层预浸料、多次铺放的方法制备碳纤维复合材料预制体,解决了逐层铺放成型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将反Z字型件预制体分成两步成型,其中反Z字型件半成品配套模具的钝角设计使得在热隔膜成型中隔膜能够将预制体压实到模具表面而不产生架桥,克服了热隔膜成型在类深腔的结构中无法成型的问题。本发明通过真空袋法制备碳纤维复合材料平面预制体解决了预浸料层间有气泡问题,通过热隔膜成型方式解决了R角区域褶皱的产生的问题。

    一种改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层水管理的膜电极制备方法及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4420955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200955.6

    申请日:2022-03-02

    发明人: 梁长海 王强 李闯

    摘要: 本发明属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改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层水管理的膜电极制备方法及用途。所述膜电极包括阳极催化层、质子交换膜、阴极催化层和气体扩散层。在高相对湿度测试下疏水层降低了催化层与气体扩散层之间的毛细管压力梯度,有利于反应生成水向气体扩散层侧排除,抑制了水向催化层扩散。本发明不仅兼顾质子传导能力的同时优化催化层中气/液/固三相界面,而且阴极催化层中形成亲疏水性梯度改善了水管理,大幅度地提高了燃料电池的性能。本发明对后续浆料工艺开发和铂担量的降低即膜电极成本的下降具有很重大的意义。

    一种J字型复合材料加强筋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10948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379336.3

    申请日:2021-04-08

    IPC分类号: B29C70/6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J字型复合材料加强筋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平面预制体;成型反C字型件预制体;成型反Z字型件预制体;拼合J字型复合材料加强筋;固化J字型复合材料加强筋。本发明通过一次铺放2‑3层预浸料、多次铺放的方法制备碳纤维复合材料预制体,解决了逐层铺放成型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将反Z字型件预制体分成两步成型,其中反Z字型件半成品配套模具的钝角设计使得在热隔膜成型中隔膜能够将预制体压实到模具表面而不产生架桥,克服了热隔膜成型在类深腔的结构中无法成型的问题。本发明通过真空袋法制备碳纤维复合材料平面预制体解决了预浸料层间有气泡问题,通过热隔膜成型方式解决了R角区域褶皱的产生的问题。

    一种有腔容器高温疲劳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218794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428813.0

    申请日:2021-04-21

    IPC分类号: G01N3/36 G01N3/60

    摘要: 一种有腔容器高温疲劳试验系统,属于疲劳试验技术领域。这种有腔容器高温疲劳试验系统包括气源、压力调节阀组、泄压装置,加热器、冷却器、热环境模拟腔、冷环境模拟腔和滑台。该试验系统通过设置加热器、冷却器实现为有腔试件提供高、低温交替试验条件,通过设置两套环境模拟腔,可以同时模仿外部工作环境,最高可进行570℃的高温试验。通过打开冷、热环境模拟腔顶部的腔盖,有腔试件能够自由的放置在独立的环境模拟腔中,同时通过移动滑台实现不同环境的灵活切换。贯穿加热器、冷却器的出口支管上设置止回阀,能够阻止气体反流,不仅提高节能效率,而且缩短对有腔试件的加热或冷却时间。

    一种匀化直写太阳能电池电极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233181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910550176.7

    申请日:2019-06-24

    IPC分类号: H01L31/0224

    摘要: 一种匀化直写太阳能电池电极的装置,属于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包括压力供给模块、喷头模块、运动控制模块以视觉模块。压力供给模块包括注射泵和电极浆料喷腔;喷头模块包括过渡槽、位于过渡槽下端的匀化装置及附属驱动夹持装置;运动控制模块包括X‑Y运动平台、Z位移轴及其控制装置;视觉模块包括工业摄像机、上位机以及附属照明装置。本发明采用直写成形的方式制备太阳能电池电极,可以制备线宽50μm以下、高宽比0.5以上、形貌均匀性好的电极结构,有利于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同时,其非接触式的成形工艺,减少电极浆料和硅材料消耗,有利于降低太阳能电池制造成本;对电极浆料进行实时搅拌,能避免喷孔堵塞,保障电极成形过程的稳定进行。

    一种食品包装材料表面等离子体快速消毒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87039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347338.4

    申请日:2021-03-31

    IPC分类号: A61L2/14 A61L2/26 H05H1/2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食品包装材料表面等离子体快速消毒装置,涉及消毒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结构相同沿前后方向设置的两个分模块;两个分模块之间留有缝隙;分模块包括固定座、密封罩、介质板和电路板;介质板一侧设有电极材料,电极材料与高压电源电连接,介质板另一侧设有地电极丝,地电极丝与电路板电连接;介质板和电路板设于固定座内,密封罩位于固定座远离缝隙的一侧,地电极丝位于靠近缝隙的一侧。能高速有效地实现对食品柄材外表面的细菌,病毒进行消杀,且效率较高。所需原材料为水,空气,原料清洁无污染。通过蠕动泵控制水滴的流量,可以有效准确的控制内部空气湿度,实现高效杀菌处理。等离子体反应器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维修。

    高频电刀负极板接触阻抗检测电路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66397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365081.7

    申请日:2020-11-27

    IPC分类号: G01R27/04 G01R1/30 A61B18/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检测方式并行的高频电刀负极板接触阻抗检测电路,属于高频电刀技术领域,包括有依次连接的负极板输入端、阻抗变换变压器、阻抗分压电路、信号预处理电路、接触阻抗检测电路、AD采样输出端和信号发生器;所述接触阻抗检测电路分为具有采样阻抗呈线性变化的线性检测电路和具有采样阻抗较大时AD采样精度高的非线性检测电路。本发明通过系统软件设计及阻抗检测电路等外围配套电路,自动调节接触阻抗基值大小,适应不同患者人群,提高了检测的灵活性,同时通过判断接触阻抗变化率大小,判断接触阻抗的状态,从全局上通过软件和硬件共同作用实现对接触阻抗及时准确的检测。

    基于电场-热场复合的电喷射3D打印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53653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710198238.3

    申请日:2017-03-30

    摘要: 本发明属于先进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电场‑热场复合的电喷射3D打印装置及方法。该方法在电场‑热场复合作用下电喷射打印微纳3D过程中,墨水在流体场和重力场复合作用下以恒定流速到达喷针口,然后利用喷针与衬底间的电场剪切力将墨水“拖拽”形成远小于喷孔尺寸的微纳米稳定射流,同时结合热场对墨水的热辐射促使墨水中溶剂加速蒸发,最后射流在衬底上层层叠加,形成微纳尺度3D结构。该方法与液滴喷射式打印技术相比,具有材料适应性强、复杂微纳3D结构可制造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