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40989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0564938.1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向区块链的物联网芯片轻量级数据加密方法。具体如下:物联网终端使用真随机数生成公私钥,通过证书颁发机构获取数字证书,同时使用ECDH密钥交换算法与区块链网关交换对称密钥。区块链网关接收来自于物联网终端的数字证书和公钥,向联盟区块链提交交易请求。联盟区块链经背书、排序后将可信设备列表上链。数据使用方请求使用数据,则由物联网终端将密文数据发送给区块链网关并附带ECDSA数字签名,由区块链网关转发至数据使用方。数据使用方查询链上的可信设备列表,并使用可信公钥验证数字签名,以确保数据来源真实可信。本发明可实现数据来源可信,数据传输安全和数据链上共享可信。
-
公开(公告)号:CN113055456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255215.8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H04L29/08 , H04L29/06 , H04W12/03 , H04W40/32 , H04W84/18 , G06F21/60 , G06F21/62 , G06F21/64 , G06F16/22 , G06F16/2455 , G06F16/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区块链技术领域以及物联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和边缘计算的物联网数据管理方法。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首先,基于物联网网络架构与边缘计算的优势设计了高效、安全且低耗的分层海量物联网数据收集聚合机制;其次,链外存储完整数据,缓解区块链存储压力,提升性能;区块链内存储索引哈希值,确保可信、安全并且可追溯的数据存储方法;最后,提出了所述可信数据共享方法,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技术,确保数据共享过程的可审计、可信以及可追溯。
-
公开(公告)号:CN112995992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0255221.3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H04W12/069 , H04W4/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安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协同身份验证方法。基于分布式思想,采用协作策略,将网络中所有节点上的存储空间看作大型池来缓存验证后的公钥证书。所有传感器设备构造CLoc定位器,在网络初始化后执行冷启动改进算法;当设备需要验证公钥证书时,首先查询基于布谷鸟散列的定位器,若得到缓存信息,则与其通信完成验证。此外,还设计了在动态网络中评估设备可信度的传感器信任模型。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大大缩短了平均验证时间并且显著降低了计算以及空间复杂度,有利于在维护无线传感器网络长期运行的基础上实现安全的身份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299599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55221.3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H04W12/069 , H04W4/38 ,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安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协同身份验证方法。基于分布式思想,采用协作策略,将网络中所有节点上的存储空间看作大型池来缓存验证后的公钥证书。所有传感器设备构造CLoc定位器,在网络初始化后执行冷启动改进算法;当设备需要验证公钥证书时,首先查询基于布谷鸟散列的定位器,若得到缓存信息,则与其通信完成验证。此外,还设计了在动态网络中评估设备可信度的传感器信任模型。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大大缩短了平均验证时间并且显著降低了计算以及空间复杂度,有利于在维护无线传感器网络长期运行的基础上实现安全的身份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1740989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564938.1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向区块链的物联网芯片轻量级数据加密方法。具体如下:物联网终端使用真随机数生成公私钥,通过证书颁发机构获取数字证书,同时使用ECDH密钥交换算法与区块链网关交换对称密钥。区块链网关接收来自于物联网终端的数字证书和公钥,向联盟区块链提交交易请求。联盟区块链经背书、排序后将可信设备列表上链。数据使用方请求使用数据,则由物联网终端将密文数据发送给区块链网关并附带ECDSA数字签名,由区块链网关转发至数据使用方。数据使用方查询链上的可信设备列表,并使用可信公钥验证数字签名,以确保数据来源真实可信。本发明可实现数据来源可信,数据传输安全和数据链上共享可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