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94523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880022741.6
申请日:2018-04-05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C09J7/20 , B32B7/02 , B32B27/32 , C09J11/00 , C09J123/26 , C09J201/00 , H01M2/06 , H01M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高精度配置在规定位置的粘接性保护膜。本发明的粘接性保护膜的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得的波长400nm以上波长800nm以下的范围内波长每差1nm的光的透过百分率的平均值T400-800为25%以上91%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1810054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880109667.8
申请日:2008-09-26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H05B33/14 , C09K11/02 , C09K11/08 , C09K11/56 , C09K11/59 , C09K11/62 , C09K11/64 , C09K11/70 , C09K11/88 , H01L51/50 , H05B3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3/20 , B82Y20/00 , B82Y30/00 , C09K11/565 , C09K11/623 , C09K11/883 , H01L51/5012 , H05B3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含量子点的发光层、寿命特性良好的电致发光元件。电致发光元件1具备第1电极层3、在上述第1电极层上形成的发光层4和在上述发光层上形成的第2电极层5。上述发光层中使用周围配置有硅烷偶联剂11的量子点12。
-
公开(公告)号:CN101611505A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880005107.8
申请日:2008-02-06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财团法人山形县产业技术振兴机构
IPC: H01L51/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12 , H01L51/0054 , H01L51/0056 , H01L51/006 , H01L51/0077 , H01L51/0081 , H01L51/0085 , H01L51/5048 , H01L51/5052 , H01L51/5278 , H01L2251/55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具有防止空穴和电子向对电极渗透的层、且效率高、寿命长的有机EL元件。本发明通过提供具有如下特征的有机EL元件来实现上述目的,该有机EL元件具有阳极和形成于上述阳极上的空穴注入输送层、形成于上述空穴注入输送层上的发光层、形成于上述发光层上的电子注入输送层、形成于上述电子注入输送层上的阴极,当上述发光层的构成材料的电离能为Ip2,上述电子注入输送层的构成材料的电离能为Ip3时,Ip2≥Ip3,且当上述空穴注入输送层的构成材料的电子亲和力为Ea1,上述发光层的构成材料的电子亲和力为Ea2时,Ea1≥Ea2。
-
公开(公告)号:CN114891453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210598805.5
申请日:2018-04-05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C09J7/25 , C09J7/21 , C09J7/24 , H01M50/129 , H01M50/1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高精度配置在规定位置的粘接性保护膜。本发明的粘接性保护膜的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得的波长400nm以上波长800nm以下的范围内波长每差1nm的光的透过百分率的平均值T400‑800为25%以上91%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1420016A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810168765.0
申请日:2008-09-28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3/145 , B82Y20/00 , B82Y30/00 , H01L51/0081 , H01L51/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致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准备基板(1)的基板准备工序、在基板(1)上形成第(1)电极层(2)的第(1)电极层形成工序、在第(1)电极层(2)上涂布含有周围配置有有机配体(21)的量子点(22)的发光层形成用涂布液,形成发光层(3)的发光层形成工序。在发光层形成工序之后,进行对发光层(3)实施UV-臭氧洗涤,从量子点(22)中除去有机配体(21)的有机配体除去工序。在有机配体除去工序之后,进行在从量子点(22)上除去有机配体(21)的发光层(3)上形成第(2)电极层(4)的第(2)电极层形成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1489145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598805.5
申请日:2018-04-05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C09J7/25 , C09J7/21 , C09J7/24 , H01M50/129 , H01M50/1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高精度配置在规定位置的粘接性保护膜。本发明的粘接性保护膜的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得的波长400nm以上波长800nm以下的范围内波长每差1nm的光的透过百分率的平均值T400‑800为25%以上91%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0494523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1880022741.6
申请日:2018-04-05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C09J7/20 , B32B7/02 , B32B27/32 , C09J11/00 , C09J123/26 , C09J201/00 , H01M50/188 , H01M50/1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高精度配置在规定位置的粘接性保护膜。本发明的粘接性保护膜的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得的波长400nm以上波长800nm以下的范围内波长每差1nm的光的透过百分率的平均值T400‑800为25%以上91%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1810054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0880109667.8
申请日:2008-09-26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IPC: H01L51/50 , H05B33/14 , C09K11/02 , C09K11/08 , C09K11/56 , C09K11/59 , C09K11/62 , C09K11/64 , C09K11/70 , C09K11/88 , H05B3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3/20 , B82Y20/00 , B82Y30/00 , C09K11/565 , C09K11/623 , C09K11/883 , H01L51/5012 , H05B3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含量子点的发光层、寿命特性良好的电致发光元件。电致发光元件1具备第1电极层3、在上述第1电极层上形成的发光层4和在上述发光层上形成的第2电极层5。上述发光层中使用周围配置有硅烷偶联剂11的量子点12。
-
公开(公告)号:CN101611505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0880005107.8
申请日:2008-02-06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财团法人山形县产业技术振兴机构
IPC: H01L51/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12 , H01L51/0054 , H01L51/0056 , H01L51/006 , H01L51/0077 , H01L51/0081 , H01L51/0085 , H01L51/5048 , H01L51/5052 , H01L51/5278 , H01L2251/55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具有防止空穴和电子向对电极渗透的层、且效率高、寿命长的有机EL元件。本发明通过提供具有如下特征的有机EL元件来实现上述目的,该有机EL元件具有阳极和形成于上述阳极上的空穴注入输送层、形成于上述空穴注入输送层上的发光层、形成于上述发光层上的电子注入输送层、形成于上述电子注入输送层上的阴极,当上述发光层的构成材料的电离能为Ip2,上述电子注入输送层的构成材料的电离能为Ip3时,Ip2≥Ip3,且当上述空穴注入输送层的构成材料的电子亲和力为Ea1,上述发光层的构成材料的电子亲和力为Ea2时,Ea1≥Ea2。
-
公开(公告)号:CN101558683A
公开(公告)日:2009-10-14
申请号:CN200780046479.0
申请日:2007-12-19
Applicant: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3/04 , H01L51/0013 , H01L51/50 , H01L51/56
Abstract: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有机EL层的图案化容易、能减少有机EL层对电极层的损害、发光特性优异的有机EL元件的制造方法。本发明通过提供具有以下特征的有机EL元件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该有机EL元件由基板、第一电极层、润湿性变化层、有机EL层和第二电极层依次层叠而成,上述润湿性变化层在伴随着能量照射的光催化剂的作用下润湿性发生变化,对上述能量而言为惰性,并且在表面具有由亲液性区域和疏液性区域构成的润湿性变化图案,所述亲液性区域含有聚有机硅氧烷,所述疏液性区域含有含氟聚有机硅氧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