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714960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1880097494.6

    申请日:2018-09-18

    Abstract: 显示装置(1)具有包括驱动晶体管(2a)和开关晶体管(2b)的像素电路,驱动晶体管(2a)在基板(10)上层叠无机绝缘膜(20)、氧化物半导体层(50)、上部栅极绝缘层(60)、上部栅极电极(70)以及层间绝缘膜(80)而形成。驱动晶体管(2a)及开关晶体管(2b)由氧化物半导体层(50)形成,包括分别对应且呈岛状设置的氧化物半导体膜,氧化物半导体膜具有与对应的上部栅极电极(70)重叠的沟道区域、将沟道区域夹在相互之间而设置的源极区域及漏极区域。驱动晶体管(2a)在无机绝缘膜(20)与氧化物半导体层(50)之间设置有下部栅极电极(30)和下部栅极绝缘层(40)。驱动晶体管(2a)的下部栅极电极(30)的长度为驱动晶体管(2a)的上部栅极电极(70)的长度以下。

    有机EL显示装置和有源矩阵基板

    公开(公告)号:CN109698218A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811224781.7

    申请日:2018-10-19

    Abstract: 提供能使要求特性不同的多个氧化物半导体TFT适当地混合存在于有机EL显示装置和有源矩阵基板的构成。有机EL显示装置具备基板和设置于各像素的像素电路。像素电路包括包含第1氧化物半导体层的第1氧化物半导体TFT和包含第2氧化物半导体层的第2氧化物半导体TFT。第1氧化物半导体TFT具有顶栅结构。第2氧化物半导体TFT具有底栅结构。第2氧化物半导体TFT具有屏蔽电极,上述屏蔽电极设置于在第2氧化物半导体层上形成的绝缘层上,与第2氧化物半导体层相对。

    有源矩阵基板和多路分配电路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494229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051186.8

    申请日:2018-09-10

    Abstract: 减小形成于有源矩阵基板的多路分配电路的TFT的尺寸。多路分配电路的各单位电路具有:至少n个TFT;以及n个分支配线,其连接到1个视频信号线,各TFT具有:氧化物半导体层;上部栅极电极,其隔着栅极绝缘层配置在氧化物半导体层上;以及第1电极和第2电极,还具备:第1层间绝缘层,其覆盖氧化物半导体层和上部栅极电极;以及第2层间绝缘层,其配置在第1层间绝缘层上,第1电极配置在第1层间绝缘层与第2层间绝缘层之间并且在形成于第1层间绝缘层的第1接触孔内与氧化物半导体层接触,第2电极配置在第2层间绝缘层上并且在形成于第1层间绝缘层和第2层间绝缘层的第2接触孔内与氧化物半导体层接触。

    显示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714960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880097494.6

    申请日:2018-09-18

    Abstract: 显示装置(1)具有包括驱动晶体管(2a)和开关晶体管(2b)的像素电路,驱动晶体管(2a)在基板(10)上层叠无机绝缘膜(20)、氧化物半导体层(50)、上部栅极绝缘层(60)、上部栅极电极(70)以及层间绝缘膜(80)而形成。驱动晶体管(2a)及开关晶体管(2b)由氧化物半导体层(50)形成,包括分别对应且呈岛状设置的氧化物半导体膜,氧化物半导体膜具有与对应的上部栅极电极(70)重叠的沟道区域、将沟道区域夹在相互之间而设置的源极区域及漏极区域。驱动晶体管(2a)在无机绝缘膜(20)与氧化物半导体层(50)之间设置有下部栅极电极(30)和下部栅极绝缘层(40)。驱动晶体管(2a)的下部栅极电极(30)的长度为驱动晶体管(2a)的上部栅极电极(70)的长度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