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5905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602875.3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IPC: G01N33/574 , A61K38/19 , A61K39/395 , A61P35/00
Abstract: 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疗效预测标志物CCL19的检测方法。本发明提供了CCL19作为标志物在制备乳腺癌免疫治疗疗效和/或预后预测产品中的应用。还提供了包括CCL19蛋白检测试剂和任选地说明书的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疗效和预后预测试剂盒。还提供了CCL19分子联合第二治疗剂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极大地填补了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疗效预测液体活检的空缺,无创、快速、低成本地实现了精准预测免疫治疗疗效。
-
公开(公告)号:CN11501988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896742.1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肿瘤内部异质性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和评估系统及其应用。该构建方法包括读取肿瘤病理切片图像中的各个肿瘤细胞的平均细胞核半径、中位染色深度和平均染色强度,用Xi表示;将Xi排序产生中位数Xm,并代入公式MAD=median(|Xi‑Xm|),得到MAD;所述肿瘤病理切片图像的数量为N张,则对应得到N个MAD,N≥50,且所述肿瘤病理切片图像来自同一肿瘤队列;将所述N个MAD排序,得到所述肿瘤病理切片图像各自对应的秩次,将所述秩次除以N得到S,故S的取值范围为0‑1,得到所述肿瘤内部异质性评估模型。本发明避免了基因组异质性需要大量测序,降低了成本,且与基因组异质性的相关性系数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381477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710684911.4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IPC: A61K31/7088 , A61P35/00 , A61P35/04 , A61P15/14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制药技术领域,涉长末端重复序列LTR70在制药中新的用途,本发明提供了以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长末端重复序列LTR70作为反义寡核苷酸治疗乳腺癌的靶点;经干扰及过表达TROJAN实验结果显示,可抑制以及促进乳腺癌细胞体外迁移以及侵袭能力,下调TROJAN后可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体内功能实验结果表明,干扰LTR70可降低小鼠原位脂肪垫成瘤能力以及肺转移成瘤能力;亲本乳腺癌细胞肺转移瘤模型干预实验结果表明,特异靶向LTR70的反义寡核苷酸治疗有效,且毒副作用小。所述的长末端重复序列LTR70及其包括的另外成员可用于制备靶向治疗乳腺癌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316402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10154056.7
申请日:2015-04-02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和医学领域,涉及一种预测三阴性乳腺癌预后及化疗敏感性的mRNA联合lncRNA模型及应用;所述模型包括SEQ ID NO. 1-10中一个或多个RNA。本发明通过检测患者mRNA和lncRNA表达水平,可应用于临床判断三阴性患者预后及化疗敏感性。与其他已知与疗效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相比,本发明所述模型为一个独立的预测因素;所述模型能够为患者肿瘤治疗提供一定的建议,为医生治疗选择提供参考,进而减少不必要治疗,实现个体化治疗,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1988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210896742.1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肿瘤内部异质性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和评估系统及其应用。该构建方法包括读取肿瘤病理切片图像中的各个肿瘤细胞的平均细胞核半径、中位染色深度和平均染色强度,用Xi表示;将Xi排序产生中位数Xm,并代入公式MAD=median(|Xi‑Xm|),得到MAD;所述肿瘤病理切片图像的数量为N张,则对应得到N个MAD,N≥50,且所述肿瘤病理切片图像来自同一肿瘤队列;将所述N个MAD排序,得到所述肿瘤病理切片图像各自对应的秩次,将所述秩次除以N得到S,故S的取值范围为0‑1,得到所述肿瘤内部异质性评估模型。本发明避免了基因组异质性需要大量测序,降低了成本,且与基因组异质性的相关性系数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85043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393553.9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IPC: C07K14/705 , C12N15/12 , A61K45/00 , A61P35/00 , A61P35/04 , C12Q1/6886 , G01N33/68 , G01N33/5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癌症相关的肿瘤特异转录本MARCO‑TST及其用途。本发明公开了一个MARCO新的转录本,命名为MARCO‑TST(MARCO‑Tumor Specific Transcript)。所述MARCO‑TST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MARCO‑TST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中特异表达,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MARCO‑TST有一个新的转录起始位点,MARCO‑TST编码的蛋白在N端多了一段新的序列。下调MARCO‑TST的表达可在体外和体内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潜能。MARCO‑TST可以作为新的肿瘤诊断治疗的靶分子。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