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栅器件及其后栅单扩散隔断工艺方法以及器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42594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111524853.1

    申请日:2021-1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栅器件上后栅单扩散隔断工艺方法,其用于形成单扩散隔断空腔的虚设伪栅极的刻蚀是在GAA器件的有源金属栅极制备完成后才进行,由于源/漏区会向两侧的鳍结构施加应力;而在沟道释放后,有源伪栅极对应的鳍结构中只剩下了沟道层,因而源/漏区的应力会集中到沟道层上,使得沟道层的应力得到增强。并且由于此时虚设伪栅极及其对应的鳍结构还未进行处理,其也会向GAA器件的沟道层传递应力,使得GAA器件的沟道层的应力达到最大;同时,由于在进行虚设伪栅极的刻蚀前,GAA器件的沟道层已经被有源金属栅极包裹,其对沟道层的应力产生禁锢作用,使得在后续虚设伪栅极刻蚀后,GAA器件的沟道层的应力因弛豫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F-FET器件的沟道刻蚀方法与F-FET器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6639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91459.3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F‑FET器件的沟道刻蚀方法,包括:在衬底上形成的若干堆叠结构,且通过隔离结构隔离;隔离结构包括隔离槽以及填充于隔离槽内的隔离保护层;每个堆叠结构均包括沿远离衬底的方向上堆叠的第一半导体层与第二半导体层;以隔离保护层为掩膜,刻蚀第一堆叠结构中的第二半导体,以形成第一刻蚀空腔,并仅保留第一半导体层;形成第一图形化的掩膜层;以第一图形化掩膜层为掩膜,刻蚀暴露出来的第二堆叠结构直至衬底的表层,以在第二堆叠结构中形成开槽;以剩余的第一图形化的掩膜层为掩膜,选择性刻蚀开槽两侧的第一半导体层,以形成第二刻蚀空腔,仅保留剩余的第二半导体层,在第一隔离结构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第一半导体沟道结构。

    一种沟道的刻蚀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25823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89675.8

    申请日:2023-0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沟道的刻蚀方法,包括:提供一待刻蚀对象,包括若干鳍结构,每个鳍结构均包括交叠的牺牲层与沟道层,若干鳍结构沿沟道方向的宽度存在不同;对待刻蚀对象进行一次刻蚀后,循环进行表面处理吹扫处理以及二次刻蚀,直至刻蚀掉所有的鳍结构的牺牲层;所述吹扫处理用于除去第一物质与第二物质;所述第一物质表征了进行表面处理时引入的物质;所述第二物质表征了进行表面处理时产生的物质;该技术方案,在实现SiGe相对于Si高选择比刻蚀的同时,还解决了表面处理过程导致的牺牲层相对于介质材料(比如SiN等)的选择比较低,进而减小后续刻蚀工艺对于介质材料(如SiN等)的损伤的问题。

    环栅结构源漏的外延制备方法以及环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889436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070720.1

    申请日:2021-09-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栅结构源漏的外延制备方法以及环栅结构,其中的方法包括:提供一衬底,在所述衬底上形成多个鳍片,沿沟道方向,相邻的两个鳍片之间具有凹槽;在所述衬底上淀积非晶硅层;对所述非晶硅层进行退火,以使所述非晶硅层结晶形成单晶硅层;以所述单晶硅层的表面为起始表面,外延生长锗硅材料,形成锗硅体层;在所述锗硅体层形成环栅结构的源/漏区;通过在凹槽淀积非晶硅层,然后将非晶硅层经过退火处理结晶成单晶硅层,以单晶硅层为起始表面生长锗硅体层的方法,能够制备出无位错高质量的硅锗体层,为沟道提供足够的应力,提升环栅器件的空穴迁移率,进而提高环栅器件的开启电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