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路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993995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110355079.X

    申请日:2021-04-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旁路装置,包括固态旁路开关,还包括:主动驱动电路,用于电连接主控装置及固态旁路开关,用于在接收到主控装置发送的使能信号时,驱动固态旁路开关导通;主控装置用于在检测到接触网电压质量异常时输出使能信号;被动驱动电路,与固态旁路开关电连接,用于在检测到固态旁路开关两端的电压超过预设阈值时,驱动固态旁路开关导通。本发明利用主动驱动电路获取主控装置发送的使能信号,当接收到使能信号时,主动驱动电路驱动固态旁路开关导通;同时利用被动驱动电路检测固态旁路开关两端的电压,当主动驱动电路失效时,被动驱动电路检测到电压超过预设的阈值,此时由被动驱动电路驱动固态旁路开关导通,提高旁路装置的运行可靠性。

    旁路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99399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355079.X

    申请日:2021-04-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旁路装置,包括固态旁路开关,还包括:主动驱动电路,用于电连接主控装置及固态旁路开关,用于在接收到主控装置发送的使能信号时,驱动固态旁路开关导通;主控装置用于在检测到接触网电压质量异常时输出使能信号;被动驱动电路,与固态旁路开关电连接,用于在检测到固态旁路开关两端的电压超过预设阈值时,驱动固态旁路开关导通。本发明利用主动驱动电路获取主控装置发送的使能信号,当接收到使能信号时,主动驱动电路驱动固态旁路开关导通;同时利用被动驱动电路检测固态旁路开关两端的电压,当主动驱动电路失效时,被动驱动电路检测到电压超过预设的阈值,此时由被动驱动电路驱动固态旁路开关导通,提高旁路装置的运行可靠性。

    一种电流增量保护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

    公开(公告)号:CN11938200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314548.3

    申请日:2024-09-2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流增量保护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方法包括:基于所述牵引变电所的馈线电流的采样值序列计算得到所述牵引变电所的馈线电流在当前时刻的电流增量和在当前时刻一周波时间窗的总谐波含量,其中所述牵引变电所的馈线电流在当前时刻的电流增量为所述牵引变电所的馈线电流在当前时刻的基波分量有效值相对于当前时刻的前一周波的基波分量有效值的电流变化量;从而根据所述牵引变电所的馈线电流在当前时刻的电流增量和在当前时刻一周波时间窗的总谐波含量按照预设的电流增量保护策略确定是否启动电流增量保护,可以有效辨识电力机车负荷与高阻接地故障,提升电流增量保护的可靠性和灵敏性。

    接地网故障检测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

    公开(公告)号:CN11926996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21273.0

    申请日:2024-10-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地网故障检测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该方法包括基于接地网的交叉节点上方的地表电位数据,确定区域灰色关联度,检测区域灰色关联度是否小于相应的关联度阈值;当区域灰色关联度小于关联度阈值时,确定异常区域;基于异常区域的导体中部上方的地表电位数据,确定异常灰色关联度,检测异常灰色关联度是否小于相应的关联度阈值;当异常灰色关联度小于关联度阈值时,确定异常部位;基于异常部位的地表电位数据与地表磁感应强度,利用状态辨识模型确定状态辨识结果,基于状态辨识结果确定接地网的健康状态。有效地实现对接地网的异常状态快速辨识,并精准定位故障区域,从而对变电所现场运行维护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便携式吸尘装置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715175U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20133042.1

    申请日:2024-01-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吸尘装置,包括吸尘主机、固定组件以及吸尘管;固定组件用于安装吸尘主机,固定组件上设置有绑带,绑带用于将固定组件绑定在人员的手臂上;吸尘管前端设置有吸尘头、后端连接吸尘主机,吸尘头包括多个吸尘软支管,多个吸尘软支管形成管束结构;吸尘软支管能够插入待吸尘区域的缝隙中,以对缝隙区域进行除尘。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吸尘主机可以通过绑带捆绑固定在人员的手臂上,实现便携以及灵活应用的效果;而吸尘头的由多个吸尘软支管形成的管束结构可以有效的实现对于缝隙区域的清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