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9612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1584441.1
申请日:2022-12-09
申请人: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朝阳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碳排放预测输入端数据处理方法,包括:获取碳排放的原始数据,对各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将正负白噪声加入所述原始数据后进行互补集总经验模态分解,包括:选用小波变换进行多尺度分解,对各尺度数据进行去噪处理,消除CEEMD加入的随机噪声;重构并输出处理后的输入端数据。本申请通过分解去噪实现数据的去噪处理,提高了碳排放预测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79987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53497.3
申请日:2023-06-25
申请人: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朝阳供电公司
摘要: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考虑分布式电源规模化介入的配电网多级优化控制方法,采用两级优化控制模型:第一级以变压器为控制对象,根据功率预测数据以中枢点频率偏差、中枢点电压偏差、中枢点相位偏差为指标进行优化控制;第二级以快速连续调节设备为控制对象,以频率波动、电压稳定裕度为指标,对风电场、光伏电站的有功出力进行优化控制,包括:对所述控制模型进行潮流方程约束和电压安全约束;对满足约束的两级优化控制模型,基于初始规模Mi和压缩因子迭代计算每一级局部最优解和全局最优解;根据所述两级优化控制模型,进行配电网多级优化控制。本申请在满足控制目标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提高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区域母线电压稳定裕度,提高运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2810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591878.8
申请日:2022-12-09
申请人: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朝阳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明人: 唐俊刺 , 曹文斌 , 张晓明 , 李宏涛 , 王明凯 , 周志 , 张凯 , 高梓济 , 孙宇航 , 刘英 , 孙徐 , 柴琦 , 任立阳 , 孙志鑫 , 王玉龙 , 秦海宇 , 李佳星 , 王曈譞 , 冯宇翔
IPC分类号: G06Q10/04 , G06Q50/26 , G06F18/214 , G06F18/24 , G06N3/0442 , G06N3/08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碳排放预测方法,包括:获取碳排放数据;将所述碳排放数据输入到预训练的改进LSTM模型中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获取碳排放预测结果;其中,所述改进LSTM模型包括MobileNetV2前序网络和LSTM后序网络,所述MobileNetV2前序网络主体由17个反残差单元组成,所述LSTM后序网络的单个单元由遗忘门、输入门、输出门组成。本申请设计一种改进型的改进LSTM模型进行碳排放预测,增加了数据维度,可提高预测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74269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1602717.4
申请日:2022-12-09
申请人: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朝阳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2J3/38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8/23213 , H02J3/46 , H02J3/00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方法,包括:根据风电机组、光电机组的地理关联关系构建混合copula函数模型;估计所述copula函数模型参数并确定每种copula函数权重,采用蒙特卡洛场景生成法和K‑means聚类进行场景模型生成与缩减;依据所述场景模型设置虚拟电厂净收益为目标的具有最大碳排放约束配额的优化调度模型;对所述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系统最优调度。本申请通过优化配置多个场景,在约束函数中引入最大碳排放配额等约束构建优化调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系统的最优调度,实现系统的经济性与环境的最优均衡。
-
公开(公告)号:CN11598296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584257.7
申请日:2022-12-09
申请人: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朝阳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20 , H02J3/28 , H02J3/46 , H02J3/38 , G06Q50/06 , G06F113/04 , G06F111/04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考虑风光出力时空相关性的输电网储能联合规划方法,包括:根据输电网储能联合规划系统生成输电网储能联合规划架构;基于所述电网储能联合规划架构,采用相关系数矩阵描述风电机组和光电机组的时空相关性,并通过消减技术生成风光出力时空相关性的典型场景;根据所述典型场景生成单项成本函数,在所述单项成本函数基础上基于成本最小化目标和添加约束后生成输电网储能联合规划模型;对所述输电网储能联合规划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和线路状态划分,基于所述状态划分求解所述输电网储能联合规划模型,获得规划结果。本申请通过采用相关系数矩阵的方法和运用拉丁超立方采样和同步回代削减技术,使得结果更具有说服力与代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6205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51999.2
申请日:2023-06-25
申请人: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朝阳供电公司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草虫团体觅食算法的终端优化布局方法,包括:在等式约束和不等式约束条件下,基于优化布局方案的总费用和负荷可靠性评估为输入数据,采用草虫团体觅食算法计算终端优化布局。本申请通过不同草虫团体之间会相互借鉴彼此的觅食策略,同时当一个草虫团体连续三次都没能提高自己的觅食效率时,说明该团体没有提高的空间,将遭到淘汰,减少不必要的循环,使迭代次数大大的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187512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573168.2
申请日:2022-12-08
申请人: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朝阳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明人: 曹文斌 , 张晓明 , 唐俊刺 , 李宏涛 , 王明凯 , 周志 , 张凯 , 高梓济 , 吕昕昕 , 孙宇航 , 刘英 , 孙徐 , 柴琦 , 任立阳 , 孙志鑫 , 王玉龙 , 秦海宇 , 李佳星 , 王曈譞 , 朱鑫洋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碳排放能力预测方法,包括:采集碳排放历史数据,对所述历史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错误校正、空位填充,生成初始数据;将所述初始数据进行划分,生成训练集和测试集,并对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将切分成多个训练样本的数据依次输入到所述BP神经网络模型,选择S型传递函数处理所述样本数据,并调整误差函数的网络权值和阈值,达到所述误差函数的极小值;当所述BP神经网络在训练过程中的效果是收敛,则停止训练,生成碳排放预测模型;将碳排放数据输入到所述碳排放预测模型,并输出预测结果。本申请通过智能模型进行太排放预测,提高了太排放预测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95116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429974.2
申请日:2022-11-15
申请人: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朝阳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智能电网保护故障识别方法,包括:根据电网结构采用二进制编码对故障问题编码,生成故障数字编码串;基于所述故障数字编码串表示的故障元件状态以及系统结构和保护动作逻辑建立期望函数模型;根据获取的保护策略信息状态以及所述期望函数模型计算出的保护动作信息的期望状态,建立适应度函数;采用遗传算法,将所述故障数字编码串作为种群个体,根据所述适应度函数筛选新一代个体并进行杂交,评估个体最优解获取最终解。本申请根据电网结构形成故障识别编码,建立适应度函数和状态期望值,提高采集信息的容错性能。同时通过遗传算法的交叉、变异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实现高容错性的估算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220233935U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21616858.1
申请日:2023-06-25
申请人: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朝阳供电公司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控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分布式光伏电站接入配电网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箱本体,还包括有吹风降温机构和插接安装机构;所述吹风降温机构包括有通风壳,所述通风壳的外壁顶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且所述转动轴转动延伸至通风壳的内部。该一种智能分布式光伏电站接入配电网控制装置,通过吹风降温机构的作用,依据酒精吸热的作用,可对控制箱本体的内部进行降温,减少了热量在控制箱本体的内部进行聚集,减缓了控制箱本体内部电子元件的老化,相应的提升了控制箱本体的使用效果,提升了工作人员使用电网控制箱对光伏电站进行监控的使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21421933U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23070928.0
申请日:2023-11-14
申请人: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朝阳供电公司
发明人: 侯荣金 , 郝晋伟 , 李博文 , 张震亚 , 李连铮 , 蔡雨恒 , 姚彦亮 , 赵磊 , 宋家琪 , 葛亮 , 孙徐 , 孙宇航 , 张乐 , 常家琦 , 关效益 , 马天昊 , 刘一夫 , 曲平平 , 陈光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输电线路施工地锚装置,包括一个地锚装置,其顶面通过一个可选定角度的铰链安装一根角度指示杆,另外通过垂直方向铰链安装一根埋深指示杆。本申请通过角度指示杆和埋深指示杆,使得地锚埋设后其安装角度与埋设深度仍可检查确认,消除了地锚使用的安全隐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