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9939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82247.5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清华海峡研究院(厦门)
IPC: H02J3/00 , H02J13/00 , G06Q10/20 , G06Q50/06 , G06F18/2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靠性评估的配电网资源分配系统,属于配电网智能化建设技术领域。一种基于可靠性评估的配电网资源分配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通过传感器和监测设备,采集来自配电网各个节点的实时数据;可靠性评估模块,所述可靠性评估模块通过概率论,对配电网的各个组件进行可靠性分析。本基于可靠性评估的配电网资源分配系统,通过设置故障诊断模块,使得该系统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定位配电网中发生故障的位置,从而有助于迅速响应问题,减少故障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同时,通过迅速诊断并定位故障源,系统运维人员可以更快速地采取修复措施,从而降低停电时间,进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6943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53754.3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清华海峡研究院(厦门)
IPC: C25B9/00 , C25B9/65 , C25B1/04 , H01M8/04007 , H01M8/06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模块化电‑氢耦合能源系统及方法,涉及能源技术技术领域,以解决电‑冷‑氢之间的耦合的问题。该模块化电‑氢耦合能源系统包括:光伏发电设备、电解水制氢设备、氢燃料电池以及用于产生冷负荷的余热利用单元,光伏发电设备的电源接口与电解水制氢设备的电源接口电连接,电解水制氢设备的出气口与氢燃料电池的进气口连通,氢燃料电池的热能出口与余热利用单元的热能入口连通。该模块化电‑氢耦合方法用于实现电‑冷‑氢之间的耦合。本发明提供的模块化电‑氢耦合能源系统及方法用于实现电‑冷‑氢之间的耦合。
-
公开(公告)号:CN11933372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620997.0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福建华电福瑞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古田溪水力发电厂 , 清华海峡研究院(厦门)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气装置、使用该储气装置的抽水蓄能系统及控制方法,该储气装置包括:通过增压阀连接的多级储气空间;位于储气空间最底端的第一级储气空间储存有水和气体;第一级储气空间包括输水管路,用于将水输入到储气空间,以压缩储气空间中的气体;该系统使用储气装置中的压缩气体作为补偿水头;该控制方法包括:在充电时,将下水库中的水输入第一级储气空间,储气空间中的气体被压缩,当被压缩的气体的压强达到预定值时,增压阀关闭;在发电时,第一级储气空间中的压缩气体向上水库中的水施压,当第一级储气空间中的气体压强小于预定值时,开启增压阀。利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利用压缩气体补偿水头来建设较高效率的大规模储能电站。
-
公开(公告)号:CN11846912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31686.0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 , 国能(海南)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清华海峡研究院(厦门)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7/16 , G06F17/1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区域能源流动模型的构建方法和系统。该区域能源流动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基于能源流动路径,将区域能源系统划分为多个能源流动环节;获取多个能源流动环节的能源分布信息;基于每个能源流动环节的能源分布信息,构建相应能源流动环节的能源流动模型;基于多个能源流动环节的能源流动模型,构建区域能源系统的区域能源流动模型。本公开可以通过对区域能源系统划包括的多个能源流动环节的能源分布信息进行分析,构建相应个能源流动环节的能源流动模型,进而构建区域能源系统的区域能源流动模型,实现了区域能源流动模型的快速构建,以支撑区域内能耗精细化比较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5163294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53763.2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清华海峡研究院(厦门) , 清至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氢耦合的能源系统及方法,涉及能源技术技术领域,以解决电‑冷‑热‑氢之间的耦合的问题。该电‑氢耦合的能源系统包括:光伏发电设备、电解水制氢设备、富氢内燃机以及用于产生热负荷和冷负荷的余热利用单元,光伏发电设备的电源接口与电解水制氢设备的电源接口电连接,电解水制氢设备的出气口与富氢内燃机的进气口连通,富氢内燃机的热能出口与余热利用单元的热能入口连通。该电‑氢耦合方法用于实现电‑冷‑热‑氢之间的耦合。本发明提供的电‑氢耦合的能源系统及方法用于实现电‑冷‑热‑氢之间的耦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