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34077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210458584.1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绝缘复合芯体棒,它包括绝缘复合芯体层和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包裹在绝缘复合芯体层外侧;所述绝缘复合芯体层为树脂与微珠复合材料圆柱体,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与绝缘复合芯体层固化为一体。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且结构安全,界面缺陷少且等技术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483407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458584.1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绝缘复合芯体棒,它包括绝缘复合芯体层和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包裹在绝缘复合芯体层外侧;所述绝缘复合芯体层为树脂与微珠复合材料圆柱体,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与绝缘复合芯体层固化为一体。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且结构安全,界面缺陷少且等技术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480124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67349.8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复合绝缘芯体棒,它包括绝缘聚合物芯体和缠绕在绝缘聚合物芯体上的浸胶纤维;还公开了芯体棒的芯体棒纵置缠绕设备,它包括绝缘聚合物芯体、芯体上端套筒和芯体下端套筒,芯体上端套筒套接并固定在绝缘聚合物芯体上端的外侧壁上,芯体下端套筒套接并固定在绝缘聚合物芯体下端的外侧壁上,芯体上端套筒顶部固定有上端缠绕机固定轴,芯体下端套筒的底部固定有下端缠绕机固定轴。本发明充分发挥复合材料的技术优势,抛弃传统固定模具缠绕方式,采取复合绝缘芯一体化临时模具,仅需加工两端的金属套筒固定装置,避免了传统固定模具加工周期长、费用高及后期模具维护费用高等难题,且没有脱模过程,生产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217476641U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21244389.0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复合绝缘芯体棒纵置缠绕设备,它包括绝缘聚合物芯体、芯体上端套筒和芯体下端套筒,所述芯体上端套筒套接并固定在绝缘聚合物芯体上端的外侧壁上,芯体下端套筒套接并固定在绝缘聚合物芯体下端的外侧壁上,所述芯体上端套筒顶部固定有上端缠绕机固定轴,芯体下端套筒的底部固定有下端缠绕机固定轴。本实用新型抛弃传统固定模具缠绕方式,采取复合绝缘芯一体化临时模具,仅需加工两端的金属套筒固定装置,避免了传统固定模具加工周期长、费用高及后期模具维护费用高等难题,且没有脱模过程,生产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99074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984280.4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宣城供电公司
Inventor: 李健 , 谷山强 , 李哲 , 陶汉涛 , 许衡 , 王宇 , 肖云 , 汤亮亮 , 张磊 , 吴大伟 , 雷梦飞 , 李丰全 , 谢迎谱 , 任华 , 刘泽 , 王健 , 陈辉荣 , 陈扬 , 张晓琴 , 何一川 , 刘子皓 , 苏杰 , 万家伟 , 王佩 , 章涵 , 徐霞 , 林卿
IPC: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雷击风险评估系统和方法及存储介质,包括:将山体和山体周围的平地区域分为若干个提取区段,根据提取区段的地闪密度变异系数和平地区域的平均地闪密度变异系数划分介观地形的边界,将介观地形的边界到山体顶点的范围划分为介观尺度地形;根据介观尺度地形的空间电场建立介观地形雷电下行先导分形发展模型,并将该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得到介观地形地面落雷分布;以介观地形地面落雷分布作为复杂地形各区域的地闪密度,根据地闪密度和雷电观测数据计算复杂地形各区域的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并通过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评估复杂地形各区域的雷击风险。本发明更精细化的实现复杂地形地区的输电线路雷击风险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990201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868631.5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输电线路遭受直接雷击后的瞬态电压数据;基于历史故障数据定义一组可能的故障位置;将瞬态电压转化为瞬态电流;将所述瞬态电流从同一观测点反向注入输电系统的仿真模型,模拟出每个可能的故障位置处的横向分支电流;计算瞬态电流与每个可能的故障位置处的横向分支电流之间的时域相似性,将相似度最高的故障位置确定为雷击故障位置。本申请只需要在主变电站安装一个测量点既能实现雷击故障的高精度定位,且可靠性高。不仅适用于无损系统,也同样适用于有损传输线路。
-
公开(公告)号:CN110238877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1910337158.0
申请日:2019-04-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殷鹏翔 , 蔡炜 , 姚正齐 , 谷山强 , 王海涛 , 严碧武 , 李健 , 杨滢璇 , 罗浩 , 郑雷 , 洪骁 , 程曦 , 李涛 , 程远 , 梁文勇 , 涂洁 , 焦方俞 , 吴大伟 , 冯智慧 , 方书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水平变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轨道式巡检机器人专用水平变轨机构,包括出段轨道、触动杆、入段轨道、安装杆、支撑杆与变轨段轨道,变轨段轨道可转动的设于安装杆上,出段轨道固定于安装杆的一侧,出段轨道一端的端部与变轨段轨道一端的端部对应设置,入段轨道固定于安装杆的另一侧,入段轨道一端的端部与变轨段轨道另一端的端部对应设置,触动杆上部铰接于变轨段轨道上,触动杆下部连接于支撑杆的一端,支撑杆的另一端限位于安装杆上。该变轨机构采用纯机械传动方式实现变轨,变轨过程无延迟,和直接通行用时相当,变轨效率高,该变轨机构体积小,结构简单,安装在需要转弯的位置,占用空间很少,而且安装方便,拆卸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916523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31481.4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雷击电流波形监测方法、监测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属于雷电监测技术领域。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雷击电流波形监测方法,采用宽频、高灵敏度和大量程的电流传感器,能够感应并准确记录从接近直流到数十MHz不同频率范围内的雷击电流波形信号,利用基于北斗和GPS双模秒脉冲对齐和高稳晶振计数的高精度授时方法,实现雷击时间的高精度同步,采用多参量波形参数提取方法自动计算波形峰值、极性、上升沿时间、波头陡度、电荷量和比能等重要参数。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雷击电流检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0451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38618.4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永 , 谷山强 , 姜凯华 , 谢迎谱 , 李健 , 李特 , 雷梦飞 , 王振国 , 王少华 , 汤亮亮 , 吴敏 , 章涵 , 任华 , 王健 , 甘学义 , 朱浩楠 , 吉勇曾 , 吴晏紫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关性的输电线路行波故障定位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的输电线路行波故障定位方法,其包括:获取交流输电线路电流和电压的采样数据,采用模态变换中的克拉克变换来处理电压和电流,计算其模态分量,在模态域中计算前向和后向行波信号;对前向和后向行波信号进行处理,将方向性纳入其中,用于检测故障情况及故障的方向性;计算前向和后向行波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利用出现最大相关性的经过时间确定与故障点的距离。本发明仅需利用故障前向波和后向波信号之间的交叉相关性即可准确计算故障距离,提高了交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精度和故障定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483514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431619.1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雷击扰动行波波头时间提取方法,通过构造输电线路雷击扰动行波的VMD模型,将输电线路雷击扰动行波分解成不同中心频率的子信号,进一步求解得到输电线路雷击扰动行波经VMD模型完全分解后的最大中心频率的子信号,再使用Teager能量算子对输电线路雷击扰动行波经VMD模型完全分解后的最大中心频率的子信号进行计算实现雷击扰动行波波头时间的提取。本发明能提高输电线路雷击扰动行波波头时间提取准确性,排除其他类型行波源对其定位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