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2076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0243445.6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黄冈供电公司 , 三峡大学
IPC: G05D1/46 , G05D109/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小团体无人机高压线路故障紧急巡检故障系统以及方法,本系统主要包括:由小团体无人机模块、移动控制中心模块和维修人员模块。小团体无人机模块:在本发明中为三个无人机协同组合进行对故障的自动识别以及故障相关参数的检测,同时三个无人机之间实时进行数据的传输以提高效率。移动控制中心模块:接收小团体无人机发送来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一些精准的数据,依据这些精准的数据对无人机进行控制。维修人员模块:是维修人员从移动控制中心接收到精准的数据,在到达故障点位置现场,在小团体无人机的协助下进行维修。以此来实现更加安全高效的巡检和维修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60550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00337.0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一种清理高空树障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含树障清理机构,还包含锁紧机构,锁紧机构一端通过无人机连接板与树障清理机构安装固定在一起,另一端通过无人机连接杆固定在无人机上,树障清理机构设置有控制系统,控制树障清理机构驱动电机从而控制其锯条的工作;锁紧机构是利用舵机驱动旋转臂带动中间连杆进而推动锁杆将吊耳牢牢的锁在挂钩上;树障清理机构是利用支撑架作为支撑骨架,通过固定在支撑架上的驱动电机、锂电池、滑轮以及齿轮共同作用带动锯条转动,通过电机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的启停,达到控制锯条的工作与停止;避免了人工处理树障所带来的人身安全危险和效率低下的弊端,适应不同工作环境,安全高效得对高空树障进行清理,实用价值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00415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52634.0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宜昌供电公司 , 三峡大学
IPC: G06F18/2337 , G01R31/62 , G01R31/12 , G06N3/006
Abstract: 基于鲸鱼优化算法改进模糊聚类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涉及变压器故障诊断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收集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的数据,作为初始数据集;步骤S2:对所获取的数据集进行初始化处理;步骤S3:构建鲸鱼算法改进模糊聚类模型,获得聚类中心;步骤S4:对变压器故障类型进行诊断,确定故障结果。本发明是一种基于鲸鱼优化算法改进模糊聚类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解决了初始化参数难以选取的问题;通过动态随机改变学习因子c1和c2,能跳出局部最优解,得到全局最优解;自适应权重ω的设计,能够平衡全局与局部搜索,避免过早收敛,提高变压器故障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5012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1168518.1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锚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的装配式锚杆基础,包括上杆与下杆,上杆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盘,所述下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下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插脚,所述下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插杆结构,所述上杆的内部设置有插销结构。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可拆卸结构,在运输至固定的地点位置后,预先的将下杆打入泥土中,进行固定,随后再将上杆对准下杆的位置后,再将上杆插入在下杆中,让第一插块插入在下杆内的槽孔内部,进行固定锁死,在将第一插块插入在下杆中时,挤压到第二插块,去将推杆推送出去,插入在土壤之间进行稳固的固定,在运输过程中,能够便于将锚杆拆卸下来,进行运输,减少在林间运输过程中带来的不便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92723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1102359.5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E02D27/42 , E02D5/74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用装配式岩石锚杆基础,具有预制底板、预制侧板、连接钢板、连接件、锚杆;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纵筋、注浆孔、地脚螺栓、预制上主柱、调整螺母、预制下主柱、混凝土滴浆、钢筋网片、砂浆。本发明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技术效果:自行定义损伤变量和塑性剪切位移关系,模拟出不同剪切滑移模型下接触面的剪应力与剪切位移关系;通过单锚仿真试验验证了粘结接触采用表格损伤演化形式能有效的反应出接触界面损伤后仍存在的残余剪切强度特征,对比仿真结果采用表格损伤演化形式更加贴近实际情况;进行了整体仿真,通过分析基础各阶段的承载能力以及各部件的受力情况,验证了建模方法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