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1471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762052.7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 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
IPC: G01R35/06
Abstract: 一种兼容不同类型智能电能表检测的光电采样装置,包括第一光线传感器、第二光线传感器、第三光线传感器、第一信号放大电路及第二信号放大电路;第一光线传感器与第二光线传感器分别对应第一类物联电能表的有功脉冲灯和无功脉冲灯,第三光线传感器与第二光线传感器分别对应第二类物联电能表的有功脉冲灯和无功脉冲灯;第一光线传感器与第三光线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光线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二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在不更换光电采样装置的情况下能兼容国网物联表、南网物联表的有功脉冲灯和无功脉冲灯的同时采集,减少了在表型更换时需要重复调节光电采样器进行对光的操作,提高了检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7925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211667946.4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 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
IPC: G01R35/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能表计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红外功能的光电采样装置,本发明通过红外发射电路向被检表发射红外信号,被检表的红外接收装置接收红外发射电路的红外信号,通过为电位器调节红外信号的频率,以匹配被检表的红外接收频率;本发明通过红外接收电路接收被检表发出的红外信号,来验证被检表的红外发射功能是否正常;本发明通过一体化固定轴的旋转来调节该装置的角度,使红外接收头、红外发射头分别与被检表的红外发射头、红外接收头对准。该装置在采集被检表代表电能量的脉冲灯发出的光脉冲信号的同时,进行被检表红外功能的验证,大大提高了电能表检定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28374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1188200.5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 河南许继仪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能表自动除铅封装置,包括主体机架、安装于主体机架两侧的电能表送料输送线、电能表出料输送线、安装于电能表送料输送线上部的电能表旋转搬运机构、电能表定位除铅封机构以及位于电能表定位除铅封机构下方的铅封收集箱;所述电能表送料输送线用于传送电能表至三相表挡停工位,所述电能表旋转搬运机构用于将电能表夹紧、上升并旋转搬运至电能表定位除铅封机构进行定位后对电能表两侧的铅封进行裁切,所述铅封收集箱用于对裁切的铅封进行集中收集,所述电能表旋转搬运机构还用于将裁切完成后的电能表放入电能表出料输送线,所述电能表出料输送线用于将裁切完成后的电能表传送出电能表自动除铅封装置。本发明可实现待报废电能表在报废前的铅封去除工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92180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712899.5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线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是面向分布式能源调控的直流电力线载波抗干扰装置及方法,针对现有的直流电力线载波抗干扰装置安装、拆卸较为麻烦,通风孔的出现容易导致其抗干扰能力减弱,线缆与抗干扰装置之间连接处容易出现弯折现象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放置有信号抗干扰装置,所述信号抗干扰装置的两侧均设有多个散热孔,通过上底板的上下移动能够同时完成线缆的夹持与对信号抗干扰装置的固定,既保证线缆与信号抗干扰装置端口对接的稳定性,有保证信号抗干扰装置的安装、拆卸的便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3021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732416.8
申请日:2023-12-1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线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深井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智能抗电磁干扰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抗电磁干扰设备难以实现防潮,容易在使用的过程中造成损坏的缺点,包括防护箱,防护箱的一侧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穿线孔,防护箱内滑动连接有U型盖板,U型盖板用于对防护箱的开口进行封口,防护箱的顶部四角位置上均固定安装有吊耳,本发明在可将抗电磁干扰设备安装在防护箱后,能够形成对抗电磁干扰设备的有效防护,以此可避免抗电磁干扰设备受到湿气干扰,可避免造成故障的问题,并且在抗电磁干扰设备工作时,能够进行稳定的通风,所以可使得抗电磁干扰设备进行工作时,能够保持稳定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67570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311712898.0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通讯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电磁干扰的电力线耦合器及其使用方法,针对现有技术中目前所使用到的耦合器防电磁干扰能力有限以及目前的耦合器在安装时不能实现稳定的支撑的缺点,其耦合器包括支架和耦合器,耦合器内通过多个支撑螺管固定安装有电路板,本发明在将耦合器卡装在托罩上后,能够实现对耦合器进行稳定的支撑安装限位,并且能够在对耦合器安装完成后,能够根据现场电力线的走向能够对耦合器的角度进行调节,使得在与电力线进行通电连接时,能够提供一定的方便,并且通过接地的效果,能够提升耦合器抗电磁干扰能力,以此可在实际使用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16067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822604.4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分布式能源调控直流载波抗干扰通信装置,针对现有户外通信装置在振动时导致线路连接不稳、拆卸不便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放置有抗干扰通信装置,所述抗干扰通信装置的上方设有用于为抗干扰通信装置顶部散热孔遮挡灰尘的遮挡板;还包括两个回型杆,两个所述回型杆均转动贯穿承载板,本发明中,通过U型板、第一连杆和第一弹簧的配合能够对抗干扰通信装置的振动进行缓冲,避免抗干扰通信装置振动频率、幅度过大而影响其信号的稳定性,且通过转动杆驱动两个回型杆相向转动能够轻松完成抗干扰通信装置的安装、拆卸,便于后期的检修。
-
公开(公告)号:CN11931606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822604.4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分布式能源调控直流载波抗干扰通信装置,针对现有户外通信装置在振动时导致线路连接不稳、拆卸不便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放置有抗干扰通信装置,所述抗干扰通信装置的上方设有用于为抗干扰通信装置顶部散热孔遮挡灰尘的遮挡板;还包括两个回型杆,两个所述回型杆均转动贯穿承载板,本发明中,通过U型板、第一连杆和第一弹簧的配合能够对抗干扰通信装置的振动进行缓冲,避免抗干扰通信装置振动频率、幅度过大而影响其信号的稳定性,且通过转动杆驱动两个回型杆相向转动能够轻松完成抗干扰通信装置的安装、拆卸,便于后期的检修。
-
公开(公告)号:CN11670696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506729.5
申请日:2023-05-07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32 , H02J3/00 , H02J3/14 , H02J3/24 , B60L55/00 , G06Q10/0631 , G06N3/044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区域电力负荷预测的大规模电动汽车V2G调度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步骤一:对区域内电力负荷历史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其峰谷波动特征和季节性波动特征;步骤二: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对未来短时间内的电力负荷曲线进行预测;步骤三:基于电动汽车剩余电量与使用需求,计算其调度优先级;步骤四:依据调度优先级和电动汽车充放电状态,计算每一台电动汽车的充放电功率,进而实现大规模电动汽车V2G调度。本申请通过合理决策各个充电汽车在V2G模式下的充放电功率来达到调节电网波动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01820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942617.X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Inventor: 郑欣 , 禹文静 , 彭涛 , 方毅 , 雷鸣 , 石洪 , 马奔 , 庹璟 , 魏伟 , 丁黎 , 李玲华 , 余鹤 , 夏天 , 汪应春 , 谢东日 , 汪司珂 , 王信 , 庞博 , 荣先金 , 王兹玥 , 李志浩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字化电能计量系统运行误差长期预测方法及设备,获得数字化电能计量系统在时间段中的误差影响因素集及历史误差数据集,采用蜉蝣算法对稀疏自动编码的超参数进行寻优,实现了误差影响因素特征的精准提取,进而提高了预测模型的准确度;采用不同时间尺度的预测模型进行迭代优化长期预测模型,提高了长期预测模型的准确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