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95788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1262911.2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英博 , 盛根林 , 乔诗慧 , 全江涛 , 许汉平 , 周蠡 , 蔡杰 , 殷建刚 , 余宏桥 , 段志强 , 陈航 , 李智威 , 熊川羽 , 陈然 , 高晓晶 , 马莉 , 孙利平 , 廖晓红 , 张赵阳 , 王巍 , 熊一 , 李吕满
IPC: G06F30/20 , G16C60/00 , G06F119/14
Abstract: 杆塔‑基础‑改良地基体系地震响应计算模型的试验方法,首先构建实际场地的输电杆塔‑输电线‑杆塔基础物理模型并制备多个改良地基试样,然后将杆塔基础模型埋设在由改良地基试样制成的改良地基土层中,增设检测输电线模型最大拉应力的应变片、检测输电杆塔模型塔尖摆动幅度的位移传感器、检测杆塔基础模型倾斜度的倾角传感器、检测改良地基土层平均隆起度的激光三维扫描仪,向改良地基土层底部输入地震波,构建地震响应计算模型,最后根据地震响应计算模型中检测到的以上参数确定改良地基的最佳抗震配比。本设计能够直观体现不同配比改良地基土条件下输电杆塔体系的抗震性能,从地震响应角度出发确定改良地基土最佳抗震配比。
-
公开(公告)号:CN11910651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030292.3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荆门供电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荆州供电公司
Inventor: 李吕满 , 余宏桥 , 郑毅 , 周英博 , 陈闻 , 刘青 , 陈泉霖 , 郑伟 , 秦雨胧 , 张伦 , 邱永安 , 陈航 , 盛根林 , 杨杰 , 贺兰菲 , 孙竹 , 许汉平 , 童雅芳 , 陈然 , 柯方超 , 高晓晶 , 周蠡 , 蔡杰 , 段志强 , 李智威 , 熊川羽 , 马莉 , 孙利平 , 廖晓红 , 赵爽 , 程钊 , 张赵阳 , 王巍 , 熊一
IPC: G06F30/18 , G06F16/29 , G06F113/04
Abstract: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的网络布局方法及系统,首先基于日照与太阳能辐射,筛选出备选地,并考量气候对性能的影响,确定适宜气候条件的地点;接着评估土地利用现状,确定适合光伏建设的地块;然后分析地形地貌,规划设备安装;再根据装机需求结合土地条件,确定电站装机数据;随后评估接纳能力,调整装机容量并确认接入点;再将相似的电站划为集群进行协调;最后规划输电线路,完成布局;本发明通过收集分析客观环境条件并与实际需求相结合,最终筛选确认布局方式,在此过程中减少人工干预,以提高效率,同时通过选址定位优化光伏组件的布局方式,且充分考虑阴影、日照、土地、安装等因素,以实现最大化的能量收集,全面考虑了布局建设时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070273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990764.3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荆门供电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荆州供电公司
Inventor: 周英博 , 余宏桥 , 郑毅 , 李吕满 , 陈闻 , 刘青 , 陈泉霖 , 郑伟 , 秦雨胧 , 张伦 , 邱永安 , 陈航 , 盛根林 , 杨杰 , 贺兰菲 , 陈然 , 柯方超 , 高晓晶 , 周蠡 , 蔡杰 , 段志强 , 李智威 , 熊川羽 , 马莉 , 孙利平 , 廖晓红 , 赵爽 , 程钊 , 张赵阳 , 王巍 , 熊一
Abstract: 一种光伏发电站的发电功率预测方法及系统,方法首先计算光伏电站的综合效率修正系数,包括光伏组件类型、光伏方阵的倾角与方位角、逆变器效率、线路损、其他因素等,然后基于环境与气候,构建云层运动模型来评估地面辐照强度,并预测超短期功率,接着基于历史发电功率数据与天气,构建短期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并预测短期功率,最后基于综合效率修正系数、超短期光伏发电功率、短期周期光伏发电功率,实现对未来周期的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本发明通过综合考虑光伏电站的安装、损耗等多种因素对发电功率的影响,并结合云层运动、环境等气候条件,以及综合性的历史数据分析,实现了对光伏电站发电功率的精细化预测,提高了预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7591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159939.2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荆州供电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荆门供电公司
Inventor: 李吕满 , 余宏桥 , 郑毅 , 陈闻 , 刘青 , 张洪 , 曾卓 , 陈泉霖 , 郑伟 , 秦雨胧 , 张伦 , 邱永安 , 陈航 , 盛根林 , 杨杰 , 周英博 , 许汉平 , 童雅芳 , 贺兰菲 , 陈然 , 柯方超 , 高晓晶 , 周蠡 , 蔡杰 , 段志强 , 李智威 , 熊川羽 , 马莉 , 孙利平 , 廖晓红 , 赵爽 , 程钊 , 张赵阳 , 王巍 , 熊一
IPC: H02J3/38 , G06F18/211 , G06F18/23213 , H02J3/00 , H02J3/28 , H02J3/32 , G01R31/00
Abstract: 一种分布式发电系统故障检测与容错方法及系统,方法首先获取系统中各个设备的位置信息和设备所在位置的天气信息并进行聚类分析,获得设备聚类簇,然后各个设备分别确定为目标发电设备,获得其发电功率真实值,再获取目标设备在各个设备聚类簇的各个设备的真实值,接着基于各个设备的发电功率真实值,确定预估值,并与真实值进行比对,确定是否存在故障,若存在故障,则选择移动储能设备进行供电;本发明通过基于位置和天气的聚类分析,并结合发电功率的真实值与预估值差异,不仅能够精准地识别出设备是否出现故障,而且可以及时有效的对故障设备进行定位,并且通过移动储能设备为发电系统提供容错储备,综合提高了发电系统的准确率和容错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0510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696328.7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英博 , 余宏桥 , 盛根林 , 张洪 , 全江涛 , 李靖 , 陈航 , 李吕满 , 孙竹 , 周蠡 , 蔡杰 , 熊川羽 , 陈然 , 高晓晶 , 柯方超 , 殷建刚 , 段志强 , 李智威 , 马莉 , 孙利平 , 廖晓红 , 赵爽 , 程钊 , 张赵阳 , 王巍 , 熊一
IPC: E02D27/42 , E02D31/00 , E02D31/06 , E02D3/11 , E02D3/12 , E02D5/22 , H02G7/16 , H02G7/05 , H02N2/18
Abstract: 一种提高临江区域输电杆塔基础稳定性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第一钢箱体、第二钢箱体和导热管道,第一钢箱体、第二钢箱体位于输电杆塔基础与水体的中间部位,第一钢箱体、第二钢箱体外侧壁上部滑动安装有多个密封橡胶活塞;第一钢箱体内侧壁设置有多个压电陶瓷,压电陶瓷一侧与第一钢箱体内侧壁连接、另一侧与密封橡胶活塞接触,电容器与多个压电陶瓷连接,防护网一端通过导线与电容器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钢箱体后与土体接触;多个挤压发热装置位于第二钢箱体内且与多个密封橡胶活塞一一对应连接,导热管道一端搭接于输电线路与输电杆塔的连接处、另一端与多个挤压发热装置输出端连接。本发明不仅稳定性较高,而且使用方便、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776128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691568.8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英博 , 余宏桥 , 盛根林 , 张洪 , 全江涛 , 李靖 , 陈航 , 李吕满 , 孙竹 , 周蠡 , 蔡杰 , 熊川羽 , 陈然 , 高晓晶 , 柯方超 , 殷建刚 , 段志强 , 李智威 , 马莉 , 孙利平 , 廖晓红 , 赵爽 , 程钊 , 张赵阳 , 王巍 , 熊一
IPC: G01N33/24
Abstract: 一种类圆形溶洞发育对上层建筑物影响的判定方法,包括:计算出类圆形溶洞的普氏自然平衡拱的位置;根据普氏自然平衡拱的各个点的应力拟合出拱轴线,得到自然情况下拱轴线的扩展速率和拱轴线的变化趋势;通过实验模拟地震作用下类圆形溶洞的普氏自然平衡拱的扩展,得到地震作用下拱轴线的扩展速率,根据地震作用下和自然情况下拱轴线的扩展速率得到地震影响系数;根据地震频数和震级对应的地震影响系数,预测一段时间类圆形溶洞发育的普氏自然平衡拱的变化情况;当类圆形溶洞的普氏自然平衡拱的拱轴线移动至上层建筑物地基处时,则判定类圆形溶洞的发育开始影响到上层建筑物。本发明不仅提高了判定准确性,而且降低了监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011285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007975.6
申请日:2023-01-04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英博 , 盛根林 , 乔诗慧 , 李吕满 , 全江涛 , 许汉平 , 周蠡 , 蔡杰 , 殷建刚 , 余宏桥 , 段志强 , 陈航 , 陈然 , 李智威 , 熊川羽 , 高晓晶 , 马莉 , 孙利平 , 廖晓红 , 张赵阳 , 王巍 , 熊一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02
Abstract: 一种地基‑基础‑杆塔结构体系抗震性能分析方法,以地基、杆塔基础、杆塔结构作为一个分析对象,构建地基‑基础‑杆塔结构体系的有限元模型,向该有限元模型中输入地震波,计算地基‑基础‑杆塔结构体系的吸能系数。本设计根据吸能系数对整个地基‑基础‑杆塔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价,综合考虑了地基、杆塔基础、杆塔结构这三方面对杆塔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能够更真实、准确的反应地震作用下杆塔结构的动力(56)对比文件赵鑫;李世鸣;张李黎.输电杆塔地震作用下基础作用力计算方法研究―以巴楚~莎车750kV线路工程为例.智能城市.2016,(11),1-2.
-
公开(公告)号:CN116043904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1390081.1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英博 , 盛根林 , 乔诗慧 , 全江涛 , 陈然 , 殷建刚 , 余宏桥 , 段志强 , 陈航 , 李智威 , 熊川羽 , 周蠡 , 蔡杰 , 许汉平 , 高晓晶 , 李吕满 , 马莉 , 孙利平 , 廖晓红 , 张赵阳 , 王巍 , 熊一
Abstract: 一种保证杆塔基础稳定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杆塔基础、灌注桩、拉伸机构和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包括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遥测水位计和计算机;杆塔基础包括预制桩和钢梁,预制桩顶部与杆塔底部连接,预制桩底部与钢梁顶部连接,钢梁顶部两侧均设置有位移传感器,钢梁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钢梁端面上设置有遥测水位计;一号灌注桩、二号灌注桩分别位于杆塔基础中部和侧方,灌注桩顶部设置有轨道,一号灌注桩顶部侧面设置有拉环;拉伸机构包括钢绞线、轨道梁和卷扬机,钢绞线两端分别与钢梁、拉环连接,轨道梁与轨道相匹配,卷扬机安装在轨道梁上。本设计不仅能提前监测杆塔基础稳定性变化,而且杆塔基础补救过程中能维持杆塔基础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4390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390081.1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英博 , 盛根林 , 乔诗慧 , 全江涛 , 陈然 , 殷建刚 , 余宏桥 , 段志强 , 陈航 , 李智威 , 熊川羽 , 周蠡 , 蔡杰 , 许汉平 , 高晓晶 , 李吕满 , 马莉 , 孙利平 , 廖晓红 , 张赵阳 , 王巍 , 熊一
Abstract: 一种保证杆塔基础稳定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杆塔基础、灌注桩、拉伸机构和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包括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遥测水位计和计算机;杆塔基础包括预制桩和钢梁,预制桩顶部与杆塔底部连接,预制桩底部与钢梁顶部连接,钢梁顶部两侧均设置有位移传感器,钢梁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钢梁端面上设置有遥测水位计;一号灌注桩、二号灌注桩分别位于杆塔基础中部和侧方,灌注桩顶部设置有轨道,一号灌注桩顶部侧面设置有拉环;拉伸机构包括钢绞线、轨道梁和卷扬机,钢绞线两端分别与钢梁、拉环连接,轨道梁与轨道相匹配,卷扬机安装在轨道梁上。本设计不仅能提前监测杆塔基础稳定性变化,而且杆塔基础补救过程中能维持杆塔基础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2851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363322.3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英博 , 盛根林 , 乔诗慧 , 全江涛 , 许汉平 , 周蠡 , 蔡杰 , 殷建刚 , 余宏桥 , 段志强 , 陈航 , 李智威 , 熊川羽 , 陈然 , 高晓晶 , 马莉 , 李吕满 , 孙利平 , 廖晓红 , 张赵阳 , 王巍 , 熊一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19/02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一种输电杆塔基础边坡土石混合体单轴抗压强度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以输电杆塔基础边坡内部土石混合体中粒径范围在10mm±2mm的块石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测量块石的休止角,或者采用图像采集分析提取块石的形态指标;借助单轴压缩试验获取土石混合体中土体基质的单轴抗压强度;S2、结合土体基质的单轴抗压强度及块石的休止角或者形态指标计算块石粒径范围在10mm±2mm的土石混合体的特征参数;S3、计算不同最大块石粒径条件下土石混合体的修正特征参数,然后通过修正特征参数和土体基质的单轴抗压强度计算土石混合体单轴抗压强度。本设计不仅计算简单,而且计算精度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