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41956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210319858.9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464 , G06N3/082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碳排放流追踪方法。所述追踪方法根据目标输配电网络的拓扑信息、输配电线路及设备参数、电网内用户位置、各发电设施位置及该设施的碳电效率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随机仿真,生成满足实际情况的碳流追踪结果样本,对母线‑线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该神经网络可在不同规模的网络样本间进行迁移,因此本发明方法具有较强的泛用性和可拓展性;就可以根据电网内用户用电数据和发电厂实时发电量,实时计算电网内各用户所间接产生的碳排放以及输配电线路及设备能量损失所产生的碳排放。本发明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碳流追踪所需的计算速度和计算过程中所用到的数据,可为碳电市场的有效运行提供更高效节能的运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46225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152043.6
申请日:2022-02-1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IPC: G06F30/20 , G06K9/62 , G06N7/00 , H02J13/00 , G06F111/08 , G06F119/02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z变换的多状态电网信息物理系统可靠性提高方法。首先,针对信息层不确定性对物理层的影响,确定电网信息物理系统元件的马尔可夫过程,获得并利用元件微分方程组求解各个元件的状态概率分布。建立各个元件的Lz变换函数。根据系统连接情况确定整个多状态系统的Lz变换函数模型。之后,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处理系统Lz变换函数模型。最后,确定电力需求的马尔可夫过程,获得并利用需求微分方程组求解电力需求的状态概率分布,从而确定需求的Lz变换函数。最终实现可靠性参数的计算。本发明考虑了引入信息层不确定后对电网信息物理系统安全稳定供电影响,能够更好提高多状态电网信息物理系统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61140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780482.7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3/04 , G06F119/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户侧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优化方法和装置,具体为构建考虑电力需求响应的用户侧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运行模型;求解优化运行模型,得到用户侧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运行方式。通过该优化运行方式可以使相应发电设备对电网电力需求做到灵敏响应,提高了电网的灵活性,通过上述措施提高了用户侧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258077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209707.5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区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参数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综合能源系统包含至少一个处理器,处理器分别对应不同能源分析区域,即不同能源分析区域使用不同的处理器进行处理,进而在进行管理时,能够采用分区域管理的方式,并且处理器在对目标系统模型进行修正时,除了对其进行区域内的模型耦合修正操作,还进行了区域间的模型耦合修正操作,也就是说,同时考量了系统中的不同区域内模型间的相互影响,在实现能源分析区域独立控制的同时,仍然能够保证整个综合能源系统的协同优化,相比于所有区域统一控制的方式,减少了数据处理量,降低处理器的数据处理压力,提高数据处理速度,进而提高设备控制的及时性,降低设备出现控制故障的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361140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110780482.7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3/04 , G06F119/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户侧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优化方法和装置,具体为构建考虑电力需求响应的用户侧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运行模型;求解优化运行模型,得到用户侧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运行方式。通过该优化运行方式可以使相应发电设备对电网电力需求做到灵敏响应,提高了电网的灵活性,通过上述措施提高了用户侧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239976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72839.9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台风天气影响的分布式储能规划方法,属于电气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随机生成海量台风场景,并使用t‑SNE算法进行降维聚类,在此基础上将分布式储能规划问题建模为包含多类型场景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随后应用Benders分解算法将该复杂模型分解为可以顺序迭代求解的主问题及一系列子问题,解决了考虑海量场景后模型的维数灾难问题,最终获得配电网分布式储能的最优规划结果。本发明综合考虑分布式储能在不同运行场景下给配电网带来的收益,为分布式储能的合理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13983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508854.7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慧能源站的优化调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进行设备控制时,从经济指标、低碳指标、高能效指标以及高可靠四个方面考虑,进行设备控制,相比于仅从单一控制目标考虑的方式,能够提高设备控制准确度。进一步,本发明中,还能够配置多种调度方式,并构建与每一所述调度方式对应的调度模型,然后基于调度模型,确定与当前应用场景匹配的场景模型,使得基于场景模型确定的控制参数的参数值的准确度更高,进而也能够提高设备控制准确度,使得智慧能源站满足设备控制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139830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111508854.7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慧能源站的优化调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进行设备控制时,从经济指标、低碳指标、高能效指标以及高可靠四个方面考虑,进行设备控制,相比于仅从单一控制目标考虑的方式,能够提高设备控制准确度。进一步,本发明中,还能够配置多种调度方式,并构建与每一所述调度方式对应的调度模型,然后基于调度模型,确定与当前应用场景匹配的场景模型,使得基于场景模型确定的控制参数的参数值的准确度更高,进而也能够提高设备控制准确度,使得智慧能源站满足设备控制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207537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180003894.8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用户的状态网络用能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构建与用户需求信息对应的初始用户需求模型,对初始用户需求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得到用户需求模型,获取基于工业用户对应的生产设备的生产信息构建得到的状态网络模型,构建以用户需求模型和状态网络模型为约束条件,以预设参数为目标函数的工业用户用能优化模型,工业用户用能优化模型包括控制变量和控制参数,获取基于控制参数的参数值,计算得到的工业用户用能优化模型中的控制变量的变量值;变量值作为生产设备控制的参考信息。即本发明中,将用户需求信息作为生产设备控制时的一个输入信息,实现了使用工业用户的用户需求信息进行用能优化的操作,提高需求侧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4741956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19858.9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碳排放流追踪方法。所述追踪方法根据目标输配电网络的拓扑信息、输配电线路及设备参数、电网内用户位置、各发电设施位置及该设施的碳电效率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随机仿真,生成满足实际情况的碳流追踪结果样本,对母线‑线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该神经网络可在不同规模的网络样本间进行迁移,因此本发明方法具有较强的泛用性和可拓展性;就可以根据电网内用户用电数据和发电厂实时发电量,实时计算电网内各用户所间接产生的碳排放以及输配电线路及设备能量损失所产生的碳排放。本发明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碳流追踪所需的计算速度和计算过程中所用到的数据,可为碳电市场的有效运行提供更高效节能的运行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