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83097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339458.1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IPC: H02J7/34 , H02J3/00 , H02J50/12 , H02M7/06 , H02M7/5387 , B60L53/51 , B60L53/52 , B60L53/55 , B60L53/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结合新能源发电系统的无线充电桩,包括供电系统、储能模块、智能配电器以及无线发射端;所述供电系统包括光伏发电阵列和风力发电阵列,所述光伏发电阵列和所述风力发电阵列分别经直流汇流器与储能模块相连;所述智能配电器的输入端分别与储能模块和电网系统相连,所述智能配电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无线发射端相连。通过设置风力发电阵列和光伏发电阵列,利用风能与太阳节约能源,采用入网模式,使充电桩能够根据充电需求切换到电网系统以保证电能的稳定输出,充电需求不高时充电桩采用储能模块供电,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避免充电桩大量接入电网。
-
公开(公告)号:CN112277713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0984122.4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IPC: B60L53/6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动车与充电桩的动态分配方法及装置,所述动态分配方法包括:获取电动车的充电请求,根据充电请求获取电动车的预计充电时间与充电功率;判断充电请求中是否有预约信息,根据判断结果为电动车分配优先级;基于分配的优先级,根据匹配策略在可用的充电桩中筛选出与电动车的充电功率匹配的充电桩;根据匹配结果和预计充电时间,更新充电桩的可用情况。基于电动车本身的充电性能,筛选出能够满足电动车充电功率的充电桩,避免了充电桩资源浪费现象,基于预先分配的优先级为电动车分配充电桩,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电动车能够及时充电,减少了等待充电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2277713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010984122.4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IPC: B60L53/6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动车与充电桩的动态分配方法及装置,所述动态分配方法包括:获取电动车的充电请求,根据充电请求获取电动车的预计充电时间与充电功率;判断充电请求中是否有预约信息,根据判断结果为电动车分配优先级;基于分配的优先级,根据匹配策略在可用的充电桩中筛选出与电动车的充电功率匹配的充电桩;根据匹配结果和预计充电时间,更新充电桩的可用情况。基于电动车本身的充电性能,筛选出能够满足电动车充电功率的充电桩,避免了充电桩资源浪费现象,基于预先分配的优先级为电动车分配充电桩,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电动车能够及时充电,减少了等待充电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0518572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630018.2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最小负荷损失的配电网孤岛划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故障时刻分布式电源的出力由小到大进行顺序;S2:在未进行孤岛划分的分布式电源中,选择容量最小的分布式电源进行功率圆搜索,简化节点信息,建立孤岛划分矩阵;S3:选取平均权重最大的节点纳入孤岛,当平均权重最大的节点不唯一时,则从权重最大的节点中选出累计负荷最大的节点纳入孤岛;S4:对孤岛划分矩阵I中的信息进行更新。本发明将已纳入孤岛节点的拓扑关系在原始信息中清零,清除与上下游节点的连接关系后,再进行功率圆搜索时无法访问这些节点,从而达到能够充分利用分布式电源的供电能力,实现负荷的失电损失最小。
-
公开(公告)号:CN109524991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496393.4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伏接入方法,所述光伏发电通过分线箱和环网柜并网至电网,所述分线箱和环网柜形成即插即用的插座装置,通过提前预测评估分布式光伏能源的发展,优化接入点的规划布局,对电网各电压等级光伏发电接纳能力的科学分析和精确计算的基础上,科学设置插座装置数量和具体位置,合理布局插座装置点。基于聚类技术的“插座式”分布式光伏接入方法,实现分布式光伏以插头插入插座的方式并网接入,绘制“分布式光伏并网插座地图”为政府制定分布式光伏发展规划提供论证支撑,为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案修编提供建议参考,确保光伏并网项目安全、经济、有序、便捷接入,实现光伏高效并网,解决当前分布式光伏并网存在的接入无序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03019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1911261967.4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目标协同和自趋优运行的细胞电网规划方法,本发明针对偏远地区的能源供应,提出了清洁、可靠、经济的能源分配系统的细胞网络框架。该框架不仅可以提高每个电网细胞的生存能力,而且可以降低网络设计的难度。用于自我优化的单细胞网络模型由三层组成,用于连接输入和输出,并使内部状态完全可观测。多细胞网络模型提供了处理多目标协作的全局视角。在此基础上,可以解决三个问题,即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源储协同和经济规划与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638554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535526.4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营销业务健康指数评价联控方法及系统,包括:对每个台区所对应的营销数据进行分解处理得到多个营销子数据,根据每个台区的营销子数据、地理属性数据以及台区属性数据生成与该台区相对应的营销业务健康指数;根据每个台区的评价信息、地理属性数据以及台区属性数据确定检查连接半径;根据评价信息对所有的台区按照所述评价信息进行排序得到第一台区序列,获取第一台区序列中最低的健康指数区间内评价信息的数量得到第一评价数量值;若第一小组数量大于等于第一评价数量值,则将所有具有最低的评价信息的台区作为检查起点,结合每个台区所对应的检查连接半径生成多条第一检查子路径,根据第一检查子路径生成第一总检修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1064181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144300.6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充电负荷空间可调度特性的电源与充电站配置方法。步骤包括:首先收集该系统中各部分数据,对系统中光伏电站、微型燃气轮机、电动汽车负荷建模,其次以年化社会总成本最小为目标确定配电系统中分布式电源与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最佳安装位置和安装容量,之后以线性化的Distflow潮流方程表征系统中各个状态量间的关系,并应用二阶锥松弛技术处理支路电流约束,最终呈现为一个在多项式时间内可解的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模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获得配电网运行参数,求解目标函数,有效改善配电系统负荷的空间分布情况,为配电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2693343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110034770.8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Inventor: 金正军 , 柯公武 , 徐丹露 , 张伟峰 , 龚成尧 , 朱军 , 吴梦遥 , 罗少杰 , 郑伟彦 , 宋书轩 , 方响 , 李雅 , 孙微庭 , 王丰 , 欧阳李亮 , 苏斌 , 金明
IPC: B60L53/30 , B60L53/302 , B60L53/18 , H01R13/72
Abstract: 一种充电桩直流双向充电模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冷凝管,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一端与冷凝管螺纹连接的开关钮,所述壳体的侧壁位于开关钮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放置框,所述放置框的内壁固定有风扇组件;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放置槽,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且位于放置槽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卡键,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且位于放置槽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键和卡板活动连接在一起;还包括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风扇组件以及冷凝管在充电时工作;本发明结构紧凑,可以很好的对充电模块进行散热以及避免线缆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2564315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351705.X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最优耦合系数区间的中继线圈最佳位置确定方法,包括:S1:确定无线充电系统中的中继线圈的位置;S2:考虑磁耦合器之间不偏移情况下,无线充电系统的输出功率和效率是否满足要求,若满足要求,则进入步骤S3,否则,返回步骤S1;S3:在考虑磁耦合器之间偏移情况下,判断无线充电系统的输出功率稳定性是否满足要求,若满足要求,则确定中继线圈的最佳位置,若不满足要求,则返回步骤S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确定中继线圈最佳位置可以有效地增强电动汽车用无线充电系统的抗偏移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