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3299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702766.3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海宁市供电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考虑时空特性的园区多能供需匹配度量化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园区供需匹配度的影响因素进行权重分析;基于影响因素的权重分析结果获取园区的历史数据;采用DBN模型识别历史数据中影响因素的相关特性;利用RELM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并输出园区多能供需匹配度量化评估结果;本发明在对园区多能系统的供需匹配度进行预测量化前,首先对冷热电负荷需求之间的多能耦合关系进行动态相关性分析,提取影响因素的权重,获取相应的影响因素作为数据参数进行模型量化,有利于提高DBN‑RELM供需匹配度量化模型的预测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80649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0718059.3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海宁市供电公司
IPC: H02J3/46 , H02J3/38 , H02J3/28 , H02J15/00 ,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济性的良好平衡,以及较高计算效率。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能互补利用的分布式鲁棒优化运行方法。为了克服含有分布式资源的电‑气耦合配网系统的联合优化调度困难,常用优化方法求解效率低下,优化结果过于保守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将含电制氢装置融入电力、天然气能源系统中,形成一种含电制氢的综合能源系统模型;针对综合能源系统模型的不确定性处理采用历史驱动的分布式鲁棒处理,考虑风电历史相关性驱动的不确定性集;对综合能源系统设定目标函数,引入约束条件,对两阶段分布鲁棒优
-
公开(公告)号:CN11740852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0833996.3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海宁市供电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N3/04 , G06N3/0985 , G06F30/27 ,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有源配电网系统潮流评估方法。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有源配网信息缺失情况下传统机理模型无法求解的问题;本发明根据有源配电网历史测量数据或潮流分析中采集样本,创建样本库;以有源配电网可采集信息作为特征向量输入,配电网所需评估节点的电压幅值和电压相角为输出,训练深度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循环自适应参数调优的步骤,获得最佳模型或者达到迭代次数限制;以最优模型作为有源配电网潮流预测模型,可快速预判有源配电网潮流电压幅值和电压相角响应特性。该方法可有效解决有源配网信息缺失情况下传统机理模型无法求解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8064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18059.3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海宁市供电公司
IPC: H02J3/46 , H02J3/38 , H02J3/28 , H02J15/00 ,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能互补利用的分布式鲁棒优化运行方法。为了克服含有分布式资源的电‑气耦合配网系统的联合优化调度困难,常用优化方法求解效率低下,优化结果过于保守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将含电制氢装置融入电力、天然气能源系统中,形成一种含电制氢的综合能源系统模型;针对综合能源系统模型的不确定性处理采用历史驱动的分布式鲁棒处理,考虑风电历史相关性驱动的不确定性集;对综合能源系统设定目标函数,引入约束条件,对两阶段分布鲁棒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求解。联合调度方法能够有效计及综合能源系统的多维不确定耦合特性,能快速得到优化经济调度方案,实现了调度不确定及经济性的良好平衡,以及较高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05454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843585.9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家庭式调峰响应及应急储能设备,包括:插片,与相位检测器连接,同时与逆变器连接,用于家用电输入以及储能模块输出;相位检测器,用于检测家用电的相位和频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充电电路和放电开关的通断;充电电路,用于对储能模块进行充电;储能模块,包括若干串联的储能单元,用于储能和放电;放电开关,用于控制储能模块放电;逆变器,用于将储能模块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机架,用于安装所述的所有元件。本发明即插即用,在用电高峰时,利用储能设备放电,对有功功率进行补偿,在有功功率充足时对储能设备进行充电,无需拉闸限电或错峰用电,能够满足企业生产和普通用户的日常用电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054541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843599.0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便于部署的即插式储能调峰装置,包括:插片,与相位检测器连接,同时与逆变器连接,用于家用电输入以及储能模块输出;相位检测器,用于检测家用电的相位和频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充电电路和放电开关的通断;充电电路,用于对储能模块进行充电;储能模块,用于储能和放电;放电开关,用于控制储能模块放电;逆变器,用于将储能模块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本发明即插即用,在用电高峰时,利用储能设备放电,对有功功率进行补偿,在有功功率充足时对储能设备进行充电,无需拉闸限电或错峰用电,能够满足企业生产和普通用户的日常用电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022355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110181407.9
申请日:2021-02-0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嘉兴恒创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城市智慧能源站,包括有储能系统、风电变电箱、光伏变电箱、高压变电箱、光伏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组以及天然气站,储能系统与管理终端机通讯连接;储能系统包括有电源站以及天然气站,所述电源站的储能端分别与风电变电箱、光伏变电箱以及高压变电箱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风电变电箱、光伏变电箱以及高压变电箱分别与风力发电机组、光伏发电机组以及高压电网端电连接,所述电源站的输出端通过变电站与用电需求侧连接。该装置依赖气体动力学的原理,通过单一的机械结构实现气体的稳定输送,避免了电动控制带来的安全隐患,在气体最易泄露的区域增设有防护罩和检测装置可以提高天然气站的维护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73451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405892.9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海宁市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桩的功率有序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充电桩的区域位置以及充电桩的使用频率对充电桩进行类别划分;基于划分的充电桩类别分配第一功率调节指令和第二功率调节指令;基于第一功率调节指令和第二功率调节指令对充电桩的功率进行有序调节;本发明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充电桩进行不同方式的功率有序分配,使得不同区域的多个充电桩可以满足电动汽车的充电,使得充电桩的供电功率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利用,同时降低台区配电的冲击,达到削峰填谷的效果,保证配电的安全,提高电网的供电质量,缓解电网的供电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693885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191956.5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海宁市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级电容的台区配电方法和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使用发电模块和市电端为电容组充电;S2:第二监测模块采集负载端用电信息,分析模块判断是否需要电容组为负载端供电;S3:若需要电容组为负载端供电,控制模块控制电容组为负载端供电。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根据负载端用电信息自动使用超级电容进行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14629123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1624431.1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海宁市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分布式电源集群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分布式能源节点进行划分,得到分布式电源集群;S2、通过集群管控装置、集群协控装置与运行监控装置对集群内进行协同优化;S3、将边缘网关、终端设备分别分为边缘层和就地层,边缘层对边缘网关实现调控指令的优化分配,用于边缘计算;就地层实现根据需求配置不同就地控制策略;针对分布式发电大规模接入的消纳问题,提升分布式发电的可控性,实现集群的灵活友好并网,解决分布式电源的消纳问题,实现分布式电源与电网的智能互动,整体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能力以及清洁能源消纳能力;解决集群内部的电压越限、波动问题,进行实时自律控制设计,实现集群内部功率的最优分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