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22924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402740.1
申请日:2017-05-3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天津大学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 , G06Q50/06 , H02J3/00 , H02J2003/007
Abstract: 一种智能配用电系统承载能力评估方法,智能配用电系统承载能力是指,在支撑电网发展的外部社会经济、环境、能源发展条件制约下,配电网中线路与设备在技术合理性、安全可靠性、经济性、环境、能源、容量裕度方面对于发电及负荷波动的承受能力,方法:根据承载力理论以及智能配用电系统的特点构建智能配用电系统承载力评估体系,得到智能配用电系统承载力的各项指标;根据电动汽车、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柔性负荷等广义分布式资源的特点,给出广义分布式资源充电站的负荷曲线图;分析智能配用电系统承载力系统的各类变量与变量间的关系,构建智能配用电系统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本发明可以为智能配用电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014728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98653.7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天津大学
IPC: H02J3/00 , B60L53/64 , G06F17/18 , G06Q30/0202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配电网多主体电池储能系统现金流计算方法,包括的运营主体有PV电站、EV充电站和配电网,通过对三种不同运营主体配置电池储能系统后的年均收益、年均成本、年均净收益和电池储能系统投资回收期进行分析,分析过程中考虑到了不同典型日中PV出力情况、不同典型日中PV电站侧电池储能系统出力情况,不同季节中EV充电站负荷需求和不同季节中EV充电站侧电池储能系统出力情况;不同典型日中配电网侧电池储能系统出力情况;该方法可以准确计算新能源配电网电池储能系统现金流,其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为决策者明确电池储能系统的收益水平和投资回收期,对推动电池储能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640870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052061.3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天津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8/2321
Abstract: 一种计及气候变化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储能优化配置方法,根据电动汽车充电站在不同季节下进行充电的负荷预测模型,建立计及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特性的充电站储能优化配置双层优化模型,该双层优化模型的外层以储能全寿命净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解决储能容量规划问题,而内层根据外层得到的相关参数以储能运行净成本最小为目标,解决运行优化问题,内外层模型交替求解。本发明利用储能双层优化配置方法得出电动汽车充电站储能配置方案,使得配置结果的经济性最优;本发明计及不同季节下温度对电动汽车充电负荷以及储能系统出力的影响,因此可以保证对于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负荷估计的季节性变化和准确性,也能够保证储能配置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92985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210080648.9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混合储能双层优化配置方法,通过采用双层优化模型求解综合能源系统混合储能配置问题,包括下列步骤:建立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利用该模型并综合考虑混合储能平抑新能源波动的效果及系统可靠性确定混合储能的配置地址;分别以典型日日运行成本最低和电热混合储能年均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混合储能双层优化配置模型;求解该混合储能双层优化配置模型获得不同工况下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混合储能最优配置方案。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储能平抑新能源波动效果、系统可靠性和混合储能系统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为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经济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768836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700048.9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3 , G06F18/15 , G06F18/27 , G06F18/23213 , G06F18/2433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Q50/06 , H02J3/00 , H02J3/38 , G06F123/02
Abstract: 基于多元数据特征增强的光伏功率区间预测方法及装置,通过构建相似日数据集,相似日数据集中包括采样的天气特征和光伏功率出力原始数据,对相似日数据集进行相关性分析,聚类前生数据预处理,聚类指标选取和聚类结果处理;对卷积神经网络模块CNN、超轻量子空间注意力模块ULSAM、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块BiLSTM、模块内分位数回归模型QR进行组合形成基于QR‑CNN‑ULSAM‑BiLSTM的光伏功率短期区间预测混合模型以预测区间覆盖率、预测区间平均宽度为区间评价指标,对光伏功率预测区间进行评估预测。本发明在多种复杂天气场景下表现出更高的预测准确性、敏锐性和场景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71617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1048144.0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G06Q50/06 , G06F30/20 , H02J3/00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Cell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预估交易功率在第三方Cell上的传输损耗,实现在故障场景下通过Cell间的协调合作,保证整个系统的供电可靠性。本发明,与目前已有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相比,能够实现Cell分布式管理模式下的可靠性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3410838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694444.X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一种配电网多目标鲁棒优化模型帕累托最优解分析方法,包括:求解配电网多目标鲁棒优化模型与配电网多目标确定性优化模型;根据配电网多目标鲁棒优化模型与配电网多目标确定性优化模型的求解结果,计算配电网多目标鲁棒优化模型的帕累托最优解保守度;计算配电网多目标鲁棒优化模型的帕累托最优解增强鲁棒度;计算配电网多目标鲁棒优化模型的帕累托最优解鲁棒度。本发明能够充分挖掘多目标鲁棒优化模型中帕累托最优解的性能。本发明通过对改进的IEEE 33节点配电网算例进行仿真计算,运行人员可以根据量化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帕累托最优解作为配电网运行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0994692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178809.2
申请日:2019-11-2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天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同步相量测量装置的孤岛同步并网方法,首先利用安装在孤岛并网点处的同步相量测量装置分别获取到的孤岛侧和主电网侧的电压幅值、电压频率和相角信息计算出对分布式电源进行控制所需要的电压幅值和相角的参考值;然后利用基于分布式一致性的相角-有功下垂控制方法实现在稳态时孤岛内的所有分布式电源的输出电压的幅值、相角一致,同时也满足孤岛并网点两端的电压相量一致,完成孤岛同步并网的电压调节过程。本发明能够使得并联运行的分布式电源输出的电压相量一致,避免了在分布式电源间由于电压不一致而产生的环流现象,有利于减少电流环流所导致的无功损耗以及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372641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210100499.8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40/04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基于合作博弈的微网端对端电力交易阻塞管理方法,包括:根据确认的微网端对端电力交易的阻塞线路和对所述阻塞线路产生阻塞影响的交易集合,采用合作博弈中的Shapley值法对所述的交易集合的阻塞边际贡献进行公平分配;借助间接阻塞管理方法实现城市配电系统的优化控制,配电系统的中心机构以总阻塞管理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标进行配电系统内的间接阻塞管理,确定引导微网调整交易的阻塞价格系数以及调整后的交易电量。本发明在对不满足线路约束的交易进行阻塞管理的同时,实现能量资源在系统内安全有效的互通互济,以提高产消者交易的积极性和经济收益。并保正阻塞管理成本的公平分配,提升系统的整体效用和产消者的自身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397161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111048144.0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G06Q50/06 , G06F30/20 , H02J3/00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Cell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预估交易功率在第三方Cell上的传输损耗,实现在故障场景下通过Cell间的协调合作,保证整个系统的供电可靠性。本发明,与目前已有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相比,能够实现Cell分布式管理模式下的可靠性评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