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7759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372528.7
申请日:2023-10-2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河海大学
IPC: H02J3/02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层级Copula函数的柔性互联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柔性互联配电网系统分为若干子系统;所述的子系统级按照交直流系统的不同分为交流子系统和直流子系统;以元件的故障率为分析对象,将每个元件的故障率看作是其相应的边缘分布,子系统的故障率看作是每个元件的故障率的联合分布,基于Copula函数模型,并利用不同元件故障率的边缘分布来评估子系统的故障率;用Kendall秩相关系数τ来评判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利用不同元件故障率的边缘分布的相关系数对系统每一层的数据进行更新,实现多层嵌套Copula模型的柔性互联配电网网可靠性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709685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964211.6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上海电力大学
Inventor: 齐桓若 , 康祎龙 , 闫向阳 , 郭放 , 薛文杰 , 陈晨 , 郭飞 , 张亮 , 殷毅 , 宋景博 , 郭夫然 , 宋晓帆 , 李凯 , 王顺然 , 刁旭 , 何进 , 米阳
IPC: H02J3/00 , H02J3/32 , H02J7/00 ,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3/045 , G06N3/0475 , G06N3/094 ,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储能参与深度调峰与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协调调峰的配电网储能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历史新能源发电与负荷数据并构建场景集;建立收益模型和成本模型;构建配电网储能双层规划模型,其中,上层规划层以系统总收益最大为优化目标,以储能配置容量和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为决策变量,求解规划方案;下层运行层在上层确定的规划方案下,以兼顾新能源损失率的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以典型日运行状况为决策变量,求解各场景下运行策略;对双层规划模型进行求解,确定最优规划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有效缓解高比例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电网带来的净负荷峰谷差加剧问题,兼顾经济性的同时有效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3099464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110519300.0
申请日:2021-05-1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面向配电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部署方法、存储有信道检测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获取初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径衰落指数和参考距离处的信号衰落在初始无线传感器网络增设一个无线节点,形成待确认无线传感器网络,测量待确认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径衰落指数和参考距离处的信号衰落修正路径衰落指数参考距离处的修正信号衰落根据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确定无线节点是否部署成功。通过应用环境实测数据的验证,可以降低配电网射频干扰、信道动态变化等制约因素的影响,提高部署的无线节点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3332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753921.0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河海大学
Inventor: 齐桓若 , 康祎龙 , 闫向阳 , 陈晨 , 郭飞 , 李禧龙 , 吴大伟 , 刘子文 , 张亮 , 殷毅 , 宋景博 , 宋晓帆 , 薛文杰 , 郭放 , 郭夫然 , 李凯 , 王顺然 , 刁旭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变增益扩展观测器的MMC柔性直流系统暂态波动抑制方法,首先建立了MMC‑HVDC系统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分量的暂态响应特征方程,提出了一种变增益扩展观测器实现了不同工况下针对具有时变特征的暂态扰动分量的观测,进而提出了子模块电容电压暂态波动抑制策略,提高了MMC‑HVDC系统的响应性能和抗外界干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311379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10668219.1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模块化结构及多模式运行方式,属于微电网模块化设计及运行控制领域,将交直流混合微网分成六个模块,确定各模块内部分布式电源或储能的类型和控制方式;六个模块为:PCC模块、交流微网调节模块、交流微网不可调节模块、直流微网调节模块、直流微网不可调节模块及互联模块。本发明通过并网状态下的直流微网自控模式、互联模块调控模式和离网状态下的孤岛模式间的转换运行为并网型微网中相对“薄弱”的直流微网提供双重保障;将不同模块中可控的分布式电源、储能及互联变流器组合控制,使微网以一个可变功率的负荷或电源接入大电网;采用包括模块层和微网层的两层控制方法来减少MGCC对通讯系统依赖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1378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707943.3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上海电力大学
Inventor: 闫向阳 , 齐桓若 , 康祎龙 , 陈晨 , 郭飞 , 张亮 , 宋景博 , 宋晓帆 , 郭放 , 郭夫然 , 刁旭 , 王顺然 , 李凯 , 裴浩威 , 牛凯 , 张金凤 , 韩云昊 , 杨梓帅 , 米阳 , 李春煦
IPC: H02J3/00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N3/126 , H02J3/46 , H02J3/48 , H02J3/50 , H02J3/28 , H02J3/32 , H02J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功率预测的分布式光储参与配电网改进多目标优化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遗传算法改进的BP网络光伏功率预测模型,通过BP神经网络自适应确定遗传算法的变异率,获取光伏出力功率预测结果;考虑线路损耗最低、节点电压偏差最低和光伏利用率最高设定目标函数,并基于设定的目标函数,考虑负荷和储能接入配电网中,同时设定模型约束条件,建立配电网多目标优化模型;基于改进的多目标粒子群求解算法求解配电网多目标优化模型,得到最优控制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了配电网灵活性、保证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等优点。
-
-
-
公开(公告)号:CN115996148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310004413.6
申请日:2023-01-0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MIMO OFDM通信的电力物联网物理层设备认证方法,认证方法采用CSI信息作为认证特征,认证包括离线训练阶段和在线认证阶段,在离线训练阶段同时对训练样本采集器和物理层认证模型进行训练,其中,训练样本采集器用于采集生成训练样本,物理层认证模型用于物理层认证,并根据认证结果更新训练样本采集器,在在线认证阶段,用物理层认证模型对需认证设备CSI进行认证。本发明提供的物理层设备认证方法,既能够选择更好的训练样本,又可以保证训练后模型的认证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683377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506714.5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面向配电网的实时可靠中继部署方法,根据实测信道质量重新估计各部署位置通信半径,重新构建通信拓扑图用于指导部署,每次选取一个满足实时性要求的部署位置进行尝试部署,估计各部署位置通信半径的方法包括分类通信节点步骤;对能测量收包率的通信节点通过路径损耗因数、信噪比相关关系计得;对不能测量收包率的通信节点的通信半径等同于其最近的能测量收包率的通信节点的通信半径。这样有效克服传统离线部署方法准确性差的缺点、保证网络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