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1911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96031.6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电力大学
IPC: G06T7/33 , G06T7/66 , G06T3/00 , G06V10/762 ,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流形聚类的多站点云配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点云初始配准;S2:获取初始质心;S3:质心更新;S4:更新刚性变换;S5:重复步骤S3和步骤S4,直至满足迭代停止条件;S6:计算重叠部分比例以及重叠部分点集;S7:赋予数据点相应的权重,更新刚性变换直到满足迭代停止条件;S8:根据迭代停止时的刚性变换得到最终的配准结果。本发明利用局部邻域特征点提取的方法选择初始质心,减小了由于忽视物体局部几何特征而对配准结果的影响;利用测地距离作为聚类划分的依据可以较大程度上考虑物体的几何结构;利用赋予数据点不同权重的方法来处理重叠部分的问题,可以优化配准结果中出现的重影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2934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15339.6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M10/42 , H01M50/24 , H01M50/251 , H01M8/0656 , H01M8/0662 , H02J15/00 , H02J7/00 , H02J7/34 , H02J3/28 , H02J3/32 , A62C3/1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氢能综合利用的贫氧防火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包括:若干锂离子电池储能仓,锂离子电池储能仓包括密闭的第一集装箱;电‑氢转换储能仓,电‑氢转换储能仓包括密闭的第二集装箱,第二集装箱内置有纯水制备系统、电解水制氢系统、氢气储存系统、氢燃料电池系统;设备仓,设备仓分别与锂离子电池储能仓、电‑氢转换储能仓电性连接,实现锂离子电池储能仓与电‑氢转换储能仓之间电能交换;除氧消防控制仓,除氧消防控制仓与锂离子电池储能仓、电‑氢转换储能仓连通,除氧消防控制仓用以控制锂离子电池储能仓与电‑氢转换储能仓空气交换。通过在锂离子电池储能仓和电‑氢转换储能仓内形成贫氧区域,抑制燃烧起到防火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01705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03187.9
申请日:2024-02-2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M10/48 , H01M10/613 , H01M10/6567 , H01M10/058 , H01M10/0525 , G01K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入式储能电池热失控早期预警热电传感装置,涉及电池安全技术领域,包括:内部传感区域、中部传感区域和外部传感区域;内部传感区域设置有一个第一电极,第一电极与电池内部的负极材料相互连接,用于监测电池内部的温度;外部传感区域设置有另一个第二电极,第二电极与在电池外部的冷却液相连接,用于检测电池外部冷却液的温度;中部传感区域设置有热电材料,热电材料分别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相连接,用于感应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温度差;热电材料还与传感器相连接,传感器用于监测热电材料的电信号。本发明能够对电池内部温度进行监测,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减少电测热失控的发生,提升电池使用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8386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565255.8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IPC: G01R31/367 , H01M10/42 , H01M10/48 , H01M50/569 , G01R31/385 , G01R31/392 , G01R31/396 ,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电池系统风险预警方法、系统,属于储能电池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BMS实时获取单体电池电压、温度值、可燃气体浓度值参数;S2、BMS根据获取的参数进行电池模型的实时仿真单体电池状态;S3、将仿真得到单体电池状态与烟雾浓度、模组温度参数相结合,判断热失控程度并设定相应的预警等级;S4、根据预警等级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实现系统风险预警。本发明将实时获取的电压、可燃气体浓度值、温度值实时更新仿真模型,并结合烟雾浓度、模组温度等参数判断热失控建立预警等级,并采取不同措施,从而提高预警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00179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210281138.8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南大学
IPC: B03C7/08 , H01M10/54 , C01B25/45 , C01B32/2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二次资源回收与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旧磷酸铁锂正负极活性物质的分离回收方法,所述分离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负极活性物质置于运输皮带上并置于交流电下,并在交流电环境中添加一个静电场,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负极活性物质实现分离。本发明磷酸铁锂与碳粉分离率可高达95%以上,分选精度高,而且清洁环保,分离回收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411402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68020.8
申请日:2021-12-0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378 , G01R31/3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电池一致性筛选装置和筛选方法,筛选装置包括激励源、滤波放大电路和信号采集电路,激励源用于向被测蓄电池输出正弦激励电流,滤波放大电路用于放大被测蓄电池两端电压的交流分量,信号采集电路用于采集滤波放大电路输出的电压值,通过傅里叶变换计算得出被测蓄电池在特定频率下的电压分量,进而计算得到交流阻抗值。可以仅经过一轮充电就可以获得被测蓄电池的匹配情况,快速筛选到可以匹配成组的蓄电池,这种匹配方法充分地考虑到了电池的容量之间的差别,也考虑到了运行期间的不同电池之间的阻抗的差别,保证蓄电池单体一致性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也节约了筛选时间,提高了筛选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694348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744648.5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电机组调速系统功率反馈性能的测试方法及装置,所述的测试方法依次将将调速系统切换至阀控方式、DEH功率闭环控制方式、CCS控制方式,并在调速系统的每种运行方式下,在励磁系统中进行电压指令+2%和-2%的阶跃,对机组响应进行录波,直到机组功率振荡平息,得到火电机组调速系统功率反馈性能的实测数据,利用该实测数据进行校验,可以提高调速系统模型参数的准确性。本发明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完善现场测试方法,对功率通道的特性进行完整测试,利用该实测数据进行校验,可以提高调速系统模型参数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47058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210023653.6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运动模态机器人,包括可弯曲型躯干、气动弯曲驱动器和气动弹跳驱动器;所述可弯曲型躯干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前足,其后端固定连接有后足,所述前足和所述后足的着地点确定一个基准面;所述气动弯曲驱动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可弯曲型躯干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气动弹跳驱动器与所述可弯曲型躯干硬连接,其最低点能够从所述基准面的上方运动到所述基准面的下方。本发明的双运动模态机器人同时具有蠕动模式和跳跃模式,蠕动模式便于双运动模态机器人在路况良好的环境中移动,跳跃模式便于双运动模态机器人在存在障碍的环境中移动,其环境适应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53875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739925.3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367 , G01R31/38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电池内短路检测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利用基于牛拉法的高斯回归模型参数计算储能电池的三相电压参数;建立储能电池热平衡模型,将三相电压参数所对应的电流参数作为储能电池热平衡模型的输入,采用改进的白鲸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对应的温度参数,改进的白鲸优化算法提高算法初始化种群的遍历性,通过引入非线性自适应权重因子,提高算法自适应能力,从而提升算法寻优精度和收敛速度;将采集到的电压参数与温度参数利用基于欧氏距离的三维矩阵测度法转化为距离矩阵,在特征参数提取的环节上满足了系统检测的实时性与准确性的要求,最后通过检测各点的稀疏特性,并与给定的阈值相比较,实现储能电池的内短路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111225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249888.1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南大学
IPC: H01M10/54 , B09B3/35 , B09B3/40 , B09B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纳米气泡分离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与铝箔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废弃的锂电池正极片剪碎成1‑20mm的长形条;(2)将步骤(1)中剪碎的正极片置于预热的分离液中进行加热;(3)正极材料与铝箔之间的粘合剂熔化后开始向分离液中通入微纳米气泡,促使铝箔层和正极材料层分离,然后再将分离后铝箔层和正极材料层进行筛分、干燥,得到分离正极材料和铝箔。本发明的分离方法不需要对废弃电池正极片种类进行分类,即可大批量混合处理,通过控制体系温度,纳米气泡的通入时间和粒径便可实现铝箔和正极材料的物理分离,且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所需试剂少,无废气废液产生,不易造成环境污染和分离率高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