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46126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764916.4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站融合的中压直流的直供系统,系统是采用前级中压整流单元、中间直流支撑单元和后级直流变换单元的三级拓扑结构;前级中压整流单元的输入端通过交流母线与外部输入配电相连后,通过其内部的移相加不控整流的拓扑结构进行整流转换,其输出端采用直流母线与中间直流支撑单元电联接,中间直流支撑单元的输出端与后级直流变换单元电联接,输出脉宽可变的脉冲波形。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变电站内部供电方案存在转换效率不高,中间环节过多、系统功率密度不高、多个不同电压和功率等级单元互联、系统内部电网络可重构等问题,同时降低了整体设备成本。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站融合的中压直流的直供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653347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482370.5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H02M7/5387 , H02M3/156 , H02H7/12 , H02J3/32 ,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综合能源转换装置及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直流集成方式的电力路由器拓扑及其控制方法。其直流集成方式的电力路由器拓扑包括交流端口、直流端口和直流母线;其中交流端口一端与直流母线Vm相连,另一端与外部直流线路(Va、Vb、Vc)相联;其双向交流端口在并网情况下,为直流母线Vm提供稳定电压,同时提供双向功率回路吸收后级电路传输功率或补充直流电路释放功率,功率变换单元用于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本拓扑电力路由器具备潮流双向精确线性控制器,不仅作为可以实现不同电压网络之间的互联运行,还可以直流电压源或电流源模式运行,实现两种功能的组合集成,有效降低系统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630749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392982.4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30/064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站储能租赁服务和辅助服务的共享储能运营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新能源电站租赁的储能容量确定配套储能的总体需求和租赁收益;然后,根据新能源电站实际运行需求,计算配套储能的冗余能力;其次,根据配套储能的冗余能力计算共享储能电站参与电网辅助服务的有效容量和辅助收益;最后以租赁收益和辅助收益最大为目标,调整新能源电站租赁的储能容量,得到最优共享储能运营模式,该方法能够辅助共享储能运营商根据市场的情况,制定自身向新能源电站租赁容量的比例,保证自身运营效益的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764994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22571.5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整县光伏消纳的分布式储能规划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整县光伏接入区域的配电网进行分区;(2)建立分区内储能优化配置模型:考虑分区内光伏消纳、功率波动对节点电压的影响,以及峰谷差电价,建立分区内储能优化配置模型;(3)储能优化配置:考虑功率平衡约束、节点电压约束、储能系统功率约束、储能系统能量约束,储能系统荷电状态约束,对储能进行优化配置,根据分区内储能优化配置模型,求解储能功率和能量。本发明将分布式光伏配储参与光伏消纳、削峰填谷、电压调节的多种调节收益相结合,能够最大化发挥储能的效用,提高光伏配储利用效率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41158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93509.8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30/0201 , G06Q30/020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场的配套储能运营模式确定方法,该方法首先确定所需配置储能的海上风电场的装机容量及所需满足的储能配置比例;然后计算海上风电场的配套储能运营模式下海上风电场的建设成本、年运营成本以及营业收入;并确定海上风电场基准内部收益率和基准投资回收期;最后计算配套储能运营模式下,海上风电场的n年现金流出和现金流入,以基准内部收益率和基准投资回收期为初始值迭代计算配套储能运营模式下,海上风电场的投资回收期;选择投资回收期短的作为优选配套储能运营模式,该方法能对多种储能运营模式的投资效益进行评估,得到最优的海上风电场的配置储能的运营模式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13300355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483788.6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负荷感知的多端口能量路由器能量自平衡控制方法,适用于综合能源服务站内能量自平衡控制,能够基于能量设备变化前后的三相电压数据以及用户电流数据,应用专家系统得到动作模型,并通过往动作模型输入相关数据得到电气量的与模型系统,能够保证即使在无法得知外部设备状态与其它电气开关的状态下,通过端口预估系统得到换负荷状态方案,使动作效果达到最佳。
-
公开(公告)号:CN113300355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0483788.6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负荷感知的多端口能量路由器能量自平衡控制方法,适用于综合能源服务站内能量自平衡控制,能够基于能量设备变化前后的三相电压数据以及用户电流数据,应用专家系统得到动作模型,并通过往动作模型输入相关数据得到电气量的与模型系统,能够保证即使在无法得知外部设备状态与其它电气开关的状态下,通过端口预估系统得到换负荷状态方案,使动作效果达到最佳。
-
公开(公告)号:CN11974074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799550.4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绿电的省级电力碳排放因子计算方法、系统、储存介质和设备,具体包括获取省级层面的全省发电碳排放总量,并计算省电力调入/调出的间接碳排放量;将全省发电碳排放总量与省电力调入/调出的间接碳排放量相加后,作为电力碳排放总量;获取省级层面的全省发电总量,并加上与主体间进行电力交互的净电量,依次扣除全省非化石能源发电总量,外购净绿证总量对应电量以及外购核电电量和其他非化石能源电量,作为总电量;根据电力碳排放总量与总电量得到省级电力碳排放因子。本发明采用实际值进行计算,能精准分摊碳排放责任,计算更加精准科学。
-
公开(公告)号:CN11962785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473168.4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中火电机组有序退役规划方法和系统,该方法构建电力系统受扰动后的频率支撑能力的源网储多阶段规划模型,该模型采用系统惯量约束、碳排放限额约束、水电机组季节性电量约束和火电机组退役约束为约束条件,通过对该模型的线性化求解可以获取安全稳定的火电机组有序退役规划方案,该方案考虑到电力系统受扰动后的频率支撑能力将不断降低,避免电网产生由于惯量不足引发的频率问题。本发明方法采用线性化求解方式,将基于大M法,引入非负连续变量进行源网储多阶段规划模型中约束条件的线性化等效处理,由此可以快速获取火电机组有序退役规划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57896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11097.X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30/0202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市场环境下新型储能的经济性评估方法及系统,根据本申请的方法包括:对市场环境下新型储能的多元成本进行评估;对市场环境下新型储能系统的多元经济效益进行评估;以及对市场环境下新型储能系统的多元经济性评价指标进行评估。本申请综合考虑了储能电站的初始投资成本、运营维护成本、换电成本、资金成本、充电成本以及固定资产残值等因素,为使用者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本申请还分析了储能系统的经济效益,如现货套利、参与电力辅助服务获利以及容量补偿等,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储能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