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84023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05133.9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 扬州北辰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同塔四回输电线路最优相序确定的方法,包括从电磁环境角度,利用软件对仿真模型的电磁环境影响进行模拟,通过模拟得到输电线路在不同相序电磁环境(磁场、无线电干扰、工频电场、噪声、线路走廊)下的数值结果,得到工频电场是影响输电线路最优相序的关键因素;从自然功率角度,计算输电线路在不同相序布置情况下的自然功率;从线路不平衡度角度,建立计算线路仿真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得到计算线路稳态时的相位和幅值,求得不同相序布置情况下的零序电压不平衡度和负序电压不平衡度;解决目前研究未从电磁环境、自然功率、线路不平衡度等角度确定同塔多回线路最优相序布置,导致线路输送功率未达到最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16493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188593.9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IPC: B21F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输电线路杆塔接地引下线便携式折弯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折弯机构,且折弯机构与操作台之间通过固定部件可拆卸安装,所述操作台两侧对称分布有贴合机构。本发明通过贴合机构配合折弯机构,使两个移动架下端的防滑板分别和台阶的两端接触,再将移动架的另一端通过锁紧部固定在固定板上,接地引下线的一端穿过两块受力板之间的操作腔,并从压弯杆的一侧穿过,利用防脱组件对接地引下线固定,推动牵引带着压弯杆转动对接地引下线进行折弯,过程中,稳定性大大提高,能够保证折弯质量,且接地引下线不易受力脱离或跑偏,能够适用于不同直径的圆钢接地引下线使用,降低了金属弹性变形后脱离作用力带来的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912481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98330.6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材料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力工程接地材料抗弯折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包括:操作台、测量机构、折弯机构和调节机构,利用测量机构和折弯机构以及调节机构在操作台上的相互配合对接地材料的抗弯折性能进行测试,其中折弯机构通过限位滑杆和缓冲拉簧还有支撑滑板的作用保证了对接地材料折弯过程的中的稳定性,调节机构中通过双轴电机带动蜗杆转动,使得蜗轮盘转动并带动连接杆二和连接杆三向下移动,使得活动座下移,与此同时活动座通过连接杆一带动两个移动条板稳定的相互移动,从而以便于根据接地材料的长短进行快速调节,缩短检测时间,提升折弯测试装置的通用性与便捷性,实现对不同长度接地材料的高效限位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14279343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111672836.2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双平臂抱杆施工过程位移监测方法,包括步骤:在输电塔塔身附近安装地面摄像头,确保输电塔塔身在地面摄像头的视频画面内;在抱杆两侧平臂的载重小车上各安装一个平臂摄像头,确保输电塔塔身和抱杆塔身在平臂摄像头的视频画面内;通过选取位移监测点、粘贴标志物、标定摄像头、计算标志物所有时刻的位移、获得位移时程曲线的步骤,分别实现输电塔沉降位移监测、抱杆塔身位移监测和抱杆平臂位移监测。本发明能够实现施工过程输电塔塔身整体沉降位移的监测、吊装过程与风荷载作用下对抱杆塔身位移以及抱杆平臂位移的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394499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111656994.9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 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角度吊笼的安全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包括角度监测机构、倾角极限保护机构和控制机构;角度监测机构包括铰接组件和角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能够测量吊笼与立柱之间的角度;倾角极限保护机构包括壳体、触板和限位开关,吊笼与立柱之间的角度增大时,壳体被拉伸,触板和限位开关之间的距离缩小,吊笼与立柱之间的角度增大至极限角度时,触板与限位开关接触触发;控制机构与角度传感器相连,当控制机构判断角度传感器测量的角度超过极限角度时,或者接收到限位开关被触发的信号时,控制执行组件作出报警和断电处理。本发明能够实时监测吊笼的倾角变化,在吊笼倾角超出极限角度时发出预警,提高吊笼施工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1318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593786.8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 江苏远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直流多约束条件下的紧急功率支援方法,涉及高压直流输电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测量交流母线的频率,计算系统频率偏差量;在省域、特高压直流输电整流侧分别设置PI控制器,将系统频率偏差量输入;根据省域、特高压直流各自的约束条件计算直流可提升功率,并将结果设置为对应的多约束限幅值对PI控制器输出的电流进行限幅,得到直流电流偏差值;最后,将经一阶低通滤波的实际电流与电流指令值相加后减去电流偏差值,并将结果转化为对应的直流输电系统的触发角。该方法可提高直流系统支撑交流系统频率的稳定能力,可在实际多约束条件下实现直流输电紧急功率支援的有效支撑,可避免指令值过高导致支援功率不足的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731407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39889.4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牵张放线智能感知监测系统和方法,其方法包括:基于现场牵张放线过程智能化及安全功能需求,构建现场安全管控系统架构;获取施工现场监测数据,建立放线过程数据可视化系统模型;进行报警原则分析,建立预警规则库;最后构建放线过程安全管控系统,进行应急干预。通过该方法,本发明智能感知监测系统可以汇总现场监测数据的所有采集接入点;对放线现场安全管控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定义参与安全管控的监测数据项目;利用数据可视化系统,分析对放线过程出现的异常事件及部位进行报警,并列出成因,以指导现场人员及时处理异常工况;通过软件逻辑及算法对放线过程的智能感知数据进行处理,形成报警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715629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26104.2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IPC: H04N23/95 , H04N23/951 , H04N1/387 , G06T3/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阵列式亿级像素图像感知的超高型铁塔全景监控,包括亿像素阵列式相机拍摄目标对象,获取第一待拼接图像和第二待拼接图像;分别对第一待拼接图像和第二待拼接图像进行特征点提取,确定第一特征点和第二特征点;获取亿像素阵列式相机的第一移动速度;获取目标对象的第二移动速度;基于第一移动速度和第二移动速度,计算偏移率;基于偏移率调整第一特征点和第二特征点,获得第一修正特征点和第二修正特征点;匹配第一修正特征点和第二修正特征点,获得多个最优特征点对;筛选多个最优特征点对,拼接第一待拼接图像和第二待拼接图像,获得总图像。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提高图像拼接效率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20504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013919.3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梯度风高度的确定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基于实测点的地貌类型以及预设风压变化率,获取实测点对应地貌的标准风压变化率阈值;基于实测点所采集梯度高度的风速数据,确定实测风压变化率曲线;基于所述标准风压变化率阈值和所述实测风压变化率曲线,确定实测点的梯度风高度。本方案给出了一套精确度更高的梯度风高度的取值方法。定义了风压变化率用来描述当地的风场变化特点,计算出标准梯度风高度所对应的标准风压变化率阈值,再结合实测数据拟合出实测风压变化率曲线,进而计算得到梯度风高度,有效解决了现有标准未考虑实际场地的风场特性以及梯度风高度的实测成本高、难度大的问题,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2234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388254.X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式波纹管角钢加劲八边形钢管混凝土柱及制备方法,包括外钢管、波纹管、混凝土与角钢,波纹管同轴放置于外钢管内部,角钢固接于外钢管内壁上,混凝土填充于外钢管内部。一方面提高了外钢管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提高了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增强了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和延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