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16493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188593.9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IPC: B21F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输电线路杆塔接地引下线便携式折弯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折弯机构,且折弯机构与操作台之间通过固定部件可拆卸安装,所述操作台两侧对称分布有贴合机构。本发明通过贴合机构配合折弯机构,使两个移动架下端的防滑板分别和台阶的两端接触,再将移动架的另一端通过锁紧部固定在固定板上,接地引下线的一端穿过两块受力板之间的操作腔,并从压弯杆的一侧穿过,利用防脱组件对接地引下线固定,推动牵引带着压弯杆转动对接地引下线进行折弯,过程中,稳定性大大提高,能够保证折弯质量,且接地引下线不易受力脱离或跑偏,能够适用于不同直径的圆钢接地引下线使用,降低了金属弹性变形后脱离作用力带来的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912481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98330.6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材料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力工程接地材料抗弯折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包括:操作台、测量机构、折弯机构和调节机构,利用测量机构和折弯机构以及调节机构在操作台上的相互配合对接地材料的抗弯折性能进行测试,其中折弯机构通过限位滑杆和缓冲拉簧还有支撑滑板的作用保证了对接地材料折弯过程的中的稳定性,调节机构中通过双轴电机带动蜗杆转动,使得蜗轮盘转动并带动连接杆二和连接杆三向下移动,使得活动座下移,与此同时活动座通过连接杆一带动两个移动条板稳定的相互移动,从而以便于根据接地材料的长短进行快速调节,缩短检测时间,提升折弯测试装置的通用性与便捷性,实现对不同长度接地材料的高效限位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143936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0355838.7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点云的输电工程杆塔倾斜度测量方法,该方法包括:分离出杆塔点云数据;确定各水平分区包围盒对应包围层的形心,并将各水平分区包围盒内沿对角方向距离形心最远的四个点作为杆塔外轮廓点;对外轮廓点进行拟合,获得杆塔四棱柱各条侧棱的三维空间直线模型;获得顶面外轮廓点坐标和底面外轮廓点坐标;根据顶面中心点坐标和底面中心点坐标,确定杆塔倾斜度。本发明能够高效、精确地实现了输电工程杆塔倾斜度的自动测量,可广泛应用于输电工程的巡检及验收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4782334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210354310.8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T7/00 , G06T19/00 , G06T7/66 , G06V10/762 , G06V10/764 , G01B11/03 ,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点云的输电工程弧垂自动测量方法,包括:获取单位档距内LAS格式的输电工程激光点云数据,处理点云数据,获得杆塔点云和电力线点云,基于电力线点云和投票法判定该档距输电线路回路数,根据输电线路回路数对各条电力线分类、并确定电力线的位置关系,将分类后的各条电力线的质心点用于抛物线方程拟合,基于拟合抛物线方程求取弧垂。该方法可以解决手动测量带来的不准确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8844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81595.5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工程接地模块回收利用装置,属于接地模块回收利用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粉碎框,其侧面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底部设置有防护框;两个转动轴,分别穿设于第一通孔内,其上均套设有碾压辊和驱动齿轮;进料框,设置在粉碎框上端;输送装置,连接在进料框侧面的支架上;驱动电机,连接在一个转动轴的一端,用于带动碾压辊转动;支撑架,设于粉碎框底端,其底部设置有两个第一立板,两个第一立板间穿设有支撑杆;过滤框,其一端与支撑杆铰接;第二电机,设置在底板表面,用于通过转盘和牵引带使过滤框颠簸,以筛选出合适的接地模块碎料。本发明能够有效地破碎和筛选废旧接地模块,实现其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并减少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478233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354310.8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T7/00 , G06T19/00 , G06T7/66 , G06K9/62 , G06V10/762 , G06V10/764 , G01B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点云的输电工程弧垂自动测量方法,包括:获取单位档距内LAS格式的输电工程激光点云数据,处理点云数据,获得杆塔点云和电力线点云,基于电力线点云和投票法判定该档距输电线路回路数,根据输电线路回路数对各条电力线分类、并确定电力线的位置关系,将分类后的各条电力线的质心点用于抛物线方程拟合,基于拟合抛物线方程求取弧垂。该方法可以解决手动测量带来的不准确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2760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198188.5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防腐接地引下线防腐保护层加工装置及使用方法,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并简化操作流程。该装置包括防腐保护层成型设备主体、一级料斗、安装环和预上料组件,一级料斗的下侧出料口与防腐保护层成型设备主体上的进料口相连接,预上料组件由下位预存腔、上位预存腔、二级料斗及导料通道组合而成。其中,下位预存腔与上位预存腔之间采用活动可调节连接方式,使得预上料组件的实际容积能够根据生产需求灵活调节,解决了传统加工中需对原料反复称重的繁琐问题,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提升配比准确度,从而提高外保护层的质量和热塑成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37459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95137.9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坠器悬挂的无人机路径规划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采集电力杆塔环境数据,采用隐马尔可夫模型对电力杆塔环境数据进行观测,获得初始化的当前状态和状态转移概率;根据电力杆塔环境数据、无人机飞行的起点和终点,采用蚁群算法进行初始路径规划,获得初始化路径;将初始化的当前状态、状态转移概率以及初始化路径输入至预先建立的深度强化学习模型进行计算,输出优化路径;迭代执行如下操作,直到满足第一停止条件:通过蚁群算法更新路径,更新当前状态和状态转移概率并输入至深度强化学习模型进行学习,输出更新的优化路径;满足第一停止条件时输出最终的规划路径。该方法能够准确的为悬挂防坠器的无人机提供规划的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9231281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198327.4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接地引下线快速成孔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电力工程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旨在解决传统接地引下线制备过程中,接地线安装与打孔操作繁琐、废料清理不便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要点在于设计了一种集成移动座、打孔台及废料清理结构的制备装置,通过夹块固定接地线,移动座沿轨道槽滑动至打孔台进行打孔,同时配备废料槽、清理板和清理刷实现废料即时清理。主要用途在于提高电力工程接地引下线接线板的制备效率与工作环境整洁度,降低操作难度,增强设备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31195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181598.9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施工接地装置,属于接地防护技术领域。装置包括底板、栏杆、检测组件和接地组件,栏杆等间距设于底板上表面,栏杆内下端活动安装有插地柱,相邻两个栏杆之间安装有警戒带。检测组件设于栏杆内,用于检测插地柱所在地面位置处的电压,接地组件设于底板上表面,位于警戒带围合形成的范围中心位置处,装置还包括用于收卷警戒带的第一收卷组件、用于收卷检测导线的第二收卷组件以及用于调整接地极位置的驱动机构和用于固定栏杆的卡槽与卡钩。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围栏携带不便、布置费时费力以及缺乏电位检测的问题,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