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2217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98554.8
申请日:2023-05-0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分院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18/2321 , H02J3/38 , G06F18/2132 , G06F18/2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风电机组外特性聚合方法,通过对风电场自相关性、互相关性分析并采用马尔科夫链提取风电序列间的关系以分析风电出力时空相关性;通过分析各风电厂的风电出力变化率、风电出力同时率和风电出力标准差得出研究范围内风电场总出力相对于单个风电场出力表现出来的波动性削弱的特性。通过分析风电出力相关性和集群效应,提高了等值建模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63890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35552.5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伟 , 邓星 , 朱克东 , 张明 , 艾芊 , 马楠 , 张景晨 , 张书涵 , 严嘉豪 , 于韶源 , 夏秋 , 高国荣 , 王勇 , 徐鹏 , 刘俊 , 汤必强 , 王帝 , 陈旻昱
Abstract: 一种计及用户用电时间关联特征的柔性资源优化聚合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初始化阶段采集用户用电信息并计算最佳聚合区域,计算用户用电负荷数据在不同分位数下的最佳分位数值和各个用户用电负荷数据的分位数自协方差反映用户用电行为(QC)特征;在迭代聚类阶段,以聚类结果的轮廓系数为优化参数进行迭代聚类;在实施阶段根据聚类结果标记用户类别标签并进行聚合控制。本发明通过基于用户空间分布、聚合成本和时间关联特征的区域聚合并建立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控制系统,分析负荷在时间序列表现的用电特性将具有大量节点的配电网络简化为具有少量聚合负载的等效网络,采用设置分布式控制系统(DCS)、集中控制系统(CCS)以解决本地电网约束和协调DCS需求;通过控制DCS、CCS实现聚合需求的灵活部署。
-
公开(公告)号:CN118444578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906470.8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5B13/04
Abstract: 一种基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无人机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四旋翼无人机坐标系,并基于坐标系构建四旋翼无人机的动力学模型,包括位移动力学模型和姿态动力学模型;基于四旋翼无人机的位移动力学模型和姿态动力学模型,构建线性自抗扰控制器;构建反向传播神经网络,通过反向传播神经网络调节线性自抗扰控制器中线性扩展状态观测器的带宽增益值;设计质量变化自适应律,基于质量变化自适应律和扩张状态观测器构成的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对四旋翼无人机进行自适应控制。本发明能够针对无人机不同的工作场景,对控制器参数进行实时调整,实现观测器带宽参数的自整定;既考虑了系统的内外扰动,又对负载质量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57970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12619.3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的倍流控制器及控制方法,倍流控制器包括:谐振腔、第一整流支路、第二整流支路、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和输出电路,用于对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二次侧进行整流和功率调节,使拾取电流满足输出需求。其具体电路结构由两个电感、四个二极管和两个开关管组成,控制电路控制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常开以控制该倍流控制器全功率运行,或者控制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开关频率和占空比以控制该倍流控制器的输出功率可调。相比升压控制器,该倍流控制器具有更少的组件且在高功率条件下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输出纹波。
-
公开(公告)号:CN11845797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912619.3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的倍流控制器及控制方法,倍流控制器包括:谐振腔、第一整流支路、第二整流支路、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和输出电路,用于对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二次侧进行整流和功率调节,使拾取电流满足输出需求。其具体电路结构由两个电感、四个二极管和两个开关管组成,控制电路控制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常开以控制该倍流控制器全功率运行,或者控制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开关频率和占空比以控制该倍流控制器的输出功率可调。相比升压控制器,该倍流控制器具有更少的组件且在高功率条件下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输出纹波。
-
公开(公告)号:CN11843196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895141.8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电线栖息能力的无人机及栖息方法,涉及无人机设计技术领域,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和自锁电线栖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电线栖息装置设置于无人机本体的机身顶部,用于根据当前电线是否为可夹持状态,控制其夹持组件将电线锁紧于自锁电线栖息装置中,供无人机栖息充电;在无人机栖息完成后,控制夹持组件打开释放电线。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电线栖息能力的无人机其栖息方法,能够使无人机栖息于电线上休息充电,从而能够适用于无人机大范围、长距离作业,提高无人机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93126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08155.8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任务调度方法、装置、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首先根据分布式数据协同处理工作流任务所包含的子任务,构建分布式数据协同处理工作流任务对应的有向无环图模型;然后根据有向无环图模型,对子任务进行并行化划分,确定分布式数据协同处理工作流任务的执行调度序列并放入待调度的工作流队列中;最后结合预设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将子任务进行分配。利用该方法,将分布式数据协同处理工作流任务进行并行化划分,提高了任务调度的效率;在进行调度时利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强化学习算法带有时间优化和负载均衡约束,实现了负载均衡,保证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0892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064973.1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输电线路取能无人机夹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涉及高压输电线路夹取技术领域,包括夹爪和用于固定夹爪的底座,夹爪开口大小可调节,用于适应不同尺寸的输电线缆;高压输电线路取能无人机夹取装置还包括:引导机构,引导机构设置于底座,用于引导线缆进入夹爪内;夹爪还设置有自动关闭组件,用于在线缆进入夹爪时,受线缆压迫带动夹爪自动关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压输电线路取能无人机夹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能够适应多种尺寸的输电线缆的夹持需要,同时,控制难度更低,夹取成功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44457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906470.8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5B13/04
Abstract: 一种基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无人机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四旋翼无人机坐标系,并基于坐标系构建四旋翼无人机的动力学模型,包括位移动力学模型和姿态动力学模型;基于四旋翼无人机的位移动力学模型和姿态动力学模型,构建线性自抗扰控制器;构建反向传播神经网络,通过反向传播神经网络调节线性自抗扰控制器中线性扩展状态观测器的带宽增益值;设计质量变化自适应律,基于质量变化自适应律和扩张状态观测器构成的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对四旋翼无人机进行自适应控制。本发明能够针对无人机不同的工作场景,对控制器参数进行实时调整,实现观测器带宽参数的自整定;既考虑了系统的内外扰动,又对负载质量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3196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895141.8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 ,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电线栖息能力的无人机及栖息方法,涉及无人机设计技术领域,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和自锁电线栖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电线栖息装置设置于无人机本体的机身顶部,用于根据当前电线是否为可夹持状态,控制其夹持组件将电线锁紧于自锁电线栖息装置中,供无人机栖息充电;在无人机栖息完成后,控制夹持组件打开释放电线。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电线栖息能力的无人机其栖息方法,能够使无人机栖息于电线上休息充电,从而能够适用于无人机大范围、长距离作业,提高无人机作业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