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17997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403121.4
申请日:2017-06-01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4L9/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9/3273 , H04L2209/80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应用于阅读器,当阅读器检测到标签时,生成第一随机数并发送给标签;然后接收标签发送的第一加密信息并对第一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得到标签的身份标识信息和标签接收的随机数;如果标签接收的随机数为第一随机数,并且在数据库中存在标签的身份标识信息,则确认标签为合法标签;如果标签接收的随机数不是第一随机数,或者在数据库中不存在标签的身份标识信息,则确认标签为非法标签;当确认标签为合法标签时,对标签的身份标识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二加密信息,并将第二加密信息发送至标签,使标签完成对阅读器的身份验证。上述方案实现了阅读器和标签之间的双向身份验证,提高了射频识别系统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022827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30679.X
申请日:2016-05-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30/0201 , G06Q30/060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用户行为信息的电网服务方法,获取国网电子商城平台的注册用户信息、第三方公司的全部注册信息以及交易信息;依据信息的种类、数量以及获取的难易程度列举电子商城中的信息资源层次结构;从信息特性以及用户特性的角度出发,构建电子商城信息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电子商城信息的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信息价值进行分析,筛选出具有价值的信息。因此,所述基于用户行为信息的电网服务方法解决海量数据不能合理应用,甚至成为包袱、负担,最终被遗弃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6960628U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21010295.6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31/3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集成化数据采集器,包括:微处理器和多个数据采集电路;数据采集电路包括多个采集电路和电池监控器;采集电路的一端用于与外部的电池相连,另一端与电池监控器相应的输入端相连;电池监控器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电池监控器的上级接口用于与上一级数据采集电路的电池控制器相连,电池监控器的下级接口用于与下一级数据采集电路的电池控制器相连。该集成化数据采集器采用集成设计、多路采集处理设计理念,节约了处理器开销,大大降低了设备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24599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06203.4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福建亿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指纹识别在协同办公流程审批中的应用方法,包括:目标用户在系统发起敏感业务操作,触发指纹识别进行指纹仪连接确认,若连接失败则发送提示,反之进行目标用户指纹信息判断;若不存在目标用户指纹信息则进行指纹录入流程,若录入失败则反馈录入错误提示信息进行重新录入,反之进入指纹识别流程;若存在目标用户指纹信息则进行指纹识别流程;系统接收所述识别结果,若识别成功则执行敏感业务操作,反之系统反馈识别错误提示信息进行重新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2598827B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011563351.5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智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锁认证方法、安全芯片、智能锁及其管理系统。所述智能锁认证方法包括:解析获取到的开锁认证数据,所述开锁认证数据包括命令码和密文部分;基于所述命令码确定所述密文部分的解密密钥和认证规则;所述解密密钥与所述密文部分的加密密钥为对称关系或分散关系;基于确定得到的解密密钥解密所述密文部分,得到开锁参数;将所述开锁参数基于确定得到的认证规则进行认证。同时还提供了对应的安全芯片、智能锁及其管理系统。本发明提供的实施方式能够提升安全芯片及智能锁的数据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98827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563351.5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智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锁认证方法、安全芯片、智能锁及其管理系统。所述智能锁认证方法包括:解析获取到的开锁认证数据,所述开锁认证数据包括命令码和密文部分;基于所述命令码确定所述密文部分的解密密钥和认证规则;所述解密密钥与所述密文部分的加密密钥为对称关系或分散关系;基于确定得到的解密密钥解密所述密文部分,得到开锁参数;将所述开锁参数基于确定得到的认证规则进行认证。同时还提供了对应的安全芯片、智能锁及其管理系统。本发明提供的实施方式能够提升安全芯片及智能锁的数据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97753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412685.2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1N21/5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堆栈型光子晶体纳米束双模腔的双参量传感器设计,属于光子晶体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将两种模式局域在同一个光子晶体纳米束腔中,从而提高传感器的性能。具体而言,在二氧化硅基底上引入长度和宽度渐变的长方体硅块,长度从中心向两侧线性增大,宽度从中心向两侧线性减小,构成支持空气模和介质模共存的光子晶体纳米束腔,从而实现了对多参量检测能力和集成能力的提高。相比传统传感器,该光子晶体纳米束腔首次被用于温度和湿度同时传感,湿度灵敏度提高了2~3倍。相比其他双参量传感器,该发明结构装置更加简单,更有利于制作;尺寸大大减小,仅为14μm×0.67μm×0.22μm(长×宽×高),更有利于集成化。本发明可以用于环境湿度和温度传感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470652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244602.6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1N21/4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Fano谐振的氮化硅(SiNx)材料制作的椭圆空气孔部分刻蚀型二维光子晶体传感器设计,属于光子晶体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在传统椭圆空气孔全刻蚀型二维光子晶体结构基础上进行结构改良从而提高传感器的性能。具体而言,将椭圆空气孔全穿透的空气孔结构调整为部分深度刻蚀的部分穿透结构,通过调整光源入射方向从与光子晶体板平行到垂直,从而实现了对品质因子以及灵敏度的提高。该光子晶体传感器的尺寸大小较为灵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制作。而且本设计采用氮化硅作为结构材料,提高了结构强度,部分刻蚀的制作工艺也减少了刻蚀剂使用量避免污染。本发明可以用于液体环境下的折射率传感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470651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242183.2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1N21/4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4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晶格常数渐变型多模式椭圆孔一维光子晶体纳米束双参量传感器,属光子晶体传感技术领域。基于矩形硅波导首次引入晶格常数渐变的椭圆孔,晶格常数从波导中心到两侧逐渐增加,构成多模式一维光子晶体纳米束传感器,基模Q值大于1.5×105,一阶模Q值大约14696,FSR大约44.75nm。不同模式的电场分布不同,基模折射率灵敏度、一阶模折射率灵敏度、基模温度灵敏度和一阶模温度灵敏度构成传感矩阵满秩,实现温度折射率同时传感。相比传统光子晶体纳米束传感器,本发明实现了双参量同时检测,适用范围更广,可行性更高。相比其他双参量传感器,该发明结构尺寸仅为12μm×0.7μm×0.22μm(长×宽×高),尺寸大大减小,更有利于集成化。
-
公开(公告)号:CN107392304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658482.3
申请日:2017-08-0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机组异常数据识别方法及装置,包括:以风电机组风速数据为测试样本,输入预先构建的BP神经网络模型;根据所述BP神经网络模型输出的目标参数,判断风电机组异常数据;所述BP神经网络模型根据电机组的风速数据进行构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准确的识别获取风电机组的异常数据,有效解决了风电机组故障以及异常数据识别困难的问题,使得异常数据的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从而为计算风电机组和风电场理论功率提供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