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39632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66790.9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场风电机组在线分类方法及系统,基于风电场每台风电机组的SCADA数据,如风电机组功率输出数据、风速数据、桨距角数据和转子转速数据,建立能反映每台风电机组运行特性的特征矩阵,对特征矩阵进行分类运算,选用自适应混沌粒子群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进而得到两类风电机组,本发明能够大大减小了整个风电场优化调度过程负荷指令分配复杂性,提高风电场优化调度的实时性。且标杆机组在下一调度周期内优先参与风电场调度任务,并且在参与调度任务时以最大功率发电,不用频繁启停机组和限功率运行,可减小标杆机组的硬件损耗及桨距角控制系统控制压力,提高该类风电机组的稳定裕度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549130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366128.0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伏电站一次调频的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方法、装置和设备,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光伏电站一次调频对应的需求功率信号;将所述需求功率信号分解为多个功率分量;基于多个所述功率分量构建多种混合储能方式对应的功率分配方案;以多种所述功率分配方案作为预设容量配置优化模型的输入,通过预设算法进行最优解求解,得到所述混合储能方式对应的最优容量分配方案。在本申请中,通过光伏电站与储能系统的相互配合,可以有效平衡功率波动,响应电网频率变化,在适配光伏电站一次调频功率和能量需求的前提下提升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00102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755588.6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储能辅助光伏电站参与一次调频的控制方法,利用飞轮与锂电池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综合两种储能各自的优势,在保障一次调频效果的同时,提高储能辅助光伏电站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经济性。当电力系统发生较长时间的连续随机负荷波动时,将电网频率偏差通过分频器分解为高低两部分,频率偏差高频部分由混合储能系统中的飞轮储能调节,频率偏差低频部分由混合储能系统中的锂电池储能调节,减少锂电池储能的充放电次数,延长其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00102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0755588.6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储能辅助光伏电站参与一次调频的控制方法,利用飞轮与锂电池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综合两种储能各自的优势,在保障一次调频效果的同时,提高储能辅助光伏电站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经济性。当电力系统发生较长时间的连续随机负荷波动时,将电网频率偏差通过分频器分解为高低两部分,频率偏差高频部分由混合储能系统中的飞轮储能调节,频率偏差低频部分由混合储能系统中的锂电池储能调节,减少锂电池储能的充放电次数,延长其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89549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37093.9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力系统的弹性评估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涉及电网弹性评估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搭建多个电网结构并分别向每个电网结构模拟施加当前灾害类型,得到每个电网结构的弹性数据;基于弹性指标评估体系和多个电网结构的弹性数据,利用博弈论原理,确定每个具体指标的博弈组合权重;根据博弈组合权重,利用VIKOR模型确定每个电网结构在当前灾害类型下的弹性能力值。本发明利用博弈论原理和VIKOR模型完成新型电力系统的弹性评估,能够提高新型电力系统的弹性评估的合理性,进而提高电力系统结构规划和应急响应预案制定的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93655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79955.3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TS模糊控制的负荷频率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负荷频率需求信号;其中,所述负荷频率需求信号包括负荷端发生扰动和系统产生的频率偏差;根据所述负荷频率需求信号,确定区域控制误差;根据预设映射关系,获取与所述区域控制误差相对应的多个控制参数集;将所述多个控制参数集作为预设TS优化模型的输入。本申请通过获取负荷频率需求信号确定区域控制误差ACE,根据预设的映射关系得到TS模糊控制器的多个控制参数集,通过优化模型求取TS模糊控制器的控制参数最优解,从而可以准确地调节电力系统中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减少电力系统的波动,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4250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74555.6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合储能容量优化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混合储能容量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通过风电场某一时间段的输出功率计算出同一时期的期望平抑目标功率;b、采用低通滤波算法将风功率偏差值处理得到低频偏移分量,后到高频偏移分量,蓄电池储能平抑低频偏移分量,飞轮储能平抑高频偏移分量;c、构造以经济性为目标函数的容量优化配置模型;d、输出蓄电池和飞轮的全局最优容量以及最优经济成本;e、确定混合储能装置充放电策略并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蓄电池和飞轮混合储能的方法,并通过ACPSO算法获得蓄电池和飞轮的全局最优容量以及最优经济成本,保证经济性的一种混合储能容量优化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29702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57323.7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367 , G06F30/27 , G06F18/2113 , G06F18/2115 , G06F18/213 , G06F18/214 , G06F18/21 , G06F18/24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IF‑AD‑ELM故障辨识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稳定性评估方法,属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稳定性评估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稳定评估方法准确性低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仿真模型,设置不同的故障,以得到故障信号数据;根据故障信号数据,基于整数因子IF‑近似导数AD方法得到子信号;对每个子信号求多个熵特征,进行特征提取,进而得到特征集;采用基于交叉验证的递归特征消除算法进行特征筛选,得到最优特征子集;将最优特征子集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别用于训练和测试ELM模型;通过ELM模型输出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稳定性评估结果;本发明应用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449868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17959.8
申请日:2018-09-06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保持电网频率稳定的联合储能放电方法,属于联合储能放电技术领域,联合储能放电方法包括:选取一个飞轮储能装置;选取一个蓄电池储能装置;将飞轮储能装置和蓄电池储能装置并联,并接入电网;当电网的用电量大于发电量时,启动飞轮储能装置放电;若飞轮储能装置的剩余电量为2‑3秒以上的电量,且电网的频率已经平衡,则飞轮储能装置停止放电;若飞轮储能装置的剩余电量为2‑3秒的电量,且电网的频率还未达到平衡,则启动蓄电池储能装置放电,以保证为电网调频的放电的连续性,解决了超级电容和飞轮储能容量有限,在需要长时间充放电时容量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191478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439751.2
申请日:2023-04-23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Inventor: 唐震 , 潘捷 , 慕国行 , 寇鹏 , 梅铭洋 , 薛志伟 , 张智豪 , 王伟 , 杨虹 , 刘宇 , 陈昱同 , 杨冬冬 , 郑志宏 , 李小婧 , 徐玉东 , 董理科 , 白雪婷 , 张凯 , 程胤璋
IPC: H02J3/24 , G06F3/027 , G06N3/126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个异步电机等效惯量评估和频率响应建模方法,属于电力系统频率稳定分析技术领域;解决了多个异步电机接入电力系统时,电力系统的惯量评估和频率响应建模难的问题;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通过电网SCADA系统获取待分析电力系统频率响应数据,并将历史数据分为拟合集和测试集;步骤二:建立待分析电力系统的动态等效模型,动态等效模型采用传递函数形式的低阶电力系统模型;步骤三:通过遗传算法从测试集中拟合动态等效模型的参数;步骤四:在测试集上测试所建立的动态等效模型的参数是否符合测试指标;本发明应用于含有多个异步电机的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