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93655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79955.3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TS模糊控制的负荷频率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负荷频率需求信号;其中,所述负荷频率需求信号包括负荷端发生扰动和系统产生的频率偏差;根据所述负荷频率需求信号,确定区域控制误差;根据预设映射关系,获取与所述区域控制误差相对应的多个控制参数集;将所述多个控制参数集作为预设TS优化模型的输入。本申请通过获取负荷频率需求信号确定区域控制误差ACE,根据预设的映射关系得到TS模糊控制器的多个控制参数集,通过优化模型求取TS模糊控制器的控制参数最优解,从而可以准确地调节电力系统中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减少电力系统的波动,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4250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74555.6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合储能容量优化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混合储能容量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通过风电场某一时间段的输出功率计算出同一时期的期望平抑目标功率;b、采用低通滤波算法将风功率偏差值处理得到低频偏移分量,后到高频偏移分量,蓄电池储能平抑低频偏移分量,飞轮储能平抑高频偏移分量;c、构造以经济性为目标函数的容量优化配置模型;d、输出蓄电池和飞轮的全局最优容量以及最优经济成本;e、确定混合储能装置充放电策略并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蓄电池和飞轮混合储能的方法,并通过ACPSO算法获得蓄电池和飞轮的全局最优容量以及最优经济成本,保证经济性的一种混合储能容量优化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549130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366128.0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伏电站一次调频的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方法、装置和设备,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光伏电站一次调频对应的需求功率信号;将所述需求功率信号分解为多个功率分量;基于多个所述功率分量构建多种混合储能方式对应的功率分配方案;以多种所述功率分配方案作为预设容量配置优化模型的输入,通过预设算法进行最优解求解,得到所述混合储能方式对应的最优容量分配方案。在本申请中,通过光伏电站与储能系统的相互配合,可以有效平衡功率波动,响应电网频率变化,在适配光伏电站一次调频功率和能量需求的前提下提升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00102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755588.6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储能辅助光伏电站参与一次调频的控制方法,利用飞轮与锂电池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综合两种储能各自的优势,在保障一次调频效果的同时,提高储能辅助光伏电站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经济性。当电力系统发生较长时间的连续随机负荷波动时,将电网频率偏差通过分频器分解为高低两部分,频率偏差高频部分由混合储能系统中的飞轮储能调节,频率偏差低频部分由混合储能系统中的锂电池储能调节,减少锂电池储能的充放电次数,延长其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94102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06397.3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尹旭佳 , 白志刚 , 周策 , 雷达 , 王金浩 , 徐济豪 , 赵腾 , 付文华 , 闫俊 , 张超 , 贺卫华 , 朱燕芳 , 王浩霖 , 孙昌雯 , 张屹峰 , 王雪峰 , 贾峰生 , 刘众元 , 王进 , 刘志兵 , 李佳昕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7/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燃煤机组上旋备用容量的实时计算方法及装置,其包括步骤获取燃煤机组的设备组成,并分析各设备的设备类型和设备参数;根据燃煤机组的设备类型分析对应设备是否存在运行缺陷;根据设备参数分别计算获得第一受限约束、第二受限约束以及第三受限约束;根据第一受限约束、第二受限约束以及第三受限约束分析获得燃煤机组的上旋备用容量。该方法充分考虑设备缺陷、机组运行受限、锅炉出力受限以及汽轮机出力受限等影响燃煤机组上旋备用容量的限制因素,实现对燃煤机组的上旋备用容量量化计算,该方法充分考虑了多种影响因素,可精准获得燃煤机组的上旋备用容量结果,提高结果的评估精度,进而确保电网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39632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66790.9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场风电机组在线分类方法及系统,基于风电场每台风电机组的SCADA数据,如风电机组功率输出数据、风速数据、桨距角数据和转子转速数据,建立能反映每台风电机组运行特性的特征矩阵,对特征矩阵进行分类运算,选用自适应混沌粒子群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进而得到两类风电机组,本发明能够大大减小了整个风电场优化调度过程负荷指令分配复杂性,提高风电场优化调度的实时性。且标杆机组在下一调度周期内优先参与风电场调度任务,并且在参与调度任务时以最大功率发电,不用频繁启停机组和限功率运行,可减小标杆机组的硬件损耗及桨距角控制系统控制压力,提高该类风电机组的稳定裕度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00102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0755588.6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储能辅助光伏电站参与一次调频的控制方法,利用飞轮与锂电池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综合两种储能各自的优势,在保障一次调频效果的同时,提高储能辅助光伏电站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经济性。当电力系统发生较长时间的连续随机负荷波动时,将电网频率偏差通过分频器分解为高低两部分,频率偏差高频部分由混合储能系统中的飞轮储能调节,频率偏差低频部分由混合储能系统中的锂电池储能调节,减少锂电池储能的充放电次数,延长其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0854935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1911246319.1
申请日:2019-12-08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样板逆变器参与的光伏电站有功功率自动控制方法,实现光伏电站包含样板逆变器的有功功率自动控制,当非样板逆变器全部停机仍无法满足调度指令时,自动调节样板逆变器有功功率,提高光伏电站自动控制水平。获取光伏电站逆变器设计参数,将样板逆变器和非样板逆变器分组;实时采集获取光伏电站并网点的实际有功功率P0;实时采集获取光伏电站并网点有功功率目标值Ptarget;计算光伏电站有功功率调节变化量ΔP;判断光伏电站有功功率调节变化量ΔP是否在有功功率调节死区阈值ζ的范围内,若有功功率调节变化量ΔP大于有功功率调节死区阈值ζ。弥补了当前光伏电站有功功率控制方法无法调节样板逆变器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4021447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75044.1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K9/62 , G06F113/04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含天气突变敏感因子的光伏电站历史数据作为基本训练样本集A;S2:根据基本训练样本集A,筛选可变形基本样本构成可变形基本样本集Deformable;S3:根据可变形基本样本集Deformable选取出变形种子Seedm(m=1,2,...,M),由M组变形种子生成变形种子数据集Seed;S4:根据变形种子数据集Seed的前M‑1组数据Seedm(m=1,2,...,M‑1)依次进行变形,生成M‑1组虚拟变形样本Virtualm(m=1,2,...,M‑1),组成虚拟变形样本集Virtual;S5:根据基本训练样本集A和虚拟变形样本集Virtual中的样本进行双重神经网络训练;S6:利用训练后的神经网络,进行超短期功率预测;本发明提升了恶劣天气条件下功率预测准确度的同时提升了电网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64800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63060.1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F23J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新型感知的炉膛空气吹灰器;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筒体和通过支架安装在筒体喷口侧的端部挡板;所述端部挡板上接有多个感知测点,所述端部挡板内部设置有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上安装有若干旋转叶片组,所述端部挡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中空腔体相通的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一端接有冷却风管,所述冷却风管贯穿筒体设置;所述筒体远离喷口侧的上端接有一次风管和二次风管。本发明利用一套系统实现两种用途,简化工艺,节约了建设成本;并且采用在挡板处设置测点,从而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