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52138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1091208.0
申请日:2020-10-13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压并联电抗器容量的确定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首先确定电路两侧系统的阻抗,采用阻抗较大的系统带线路空载运行方式计算第一沿线最大过电压,判断其是否≤设定的最大过电压倍数,如果否,计算第二沿线最大过电压,计算其最小值和对应的容量分配系数,最后计算线路首端和末端高压并联电抗器容量。该系统包括:电力系统阻抗确定模块、第一判断模块、第一沿线最大过电压计算模块、第二判断模块、第二沿线最大过电压计算模块、最小值计算模块和高压并联电抗器容量计算模块。通过本申请,能够有效降低因为长线路电容效应引起的工频过电压,提升过电压抑制效果,最大限度发挥设备效能,进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1752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60236.2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综合能源系统经济运行领域,公开一种能源社区的能源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以各家庭能源系统运行成本J1最低为目标函数求解社区电网中预先构建的各家庭能源系统的运行模型,获得各家庭能源系统的第一运行方案;控制社区电网中各家庭能源系统按照第一运行方案运行;或者,以社区电网运行成本J2最低为目标函数求解社区电网中预先构建的各家庭能源系统的运行模型,获得各家庭能源系统的第二运行方案;控制社区电网中各家庭能源系统按照第二运行方案运行。本发明通过多层次优化策略,既实现了单个家庭能源系统的经济运行,又在社区层面进行全局优化,降低了整体能源社区的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388452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964901.7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山东智源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风冷直膨空调余热回收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风冷冷凝器、水冷冷凝器和水源热泵机组,水冷冷凝器设置在所述风冷直膨空调内,且与所述风冷冷凝器连接,水冷冷凝器还连接所述水源热泵机组;水源热泵机组将水冷冷凝器排出的冷却水制取至预设温度,将达到预设温度的水用于供暖。通过在空调室外机的风冷冷凝器连接水冷冷凝器实现余热回收,利用机房空调室内机蒸发器出来的气态制冷剂流入水冷冷凝器加热冷却水,冷却水再通过水源热泵机组制取45℃以上的热水用于有供暖空调需求的建筑,该方法不仅有效利用了数据中心巨大的余热,还提高了直膨空调系统的制冷效率,降低了机组噪音,保证了数据中心安全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932198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187264.1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山东智源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济南经纬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宗蔚 , 程剑 , 赵勇 , 郑耀斌 , 朱毅 , 薛炳磊 , 赵鹏飞 , 王敏 , 于小淋 , 温馨 , 冯燕飞 , 卢福木 , 任永一 , 王明明 , 邱轩宇 , 石冰珂 , 王可欣 , 郭宜果 , 兰峰
IPC: H02G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移动式电缆支架,包括下支撑杆、上支撑杆和横撑,上支撑杆下端深入到下支撑杆内并与下支撑杆之间滑动连接,下支撑杆和上支撑杆之间设有驱动上支撑杆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下支撑杆下端和上支撑杆上端均设有支座,下支撑杆的支座支撑在地面上,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上支撑杆上移,使得上支撑杆的支座支撑在天花板上,从而实现支架的固定,无需设置任何预埋件及膨胀螺栓固定,安装位置可根据电缆走径自由设置,工程设计及施工简单,安装方便,经济易用;有效避免了安装膨胀螺栓时在建筑结构特别是承重结构上密集打孔的问题,避免了由于打孔安装对建筑结构的破坏,保证变电站施工及运维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44830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54130.2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袁浩 , 徐天韵 , 邵平 , 陈涛 , 高志远 , 付一木 , 严春华 , 张豪 , 郭宜果 , 孙鹏 , 刘晗 , 刘晓梅 , 于芳 , 冯凯 , 李静璇 , 单茂华 , 曹阳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需求侧资源调控领域,公开一种分布式灵活性资源聚合优化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分布式灵活性资源,形成分布式灵活性资源聚合调控的优化模型;基于灵活性指数Flexl量化分布式灵活性资源,获得分布式灵活性资源的灵活容量;基于分布式灵活性资源的灵活容量计算获得各分布式灵活性资源的总灵活量和基准灵活量;构建分布式灵活性资源利润分配模型;联合求解分布式灵活性资源聚合调控的优化模型和分布式灵活性资源利润分配模型,获得分布式灵活性资源聚合优化调控方案。本发明能最大化分布式灵活性资源参与新型电力系统的调度,较好地处理需求侧分布式灵活性资源单体容量不足而难以参与日前能量市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5720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21947.6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顾光伏与混合储能的光储聚合预测误差补偿方法和装置,包括利用台区内分布式光伏的日前光伏功率预测值和实时光伏功率值,得到台区内分布式光伏的实时光伏功率偏差值和实时光伏功率误差值;基于台区内各储能子单元的实时荷电状态值,构建各所述储能子单元的有限状态机,以及基于台区内所述分布式光伏的实时光伏功率偏差值和实时光伏功率误差值,构建所述分布式光伏的有限状态机;根据各所述储能子单元的有限状态机和所述分布式光伏的有限状态机,各所述储能子单元执行充电行为或放电行为,以维持各所述储能子单元的荷电均衡。本发明在降低光伏预测误差的同时,提升了分布式混合储能电站内不同类型储能子单元荷电状态均衡性,实现了分布式光储共享聚合联合发电稳定可靠安全运行。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设备和存储介质。
-
公开(公告)号:CN112152138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11091208.0
申请日:2020-10-13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压并联电抗器容量的确定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首先确定电路两侧系统的阻抗,采用阻抗较大的系统带线路空载运行方式计算第一沿线最大过电压,判断其是否≤设定的最大过电压倍数,如果否,计算第二沿线最大过电压,计算其最小值和对应的容量分配系数,最后计算线路首端和末端高压并联电抗器容量。该系统包括:电力系统阻抗确定模块、第一判断模块、第一沿线最大过电压计算模块、第二判断模块、第二沿线最大过电压计算模块、最小值计算模块和高压并联电抗器容量计算模块。通过本申请,能够有效降低因为长线路电容效应引起的工频过电压,提升过电压抑制效果,最大限度发挥设备效能,进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571692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939354.5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角形接线的220kV GIS配电装置以及布置方法,本发明通过设置断路器主环以及进出线回路,将断路器主环设置为首尾相连,将进出线回路交错布置于各台断路器之间的连接点上,分别实现不同回路间电器连接功能以及回路电力供应功能,实现220kV GIS的布置,扩展了GIS配电装置的应用范围,提高变电站方案设计中主接线选择的灵活性。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角形接线220kV GIS配电装置后,同等规模的220kV变电站配电装置室的纵向宽度可从12m压缩到8m,压缩建筑物尺寸1/3,大幅降低建筑物尺寸和变电站占地,由于多角形接线主环选用卧式断路器结构,整体布置于进出线方向垂直,大大压缩了配电装置的纵向尺寸,进而大大减小了配电装置室的建筑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967511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60259.3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系统仿真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分布式光伏资源模拟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实际接入分布式光伏的发电信息数据,实际预测发电信息;利用预先构建的光伏发电资源模型根据配置的模型参数,结合分布式光伏的发电信息数据和实际预测发电信息,以及接收的下传数据的控制命令,动态模拟分布式光伏各个光伏组件逆变器的发电状态及输出状态,获得各个光伏组件逆变器的上传数据;依据配置的通讯参数和运行参数,动态模拟下传数据和上传数据通讯响应过程;基于上传数据计算得出聚合数据,并生成预设分类的数据以及所有光伏发电聚合的总发电数据。本发明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提供有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03392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30722.4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8/15 , G06F18/243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布式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分布式储能系统的数据质量评估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待评估数据;根据待评估数据的数据缺失情况确定完整性评估结果;根据待评估数据中不同数据源的时间关系和数值关系确定一致性评估结果;根据待评估数据的数据变化情况确定准确性评估结果;根据待评估数据的时间信息确定时效性评估结果。通过实施本发明,对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待评估数据进行完整性、一致性、准确性和时效性四个维度的评估,实现了对分布式储能系统多维度数据质量的评估,有利于对分布式储能系统的综合预测与能量协调管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