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PDU控制的温湿度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000740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1225383.7

    申请日:2018-1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温湿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PDU控制的温湿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本体,检测装置本体底部通过连接架固定有伞状平板,伞状平板伸入到安装盒中,安装盒内设有梯形块,梯形块两端固定有连杆,连杆一侧设有偏心轮,偏心轮与转杆固定连接,梯形块下方设有缓冲板,缓冲板侧壁设有挡板。本装置伞状平板与安装盒一起锁紧检测装置本体,梯形块便于锁紧伞状平板,连杆便于调节梯形块的移动,偏心轮便于调节连杆的移动,缓冲板便于压紧伞状平板防止伞状平板在安装盒内晃动,在安装时,向下移动检测装置本体使伞状平板伸入安装盒进行锁紧,十分方便,拆卸时通过转动转盘松开梯形块即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种智能PDU控制的温湿度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000740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1811225383.7

    申请日:2018-1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温湿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PDU控制的温湿度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本体,检测装置本体底部通过连接架固定有伞状平板,伞状平板伸入到安装盒中,安装盒内设有梯形块,梯形块两端固定有连杆,连杆一侧设有偏心轮,偏心轮与转杆固定连接,梯形块下方设有缓冲板,缓冲板侧壁设有挡板。本装置伞状平板与安装盒一起锁紧检测装置本体,梯形块便于锁紧伞状平板,连杆便于调节梯形块的移动,偏心轮便于调节连杆的移动,缓冲板便于压紧伞状平板防止伞状平板在安装盒内晃动,在安装时,向下移动检测装置本体使伞状平板伸入安装盒进行锁紧,十分方便,拆卸时通过转动转盘松开梯形块即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重点控排行业碳排放监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86359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88126.9

    申请日:2024-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重点控排行业碳排放监测方法及系统,涉及重点控排行业碳排放监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模块:碳排放收集模块、碳排放数据处理模块和碳排放量对比分析模块;包括以下步骤:利用监测设备,采集水泥工厂的碳排放影响数据和电能消耗数据,并根据碳排放影响数据和电能消耗数据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碳排放数据分析模型,生成碳排放预测系数;将生成的碳排放预测系数与预先设定的碳排放量系数稳定性阈值进行比对分析,判断碳排放监测系统的稳定性情况,对存在隐患的碳排放量发出预警提示,并作出相应整改措施;助力重点控排行业向低碳、绿色转型,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电力行业碳排放数据监控预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8910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76113.9

    申请日:2023-1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排放预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电力行业碳排放数据监控预警方法,该方法包括:历史碳排放分析判定以及碳排放监测预警,本发明通过分析电力区域的历史碳排放影响指数,对电力区域的碳排放历史数据进行判定,依次评估电力区域中燃料的消耗量、污染物的排放量以及燃料燃烧温度,能够识别主要的排放源以及高排放区域,便于后续进行优化减排工作,同时通过分析电力区域的碳排放监测数据,评估电力区域的监测碳排放影响指数进行碳排放预警提示,分别对电力区域中各发电站的发电总量、能源消耗量、投加脱硫剂以及投加脱氮剂进行分析,有助于电力行业往更清洁、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同时能够减少空气污染以及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一种电网数据地图的规划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1421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908137.6

    申请日:2023-07-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地图规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网数据地图的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若干个最接近选址点的电站点,并以环境信息中的面积信息作为影响因素建立环境代价模型,根据环境代价模型来确定最优的选址点以降低并网的路径建设成本,并将确定的最优选址点作为未完成建设的电站点记录在电网地图中,以保证下一次进行选址时,电网地图上具有所述未完成建设的电站点。本发明通过在地图规划时,以环境信息的面积作为估算基础来获得最优的选址点,无需多次访问电网地图,而且能够在每次确定最优选址点后将其记录,能够在每次计算的同时考虑到上次计算中确定的选址点,在优化的同时考虑到未完成建设的电站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