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58295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931739.4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H02J3/38 , G06F30/18 , G06Q50/06 , G06F111/10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单阶段鲁棒的电网动态分区模型快速求解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并根据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信息,构建电网动态分区的目标函数,得到单阶段鲁棒优化模型;将单阶段鲁棒优化模型转换为两层优化模型;采用约束生成法CG,获取并求解预置分区恢复时间的分区优化鲁棒上层模型,分解分区优化鲁棒上层模型,得到主问题、子问题;采用列与约束生成法C&CG,求解分区近似恢复下层模型,获取适用分区方案;获取并根据结构性信息、功能性信息,构建分区评价指标体系,评估适用分区方案的有效性。本发明解决了利用黑启动电源作为分区的启动电源进行电网分区的方案,存在的可行性较低、求解速度慢以及对系统规模较大的场景适用性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4034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262209.3
申请日:2025-03-0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27 , G06N5/022 , G06N3/0442 , G06N3/042 , G06N3/0464 , H02J3/0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电网故障反演动态校正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构建电网故障知识图谱库;解析电网故障报文并将解析结果作为电网故障反演模型参数与电网故障知识图谱库进行查询比对,构建电网故障反演模型;构建电网故障反演动态校正模型对电网故障反演模型参数进行修正,得到最终的电网故障反演模型;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高电网故障反演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35829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931739.4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H02J3/38 , G06F30/18 , G06Q50/06 , G06F111/10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单阶段鲁棒的电网动态分区模型快速求解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并根据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信息,构建电网动态分区的目标函数,得到单阶段鲁棒优化模型;将单阶段鲁棒优化模型转换为两层优化模型;采用约束生成法CG,获取并求解预置分区恢复时间的分区优化鲁棒上层模型,分解分区优化鲁棒上层模型,得到主问题、子问题;采用列与约束生成法C&CG,求解分区近似恢复下层模型,获取适用分区方案;获取并根据结构性信息、功能性信息,构建分区评价指标体系,评估适用分区方案的有效性。本发明解决了利用黑启动电源作为分区的启动电源进行电网分区的方案,存在的可行性较低、求解速度慢以及对系统规模较大的场景适用性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6384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00565.5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06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力系统下电网恢复模型求解方法,包括构建计及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的系统恢复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所述系统恢复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包括两阶段目标函数及相关约束条件;采用潮流方程转换的方法对所述系统恢复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的交流潮流约束进行简化,得到交流潮流方程;采用二阶锥松弛技术凸化网损二次项,将所述交流潮流方程中二次等式约束松弛为二阶锥约束;采用列与约束生成算法将所述系统恢复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分解为主问题和子问题,并对主问题和子问题进行交替求解,得到电网恢复方案;本发明可快速生成满足实际电网运行要求的系统恢复应急预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78751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96056.4
申请日:2025-03-1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配电网原有保护定值的分布式电源限制容量方法,属于配电网领域。包括:获取分布式电源;对分布式电源进行分区,得到每个区域的分布式电源;根据每个区域的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位置,获取等值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位置;在无分布式电流接入情况下获取保护定值,并根据接入位置获取当前保护定值下的保护范围;建立电流保护约束边界;根据电流保护约束边界获取分布式电源的最大电流;根据分布式电源的最大电流获取分布式电源与系统电源电流同向的第一最大容量和与系统电源电流反向的第二最大容量;获取第一最大可接入容量,获取第二最大可接入容量;根据第一最大可接入容量和第二最大可接入容量获取最大可接入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796303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1911018674.3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大学
IPC: G06Q10/04 , G06F18/23 , G06F18/214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基于EWT和ODBSCAN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可解决单一的预测模型对于具有复杂变化及随机特性的负荷序列,预测难以获得理想的精度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基于EWT和ODBSCAN的组合预测方法,首先,采用EWT分解负荷,得到不同的固有模态分量;其次,采用合理的方法对各分量进行预测。其中,低频、中频分量采用IRF预测;高频分量具有不确定性,使用ODBSCAN根据气象因素温度和湿度聚类,再根据每类的样本特性选择处理方法。最后,叠加各个分量的预测结果,获取总的预测结果。根据某地市现场实测负荷数据进行实验,预测结果分别与EWT‑IRF、EWT‑RF、EMD‑IRF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可以获得更高的预测精度,体现实际负荷的变化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2147500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011026626.1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瓦斯继电器校验装置,解决了瓦斯继电器校验完成拆除后,测试管道内残留的油液流出会污染校验台的问题。采用本发明对瓦斯继电器校验完成之后,调节阀II全开,启动抽油泵,快速抽掉输油测试管道I和输油测试管道II内的油液,抽油泵关闭之后,打开调节阀III,启动气泵,向输油测试管道内注入气体,增压,把输油测试管道I、输油测试管道II,瓦斯继电器内的残存油液挤压入回油管内,此过程中通过硬质透明管I和硬质透明管I进行实时观测,残存油液的清理程度;清理完毕之后,关闭调节阀III,打开排气口,泄压之后关闭排气口,采用本发明,可以使得两个输油测试管道之内基本无残留的油液。
-
公开(公告)号:CN11652018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1619505.7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SSA‑LSTM神经网络的UHVDC输电线路接地故障区域识别方法及系统。具体地,首先截取选定数据采样点故障后特定时间窗口波形数据,通过基于sym8的小波包进行4级分解得到其能量熵并构成特征矩阵;使用麻雀搜索算法优化LSTM神经网络隐藏单元数目、最大训练周期、初始学习率三个超参数,得到经过优化的SSA‑LSTM神经网络模型,并使用训练集进行训练;继而输入特征矩阵至经过训练的SSA‑LSTM神经网络,判断出该波形属于何种情况,从而达到故障区域识别的目的。大量仿真测试表明,该方法准确度可达90%以上。按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可以针对故障录波数据判断直流输电线路区内外故障,有助于故障后快速地进行排查、定位、检修等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4295867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491794.2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1/04 , G01R31/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气体继电器检测定位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气体继电器检测的电动定位装置,包括,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气体继电器检测台;放置起吊组件,所述放置起吊组件包括处于放置台正上方的气体继电器主体,所述气体继电器主体上方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有卷扬机装置一,且卷扬机装置一底部设置有防旋转钢丝绳二;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两组定位板。本发明通过打开后侧电磁铁板,进而后侧电磁铁板带动后侧活动座移动,通过打开后侧驱动装置使得后侧传送带传动,进而使得气体继电器主体整体随着移动,使得气体继电器主体准确的定位至放置台顶部,不会出现偏移等情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降低了人工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09375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606650.1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Abstract: 一种装配式智能变电站,包括设置有一次设备的变电站和移除变电站的集成的二次设备,一次设备利用GIS气体进行整体封装,所有二次设备按照功能划分为:电流模块、电压模块、非电量参数模块、开关量模块、多回路启动模块、多回路分闸模块、多回路重合闸模块、多回路合闸模块,每一模块均通过多路模拟开关与系统总线相连,对每一模块都进行多回路集成,对于二次设备需要与一次设备进行联系的部分,全部采用无线联系。本发明将全站所有二次系统利用“一对多”的集成控制技术,进行大规模高度集成,将原变电站中各种二次设备的数量进行大规模压缩,并从现有变电站中移出,进一步减少变电站的占地空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