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14079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407616.6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规划指标计算装置及方法,其包括数据传输单元,区域电网运行控制中心经数据传输单元与数据监测处理单元进行信息交互,数据监测处理单元将接收到的信号处理后得到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规划指标体系的各种指标,并将得到的该各种指标经数据传输单元反馈至区域电网运行控制中心;将得到的该各种指标分别传输至数据本地存储单元和人机交互单元,由数据本地存储单元内进行存储,由人机交互单元进行显示。本发明能完成对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规划方案计算及显示任务,实现对多个区域电力系统运行数据的实时收发功能,并检测并剔除错误数据的能力,对收到的运行数据进行本地备份。
-
公开(公告)号:CN111463899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64142.4
申请日:2020-04-0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数据监测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监测装置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人机交互单元;数据采集单元用于实时采集待监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换流站内各器件以及交流侧和直流侧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并进行处理得到数字电压信号;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得到的数字电压信号,确定待监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当前运行状态信息和运行故障信息,并发送至上级监测中心进行故障类别判断;人机交互单元用于实时显示待监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当前运行状态信息,以及根据得到的运行故障信息进行故障告警提示,本发明可广泛用于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609406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107552.1
申请日:2023-02-13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四川省新型电力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网承载能力评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可再生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的多个接入方案的出力数据以及电网节点的负荷数据;基于出力数据和负荷数据,计算电网的电力设备的净负荷消纳比例,并确定电网的资源承载能力;根据电网的支路的传输功率和负载率,计算电网潮流分布均匀度,并确定电网的资源承载能力;基于资源承载能力和安全承载能力作为可再生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后电网承载能力的评估指标;采用模糊熵权法计算任一接入方案对应电网的评估指标的综合权重集,基于评估指标的综合权重集确定任一接入方案的评估结果;基于任一接入方案的评估结果,评估可再生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后电网的承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713254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363748.9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四川省新型电力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云模型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指数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指标评价体系;S2、构建云模型,包括以下两部分:S201、构建云模型理论:云发生器为定性概念与定量概念之间互相转换的映射,包括正向和逆向之分,通过正向云发生器实现定性到定量概念之间的转化,借助数据特征值生成运动的N个云滴,在此过程中表达出概念转换过程的随机性,通过逆向云发生器实现定量到定性概念的转化,实现概念外延到内涵的转化,表达出概念转换过程的模糊性;S202、进行云模型指标计算: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指数评价体系一级指标云图、二级指标云图及综合云图;S3、指标赋权: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中的各级指标进行赋权。
-
公开(公告)号:CN108767895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810514489.2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资源约束的送端系统水风光配套电源容量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送受端系统需求制定两种直流送电曲线拟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送端不参与受端调峰和送端部分参与受端调峰;考虑资源约束对水风光配套电源容量模型进行优化;计算求解。其考虑资源约束的送端系统水电、风电和光伏配套电源的容量优化方法,该方法可充分考虑不同类型水电机组的调节特性,且适应多种直流外送模式,能有效解决现有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提高水电比重可再生能源送端系统电源外送的安全性、稳定性及消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016747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870400.3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源荷储灵活资源统筹规划与运行的优化方法,在系统层面上,从风电、负荷的不确定性和源、荷、储各环节的灵活资源特性两个方面提出了灵活性量化评估方法;然后,综合考虑火电机组改造、储能新建、需求侧响应配置等灵活性提升措施,以投资建设成本、常规运行成本、资源调用成本等最小为目标,并充分计及机组启停、资源调用等运行约束对规划结果的影响,构建协同系统经济性与安全性的源-荷-储一体化灵活性资源统筹规划和运行综合优化模型。最后,对改造的IEEE 30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基于仿真算例验证本发明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29506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54838.5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性松弛和比例权重的多目标有功优化调度方法和系统,包括建立电力系统多目标有功优化调度的数学模型;用模型变量和约束删减方法简化多目标有功优化调度的数学模型,得到二次凸规划模型;对二次凸规划模型采用线性化松弛线路损耗约束、求解并判断,若所有线路损耗约束满足等式约束或阈值,则用比例权重的多目标优化方法求解经线性化松弛线路损耗约束的二次凸规划模型;否则,将不满足等式约束或阈值的线路损耗约束进行混合整数规划处理,直到所有线路损耗约束满足等式约束或阈值。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松弛和比例权重的多目标有功优化调度方法和系统,能有效降低多目标优化计算的复杂度,兼顾计算效率与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767895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14489.2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82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资源约束的送端系统水风光配套电源容量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送受端系统需求制定两种直流送电曲线拟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送端不参与受端调峰和送端部分参与受端调峰;考虑资源约束对水风光配套电源容量模型进行优化;计算求解。其考虑资源约束的送端系统水电、风电和光伏配套电源的容量优化方法,该方法可充分考虑不同类型水电机组的调节特性,且适应多种直流外送模式,能有效解决现有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提高水电比重可再生能源送端系统电源外送的安全性、稳定性及消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76192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10554.8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四川省新型电力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7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N3/006 , G06N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源荷储多主体主从博弈的低碳调度方法,采用基准线法,基于奖惩型阶梯型碳交易成本计算模型激发源‑荷‑储主体对于节能减排的积极性;考虑成本和碳补偿双重激励的影响,构建源‑荷‑储系统需求响应策略,调节主体自身策略;基于Stackelberg博弈描述多主体低碳交互机制,构建各源‑荷‑储主体决策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和Gurobi求解器求解双层优化,让各源‑荷‑储主体合理调整自身策略,兼顾环境效益同时最大化自身利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73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53102.3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四川省新型电力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46 , H02J3/38 , H02J3/28 , H02J3/32 , B60L53/60 , B60L53/50 , B60L53/51 , G06Q10/063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补偿和聚合模式下配电网台区光储充容量配置方法及设备,在补偿和聚合模式控制策略下的配电网台区光储充,可以通过减少电动汽车充电功率,必要时采用V2G技术实现电动汽车参与配电网调峰和电压调节,提高了台区的可调节容量,满足配电网的调节需求;将各配电网台区光储充进行统一调度,可以降低台区光伏和储能容量配置的冗余性,提高配电网台区光储充设备的综合利用率;通过这种配置方式可以实现配电网台区光储充的最优配置,实现配电网台区光储充最大效益和最低投资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