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2420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533278.5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勇 , 王松岑 , 孟祥东 , 吴乃月 , 李宝聚 , 张新鹤 , 李德鑫 , 黄伟 , 张海锋 , 刘铠诚 , 王佳蕊 , 何桂雄 , 苗常海 , 贾晓强 , 李建锋 , 李德智
IPC: G06Q10/0639 , G06Q50/02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能系统的多维多层级灵活性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负荷的峰谷特性确定多能系统运行基线;基于多能系统的参数结合预先构建的灵活性量化指标体系计算综合云模型数字特征;基于所述综合云模型数字特征与标准云模型数字特征进行对比,得到多能系统灵活性评估结果;其中,预先构建的灵活性量化指标体系是基于瞬间灵活性指标和过程灵活性指标为一级指标,为影响各一级指标的二级指标,以及影响各二级指标的三级指标构建的。本发明采用灵活性量化指标体系,有效反映含高比例新能源的城市级多能系统电‑热‑气‑储系统动态运行交互特性,实现高比例新能源随机波动下的多能系统灵活性提升,有效支撑多能系统安全经济高效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62416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525693.6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F18/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能系统热网、气网最小信息损失动态状态估计方法,包括:基于电、热、气系统不同的物理特性和不同的时间尺度,建立综合能源系统的各子系统及多能系统耦合设备模型;基于各子系统及多能系统耦合设备模型建立热网状态估计模型和拟动态状态估计模型;将预估时刻的参数代入热网状态估计模型中,得到热网状态估计值;将预估时刻的参数代入拟动态状态估计模型中,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求解拟动态状态估计模型,得到气网状态估计值。本发明将状态估计中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线性问题,大幅度提高了状态估计的精准度,较好地平衡了多能系统网络动态计算中计算复杂度与求解精度之间的矛盾,且数值稳定性好,计算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50487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39634.8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供电服务管理中心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F18/10 , G06F18/22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源荷匹配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获取待进行源荷匹配的区域中综合能源系统的用电总负荷数据和分布式能源出力数据;基于用电总负荷数据和分布式能源出力数据,利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方法,得到用电总负荷数据和分布式能源出力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并利用欧式距离法,得到用电总负荷数据和分布式能源出力数据之间的相似性;基于用电总负荷数据和分布式能源出力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和相似性,利用功效系数法,得到最优源荷匹配方案;本发明基于功效系数法的源荷匹配方法能准确、有效的得到源荷分布不均匀区域的源‑荷匹配情况,有利于促进不同区域源‑荷协调发展,有效增强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源‑荷匹配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91114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865607.1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供电服务管理中心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环境因素的辅助服务资源配置方法及系统,应用于新能源并网技术领域。在该方法中,根据获取到的发电信息,确定参与辅助服务调节的电力系统多元主体,以及确定节点电力负荷预测信息;根据节点电力负荷预测信息,对待调节的负荷申报电量和电价;根据环境参数和发电成本,确定电力系统多元主体的出清参考值;根据电力系统多元主体的出清参考值,确定电力系统多元主体参与辅助服务调节的资源配置顺序,调节顺序用于结合电量和电价,生成电力负荷曲线。本发明中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综合考虑发电成本和环境因素影响,确定电力系统多元主体参与电网辅助服务的资源配置顺序,可以满足多元主体参与电网辅助服务的调节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62416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519918.7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铠诚 , 梁琛 , 吴乃月 , 马喜平 , 孟珺遐 , 董晓阳 , 刘丽平 , 李亚昕 , 王松岑 , 李威武 , 苗常海 , 张笑波 , 张新鹤 , 邵冲 , 杨晓霞 , 王耿 , 孙泽坤
IPC: G06Q10/0637 , G06F18/15 , G06Q50/06 , G06F18/214 , G06F18/21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采集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多个历史发电数据序列,并将历史发电数据序列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以训练集中的各历史发电数据序列为输入,以训练集中的各历史发电数据序列对应的未来历史发电数据序列为输出,迭代训练光伏发电预测模型,直到训练迭代次数达到预先设置的训练迭代次数,完成光伏发电预测模型的训练;基于所述测试集,对训练完成的所述光伏发电预测模型进行修正,完成光伏发电预测模型的构建;本发明能够提取出复杂的动态关系和关键特征,提高光伏发电的预测准确度,有效减少了光伏系统输出波动对电网造成的压力和电压波动,从而显著提高了电网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3757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277091.3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6F30/20 , H02J3/38 , H02J3/32 , H02J3/28 , G06F30/18 , G06Q50/06 , G06F17/18 , G06F113/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仿真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电氢互补的风‑光‑氢储耦合发电仿真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电氢互补的风‑光‑氢储耦合发电系统的拓扑结构搭建电氢互补的风‑光‑氢储耦合发电仿真模型;设置风光场景和负载电流控制策略,对所述电氢互补的风‑光‑氢储耦合发电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其中,所述电氢互补的风‑光‑氢储耦合发电仿真模型包括:发电模块、常规储能模块、绿氢环节、多功能配电系统及负载。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模拟引入绿氢环节的新能源系统运行状态,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从而为新能源系统引入绿氢环节提供有力的数据基础,进而弥补电化学储能在新能源电站中存在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781107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35443.8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
IPC: H02J3/38 , G06F30/27 , G06F30/18 , G06F18/22 , G06F18/2323 , G06N3/126 , H02J3/00 , H02J3/46 , G06F123/02 , G06F111/04 , G06F113/04 , G06F119/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电网节能运行配置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获取预先划分的配电网子区域中配电网节点的节点数据;基于所述节点数据,通过预先构建的目标函数和对应的约束条件,得到配电网的容量配置结果;其中,所述目标函数以所有配电网子区域的总电能损耗之和最小为目标进行构建;本申请通过将配电网划分为成多个配电网子区域,能够把配电网整体的节能运行配置问题分解为各个区域中容量配置问题,求解过程简单,且使配电网的节能运行配置更加合理、简便、明确。
-
公开(公告)号:CN11996298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729750.2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金璐 , 王艳芹 , 王松岑 , 郭毅 , 刘逸凡 , 妙红英 , 庞敬帅 , 陈洪银 , 吴乃月 , 周凤华 , 霍永锋 , 钟鸣 , 张海宁 , 刘悦 , 苗宏佳 , 李超 , 蔡亚楠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居民用户的综合能效评价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从区域居民用户群的历史能效数据中获取历史时段下能效指标集中各指标的值;能效指标集中包括设备动态能效指标;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松弛测度模型,得到能效指标集中各指标的权重;在能效指标集中选取与居民用户及其耗能设备对应的若干个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基于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和当前时段下各评价指标的值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居民用户在当前时段下的总能效评分;该方法及系统随着时间推移能够使指标的权重随时间动态调整,以适应随时间变化的指标重要性,保证评价结果的时效性;通过评价指标的选取,使综合能效评价时能够针对不同用户进行自适应调整,增强结果的公正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2246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91889.2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1 , H02J3/28 , G06F18/213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户侧储能辨识方法和装置,根据用户负荷数据选取用户特征数据,对用户特征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处理后的用户特征数据,将标准化处理后的用户特征数据输入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用户侧储能进行辨识。可以看出,本申请通过用户负荷数据和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最终实现用户侧储能的辨识,对用户负荷数据的采集要求低,无需设置非侵入式装置,可以大范围内推广使用,也就是说,本申请提供的辨识方法成本低,适用性强。另外,本申请可以精确辨识出用户侧是否安装储能设备,为区域电力电量平衡调节提供技术支撑,引导用户侧储能安全有序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944288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36366.0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金璐 , 王鑫 , 王松岑 , 李磊 , 郝俊红 , 李建锋 , 郭毅 , 韩高岩 , 田亮 , 陈洪银 , 王佳颖 , 钟鸣 , 刘铠诚 , 黄伟 , 罗扬帆 , 庞敬帅 , 王益旭 , 吴乃月
IPC: G06F30/27 , G06Q10/04 , G06Q50/08 , G06F17/10 , G06N3/0442 , G06N3/08 , G06F17/1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等效热阻模型构建、建筑能耗计算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待计算能耗的建筑的负荷数据和建筑特征数据;根据负荷数据和建筑特征数据,利用预先构建的负荷预测模型,得到建筑的预测负荷数据;根据建筑的预测负荷数据和预测负荷数据对应时段的温差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建筑在多时间尺度下的等效热阻与温差数据之间的矢量变化关系;根据建筑在多时间尺度下的等效热阻与温差数据之间的矢量变化关系,得到等效热阻模型;本申请通过将数据驱动和物理驱动进行融合构建等效热阻模型,并且在数据驱动过程中不仅考虑历史负荷数据,还考虑建筑特征数据,使得建立的等效热阻模型不仅可以建立矢量变化关系,还可以提高数据之间的可解释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