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密度和聚类算法的用电异常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6979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589593.X

    申请日:2024-11-08

    Abstract: 一种基于密度和聚类算法的用电异常识别方法,属供用电管理领域。包括:数据收集;数据预处理;用户用能特征分析;用能特征指标库构建;基于密度计算模型筛选用电异常嫌疑用户;正常用户聚类分析;真正异常用户识别。其将密度和聚类算法应用于供电管理过程中的企业用户用电异常识别过程,运用密度模型初步筛选异常嫌疑用户,然后对剩余正常用电用户进行FCM聚类分析,进而得到正常用户用电特征,最后通过对嫌疑用户与正常用户用电特征的相似度分析,筛选出真正用电异常用户。其旨在监测重点用能企业违规用电行为,督促重点用能企业依法合规生产经营,保障电网企业经济效益。可广泛用于供电公司的运行管理和企业用户用电监测领域。

    一种防止水气进入的可分离支柱式避雷器

    公开(公告)号:CN11821314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11344225.4

    申请日:2023-10-18

    Abstract: 一种防止水气进入的可分离支柱式避雷器,属避雷器领域。包括避雷器主体和密封盖,避雷器主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多组固定连接板,且避雷器主体的顶端外表面连接有第二连接环,密封盖的底端外表面连接有抵合环,且抵合环的外表面包裹有橡胶,通过密封盖与第一连接环进行旋转连接,在旋转的过程中,密封盖向第二连接环的底部进行移动,从而使得抵压块对卡合环中的第一挤压块进行挤压,从而使得第二挤压块对第一橡胶气囊进行挤压,使得第一橡胶气囊与第一连接环的内壁进行挤压,从而使得第一橡胶气囊发生形变,进而使得第一橡胶气囊可以填充在第一连接环与第三连接环之间的内壁中,从而减少水、气体或其他物质的渗透。可广泛适用于避雷器的设计和制造领域。

    智能变电站采样数据质量综合评估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17226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111059818.7

    申请日:2021-0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变电站采样数据质量综合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变电站内的合并单元数据、测控装置数据、PMU数据,形成变电站内统一时标下多源冗余的三相量测;采用变电站中多源冗余的三相量测以及变电站模型和断路器的实时开关状态来进行变电站三相线性状态估计,并使用加权最小二乘算法来求解状态估计问题;根据状态估计结果进行综合比对,使用Chi‑square检验判断测量量中是否存在不良数据,并应用最大归一化残差LNR方法来识别最可能的不良测量量,得出数据质量综合分析结果。本发明基于站内已有的一体化监控系统中的多间隔、多类型、可获取的采样数据,实现智能变电站采样数据质量分析综合评估,提升变电站运行可靠性。

    一种方便调整角度的可分离支柱式避雷器

    公开(公告)号:CN11821393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11344221.6

    申请日:2023-10-18

    Abstract: 一种方便调整角度的可分离支柱式避雷器,属避雷器装置领域。包括:器体,包括安装支架,安装支架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调节块,安装支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支架,上支架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操作环;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架,调节架固定连接在调节块的表面,调节架的表面开设有调节槽。本发明经螺环和限位杆的连接,在限位杆的作用下,实现对螺环在调节槽内作用位置的调整,在螺环和抵杆的连接下,实现对安装支架作用角度的调控效果,达到其安装角度的调整,经螺杆和安装板的连接,达到对安装板作用位置的调控,实现对安装支架整体安装位置和高度的调控效果。可广泛用于可分离支柱式避雷器的设计和制造领域。

    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钻石配电网的自愈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96110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47885.5

    申请日:2023-07-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钻石配电网的自愈方法和系统,属于配电网继电保护和安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主配电系统故障或检修时直接切除分布式电源会导致分布式电源用户发电量损失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所述方法包括:主配电系统故障后,按照预设的孤岛方案进行孤岛划分以形成负荷量与分布式电源的发电容量相匹配的孤岛;判断分布式电源是否满足孤岛运行要求;若是,则控制孤岛运行;若否,则切除分布式电源;其中,孤岛运行时,对作为主控单元的分布式电源采用V/F控制模式,对其他分布式电源采用P/Q控制模式。实现了避免分布式电源用户发电量损失,减小停电面积,确保重要负荷的不间断供电,提高配电网系统供电的可靠性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