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50115B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511004017.5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基于dSPACE的风电变流器控制器测试方法,涉及一种风电变流器控制器的测试方法,其方法为:将dSPACE配置为风电变流器、电网、发电机等被控对象,通过接口电路与变流器控制器互联,从而对风电变流器控制器的硬件及软件进行测试。该测试方法属于半实物仿真,与纯仿真相比,由于控制器是产品级的控制器,该测试方法能够对控制算法和控制器的硬件进行测试,并且能够对控制代码进行测试;与现场试验相比,该测试方法方便进行各种极限实验例如断相、短路等可能对变流器造成损坏的实验、测试费用比较昂贵或者试验条件难以搭建的试验如低电压穿越、高电压穿越测试、电网适应性测试等。本发明适用于风电变流器控制器软硬件的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6849811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15992.9
申请日:2017-01-10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抽水蓄能变速机组(Variable Speed Pumped Storage Units,VSPSU)水泵工况自起动控制装置及方法,其将定子绕组短接,在通自身交流励磁装置控制转子电流,从而控制转子磁场,通过定、转子磁场的互相作用产生拖动转矩,带动转子起动。构建全阶状态观测器,精确的估计出定子磁链位置,实现转子电流的解耦控制,控制转子转速;当转子转速达到设定值以后,进行同期并网控制,控制定子电流下降,待定子电压幅值、频率和相位满足要求后,投切定子侧并网接触器,该方案无需静止变频器等附加起动设备,同时,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786664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38934.7
申请日:2016-12-12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机组侧有源次同步振荡抑制装置及其方法,包括小容量三相全控逆变器及其控制器,并联连接于风电机组箱变低压侧,需采集风电机组箱变低压侧电网电压、低压侧入网电流来提取次同步振荡信息,同时采集附加逆变器自身的输出电流和直流电压作为控制反馈,补偿风电机组次同步电流从而优化并联点电流和电压,从而增强整个系统在次同步频带上的电气阻尼,实现整个风电并网系统输出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本发明便于已有工程改造实施,性能上可适应不同机网方式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65520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77879.5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分散式风电特点,提出采用无功电流的形式来表征双馈风电机组无功能力,根据定转子绕组发热、变流器容量以及直流环节耐压等条件限制计算获得双馈风电机组无功电流极限,可直接用于变流器控制的电流限幅设计;本发明在变流器矢量控制的基础上,提出带下垂特性的机端电压闭环控制策略,具有无需变流器模块间的通讯,实现分散式风电机组自发的无功动态补偿并保持机网侧无功电流合理分配的优点;本发明在风电场全场电压控制设置适当调差避免场级无功环流;本发明在采取上述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在新能源并网风电机组参与电力系统调压功能时发挥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新能源吸纳利用及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104437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710307415.7
申请日:2017-05-04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换流站交流滤波器与调相机的无功协调控制方法,包括,在直流换流站交流电压稳态情况下,调相机的运行点留有足够的动态无功功率储备;为保证调相机动态无功功率储备而需要进行交流滤波器投切的情况下,控制调相机提前动作,控制其无功功率增减方向与投切交流滤波器所造成的无功功率变化方向相反,以减小投切交流滤波器造成的交流电压波动;在直流换流站交流电压波动的情况下,如果达到调相机运行极限仍不能将交流电压调节到预设值的情况下,通过快速投切交流滤波器保证交流电压的稳定。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调相机与直流换流站中无功补偿设备协调程度不高的技术问题,可加强交直流混联系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196526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710338521.1
申请日:2017-05-12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冷热管散热功率柜风道自动切换装置,包括柜体、上层热管散热器、下层热管散热器和风机;柜体包括前板、后板和位于前板与后板之间的中间板;前板包括上前板和下前板,下前板的顶端连接有前导风板;中间板包括上中间板和下中间板,下中间板的顶端连接有后导风板;前导风板通过前后导风板连杆连接后导风板;上层热管散热器位于上前板与上中间板之间的第一区域,下层热管散热器位于下前板与下中间板之间的第二区域;风机位于下层热管散热器的下方。本发明风道切换方法简单可靠;消除了传统风道内下层晶闸管组件发热对上层晶闸管组件温升的影响;提升了自冷热管散热功率柜的散热效率,进而提高了其出力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06301107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610857519.0
申请日:2016-09-27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H02P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位置/转速传感器抽水蓄能机组静止变频起动转子位置估计方法,该估计方法无需精确的电机模型,能够在起动低速阶段精确估计转子位置。通过对抽水蓄能机组建模,并离散线性化,对构造的状态方程采用滚动时域估计的方法,通过给定初始化电机状态量、滚动时域窗口长度以及约束条件,在滚动时域窗口长度内,建立全信息滚动时域估计优化问题并求解;在大于窗口长度时,引入到达代价函数以建立近似滚动时域估计,通过求解该优化问题得到系统状态的估计值。本发明所述方法原理简单、条理清晰,通过求解状态方程等效的优化问题便可实现系统状态的精确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05629171B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511024976.3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G01R3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应用于励磁系统的灭磁及过电压性能测试仪和其测试方法,包括调压升压单元,其包括调压器、切换开关、第一及第二升压变压器,整流滤波单元;检测显示单元,与试验回路相连接;功能选择压板,可选择接入测试回路的限流电阻;分压电阻采样单元,包括并入高压输出回路的多个相互串联的电阻;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测试电压值和试验回路漏电流值;测试仪接入单相供电电源,经调压器,当通过切换开关选择连接第一升压变压器时,经过整流电路以及滤波电容输出高压直流;当通过切换开关选择连接第二升压变压器时,输出高压交流,并通过接入分压电阻采样单元。本发明可检测发电机励磁系统灭磁性能,检验电子跨接器控制回路以及过电压保护回路动作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203890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703038.X
申请日:2015-10-26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变流器chopper装置的测试平台及方法,测试平台包括电网接入接口、第一隔离变压器、第二隔离变压器、双馈变流器、机侧断路器,所述电网接入接口外接电网,并分别与第一隔离变压器、第二隔离变压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变压器的另一端与双馈变流器的网侧相连接,所述第二隔离变压器的另一端通过机侧断路器与双馈变流器的机侧相连接,测试时,所述电网接入接口、第一隔离变压器、第二隔离变压器、机侧断路器构成功率测试回路,通过双馈变流器与待测试的chopper装置相连接。本发明通过软件模拟电网低电压穿越故障,对chopper装置电气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灵活方便,经济实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329536B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610983152.7
申请日:2016-11-09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风电机组调压调频的控制方法,该发明依托原风电变流器控制系统的基础上,附加了基于下垂控制及虚拟惯性控制的调压调频环节,工程实现非常简便易操作,使得风电机组在电网故障情况下能够提供一定的无功和有功功率支撑,改善了系统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