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9186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199082.6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武汉大学
Abstract: 一种针对架空输电线路机械化施工工程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获取架空输电线路机械化施工工程的基本资料;B、构建架空输电线路机械化施工工程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由工程的机械化率、施工成本和施工工期三个评价指标构成;C、计算工程的机械化率、施工成本和施工工期;D、将机械化率、施工成本和施工工期三个指标加权求和构建架空输电线路机械化施工工程的综合评价优化模型。本设计考虑了工程的机械化率、施工成本和施工工期,使工程评价更全面合理;同时,基于权重模型的工程评价方法思路清晰,可以根据实际工程需求灵活地设置各指标权重,使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和可靠性,为架空输电线路机械化施工统筹决策提供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93317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701039.6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装配式UHPC独立基础及其成型方法与承载力计算方法中,独立基础包括依次同轴叠放的底模板、基座模板与基础模块;底模板包括相对拼接的第一、第二底板模块,其相对边设置有矩形缺口,并形成为后浇带区域,矩形缺口内设置有第一、第二U形钢筋,第一、第二底板模块的顶面设置有第一、第二矩形凸块与第一、第二钢筋榫头;基座模板上底面开设有与第一、第二矩形凸块匹配的通槽,以及与第一、第二钢筋榫头一一对应的灌浆通孔;本发明通过基础的结构设计明确了连接构造的力传导路径,优化节点结构的同时保证了基础的整体强度,同时针对拼接部分的后浇带区域设计,进一步确保了节点区域承载力的强度,且有效降低了基础的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50860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01753.3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大口径无机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顶管的柔性接头系统,包括两节对向设置的顶管、钢套、中间密封环、两个端部密封环与两个粘合部;钢套套设在两节顶管相对侧上,中间密封环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节顶管的相对侧贴合,中间密封环的外侧围贴合设置于钢套内侧的纵轴中心线上,两个端部密封环的一端分别套设在两节顶管的相对侧,端部密封环与顶管之间通过粘合部连接,两个端部密封环的另一端分别与钢套的侧面连接;顶管相对侧的外侧围上均设置有环形分布的多个台阶与多个填充槽,多个台阶与多个填充槽之间交错分布,钢套的内侧设置有多个弹性体,多个弹性体与多个填充槽之间一一对应卡接配合。本发明减少受顶管相对位移影响产生的疲劳断裂,连接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895970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08026.8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顶管施工纠偏承插接头结构及装置,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管节,管节包括管节本体、顶推组件,管节本体的前端内壁上开设有环形槽,顶推组件包括环形插接头、第一液压缸、动力传输组件,环形插接头的前端端面与管节本体的后端端面固定连接,第一液压缸设置在管节本体的内壁上。上述设计中,两个管节分别为第一管节、第二管节,通过将第一管节中的环形插接头与第二管节中的环形槽插入配合,如此即可实现前后管节的连接;插入配合后第二管节中的第一液压缸的可伸出端通过第二管节中的动力传输组件与第一管节中的环形插接头相抵接,通过控制第二管节中的第一液压缸的可伸出端回缩,即可在顶进设备推力不足时辅助前个管节顶推。
-
公开(公告)号:CN11935470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07987.1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广东盖特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顶管顶力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装置包括反力支架、荷载机构、变形测试系统,荷载机构设置在反力支架顶部,用于向下方的混凝土顶管施加荷载,变形测试系统包括一号压力传感器、线性位移传感器,一号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荷载机构上,用于检测荷载机构向混凝土顶管的顶端端面所施加的荷载量,线性位移传感器竖向设置在混凝土顶管的侧壁中部,用于检测混凝土顶管的压应变。本发明一方面,测试顶管顶部截面局部破坏的载荷,基于该处的载荷数据能够精确计算出顶管的最大顶力,从而提高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由于增加了顶管压应变检测,提高了对顶管顶部截面局部破坏失效的有效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1928916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08002.7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顶进施工装置及方法,施工装置包括底座、两个支撑座、活动座、推动机构、升降机构、位移机构,两个支撑座连接于底座的上侧,升降机构连接于底座的上侧且位于两个支撑座之间,活动座活动安装于升降机构,活动座的一侧安装有位移机构,位移机构的一端连接有活动板,两个支撑座的一侧安装有推动机构,推动机构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板,底座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用于支撑圆形顶管的支撑组件。本设计通过将支撑组件调整露出不同的长度,可完成对长距离顶管的顶进,且通过两个支撑板和活动板为顶管提供三点支撑,在三点支撑的情况下左右位置处的支撑板可与中间位置处的活动板呈上下错位分布,在顶进时三点同步施力,避免管道受力不均造成顶管的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1895970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08017.9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大口径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顶管施工柔性接头结构,包括管节、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球节、两个环形连板,两个环形连板对称设置在球节的两侧,球节包括第一套环、第二套环,一个环形连板的一侧与前一个管节的一端可拆卸式连接,一个环形连板的另一侧与第一套环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套环的另一端内壁与第二套环的一端外壁滑动配合且径向固定,第二套环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环形连板的一侧,另一个环形连板的另一侧与后一个管节的一端可拆卸式连接。本发明中前后两个管节通过球节能够进行任意角度的偏转,而且球节的偏转不会影响到两个管节之间的传动,同时实现了顶管角度调节以及传动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975432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19770.1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变电站配电楼装配式基础及其施工方法,装配式基础包括底板模块、台座模块、四个预埋件,底板模块包括第一底板预制块、第二底板预制块、横向连接筋,第一底板预制块包括第一底板本体、第一纵向连接筋,第二底板预制块包括第二底板本体、第二纵向连接筋,第一纵向连接筋、第二纵向连接筋具有第一U型结构、第二U型结构,横向连接筋穿设于第一U型结构与第二U型结构相重叠部分,且通过混凝土浇筑相连接,四个预埋件底部埋设在第一底板本体、第二底板本体顶部,台座模块设置有四个预留孔,预埋件顶部伸入预留孔后通过混凝土浇筑相连接。本发明不仅提高了后浇带区的横向抗弯承载力,而且增强了台座模块与底板模块的连接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88092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21810.5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E02D27/01 , E02D33/00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正交斜放装配式格栅筏板基础及设计方法,筏板基础包括多个格栅筏板基础单元,其由若干呈正交斜放布置的肋板组成,基础单元的四边均连续交替形成为阳角凸起与阴角凹陷,阳角凸起上设有螺栓穿孔,其内设置有螺栓,肋板的内部预埋有多组第一钢筋,其第一倒角部内侧预埋有垫板,垫板上设有与螺栓穿孔对应的垫板穿孔,螺栓贯穿螺栓穿孔与垫板穿孔,对相对拼接装配的基础单元进行固定;本发明通过对格栅筏板基础单元的结构以及钢筋网络的构造设计,不仅实现了现场的标准化施工,降低施工环境或人员素质对质量的影响,同时该结构使本筏板基础可以标准化预制,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基础上,减少了混凝土用量,降低了使用与制造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0890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499313.X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湖北省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贺兰菲 , 徐昊天 , 陈然 , 周方成 , 周蠡 , 蔡杰 , 张洪 , 许汉平 , 周英博 , 李吕满 , 叶馨阳 , 李錾 , 孙利平 , 廖晓红 , 张赵阳 , 王巍 , 熊一 , 舒思睿 , 张童彦
IPC: G06V10/80 , G06V10/82 , G06V10/764 , G06V10/26 , G06V10/25 , G06V20/64 , G06V20/70 , G06T17/00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2 , G06N20/20
Abstract: 一种基于二维图像与三维数据的变电站设备识别方法及系统,方法首先获取变电站设备的二维图像,将其输入改进后的UNet语义分割模型进行语义分割,获得ROI区域,然后将ROI区域进行裁剪并记录坐标后,输入YOLO目标检测模型中进行设备分类识别,输出二维可信标签列表,接着获取三维点云数据信息并预处理,然后进行特征提取,获得三维设备分类结果,最后将二维可信标签列表与三维设备分类结果进行融合,输出置信度最高的变电站设备识别结果;本发明利用二维图像目标检测技术,获取可信标签列表作为先验知识,并结合数据维度信息更丰富、几何特征更明显的三维点云目标检测技术,实现了二维与三维数据的融合,提高了变电站设备识别结果的可靠性与可信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