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47697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101425.X
申请日:2018-02-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0千伏电线杆定位系统,包括多个电线杆定位终端、卫星通讯系统、手持接收终端和电力运营监测监控平台,所述的多个电线杆定位终端分别通过卫星通讯系统与电力运营监测监控平台进行通讯,电力运营监测监控平台与手持接收终端无线通讯。本发明在现有电线杆上均设置一个定位模块终端,然后通过防盗卡带式设计,使其更加牢靠防盗性好,在定位终端白天采用太阳能薄膜电池供电,同时对内部锂电池进行充电以便夜间使用,通过SIM卡无线公网将线路电杆的GPS位置信号传输至卫星,再通过内部系统传送到线路检修人员的手机终端。这样线路检修人员能够准确的定位将要检修的电线杆防止因误登带电线杆造成的人身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1757855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333208.0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分区技术领域,尤其为包括:步骤1:获取分布式光伏配电网中的所有节点的信息;步骤2:并计算每个所述节点的原始模块度;步骤3:以每个节点作为一个单独的子分区,并计算子分区的分区质量函数;本发明,将每个节点作为一个单独的子分区,并计算子分区的分区质量函数,将新形成的子分区看作一个独立的节点,实现分区过程,形成新的分区结果,当没有任何节点能进行合并且无功分区质量函数达到最大值时,分区过程停止,此时的分区为初始时刻的最优分区结果,对分区结果进行记录存储,提取日前预测数据中下一时的预测值,继续上述分区过程,直至完成所有时段的配电网分区,可以快速、动态分区。
-
公开(公告)号:CN11951478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88169.3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30/0202 , G06Q30/020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能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源荷协同优化出清的高耗能负荷侧资源聚合定价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出县域电网内可再生能源和工业负荷的协同运营模型;提出面向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工业负荷日前动态分时定价模型。本发明设计提出一种可再生能源和工业负荷的协调运行方法,并建立当地的绿色电力市场出清模型,实现了可再生能源与工业负荷之间的绿色电力交易;通过构建地方绿色电力市场的出清模型,可以通过可再生能源与工业负荷之间的绿色电力交易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其设计的动态绿色电力定价方法可以有效地维持绿色电力的供需平衡,并引导工业负荷优化其绿色电力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559516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322053.0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 北京东润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村配电台区高渗透率光伏多目标综合功率调控方法,包括步骤A,在光伏发电调度应尽量减少对光伏发电收入影响,即最小化光伏发电收入损失的基础上,通过对模型进行潮流约束、电压约束以及电流约束,构建光伏发电收入目标优化问题的求解方法;包括步骤B,在最小化光伏发电收入损失的基础上,构建调度光伏发电机组数量目标优化问题的求解方法;包括步骤C,在最小化光伏发电收入损失与调度光伏发电机组数量的基础上,构建光伏发电总调度功率目标优化问题的求解方法;本发明通过建立有功无功多目标模型求解方法,可有效解决极高渗透光伏发电的农村配电区的运行安全问题,实现极高渗透率下分布式光伏发电的高效利用和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56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14426.6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低压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柔性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建立电压‑有功和电压‑无功定量关系模型;再建立低压配电网多目标优化运行模型及资源协同调度方法。本发明设计的柔性管控技术可以通过实时调整和优化风光储运行功率,降低不对称性,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效改善系统三相不对称性;通过制定最优协调运行模型,能够在满足三相平衡约束的前提下,优化分布式资源的运行功率,以最小化的成本实现三相不平衡控制目标;其将电压也作为约束条件进行计算,可保证低压配电网各节点电压不越限,从而保障电压合格,减少电压偏差及其可能导致的用户用电安全风险,从而提升电压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44827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631349.5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低压多端口单相供电设备控制方法。包括:构建由一个AC/DC变换器、三个DC/AC变换器以及中间的直流母线所构成的新型低压单相多端口供电设备;首先采用Vdc‑Q控制模式进行直流母线电压控制,其次采用Vf虚拟同步机控制模式进行单相电压频率控制,最后进行单相源网荷储协调优化控制。本发明设计通过电力技术及设备实现对三相中A、B、C各相供电的独立控制,在保障各相安全可靠供电的同时,可实现分布式光伏、储能、负荷之间的多主体最优化;通过直流母线隔离可从根本上解决低压三相线路的三相不平衡、谐波、电压波动与闪变等电能质量问题,在电能质量治理效果和治理成本方面均具有突出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972662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133484.2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IPC: H02J3/00 , G06Q30/0201 , G06Q50/06 , H02J3/46 ,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储优化模型的并网发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方法,包括建立含储能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功率优化模型、提出约束条件、建立并网发电功率短期预测模型以及提出滚动预测机制;本发明通过考虑储能充放电行为对光储一体并网发电功率的影响,构建综合考虑储能充放电、光伏发电、以及上网和下网电价等的含储能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58226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422863.8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高比例分布式源荷接入的低压单相供电方法,实时监测三相电流,当出现不平衡时,控制三相变流器将不平衡电流在三相之间进行转移,使三相电流趋于平衡;实时监测电网谐波,控制变流器产生反向谐波电流进行抵消;根据电网电压和无功需求,动态调整变流器输出,实现无功功率补偿,维持电压稳定;建立优化模型,实现能源协调优化调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时监测运行参数,优化控制电网,提高电网稳定性和容量,为高比例分布式源荷提供更好的灵活接入条件;本发明可就地解决低压三相不平衡、电压波动与闪变、谐波、电压越限等问题,提高农村地区的供电质量和可靠性,为农村地区居民提供更稳定的电力供应,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37491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128387.4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级联神经网络的广域光储并网功率短期预测方法,用于光伏发电功率预测,该方法包括如下两个步骤:S1,构建含储能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功率的影响因素;S2,构建海量含储能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功率的级联神经网络预测方法;本发明考虑海量含储能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功率的短期预测问题,建立基于级联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一方面区分不同维度和层级因素的影响,提高模型训练效率,可准确掌握含储能的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并网发电功率,另一方面,有助于降低面向每一个光储系统单独建立预测模型的规模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7783157U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20175949.9
申请日:2018-02-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10千伏电线杆定位系统,包括多个电线杆定位终端、卫星通讯系统、手持接收终端和电力运营监测监控平台,所述的多个电线杆定位终端分别通过卫星通讯系统与电力运营监测监控平台进行通讯,电力运营监测监控平台与手持接收终端无线通讯。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电线杆上均设置一个定位模块终端,然后通过防盗卡带式设计,使其更加牢靠防盗性好,在定位终端白天采用太阳能薄膜电池供电,同时对内部锂电池进行充电以便夜间使用,通过SIM卡无线公网将线路电杆的GPS位置信号传输至卫星,再通过内部系统传送到线路检修人员的手机终端。这样线路检修人员能够准确的定位将要检修的电线杆防止因误登带电线杆造成的人身伤害。(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