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68753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10287936.1
申请日:2015-05-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M7/0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紧凑型封闭式气体绝缘直流高压发生器,包括绝缘封闭式壳体,以及安装于壳体内通过导线电气连接的充电电路、倍压电路和电阻分压器,所述壳体内中部位置设有支撑绝缘筒,所述充电电路固定于支撑绝缘筒的一端,所述倍压电路分别固定于支撑绝缘筒的两侧表面和上方表面,所述电阻分压器并排固定于支撑绝缘筒的下方表面。本发明的直流高压发生器,能有效降低直流高压发生器的体积和重量,同时提高了设备的绝缘性能,从而适应超、特高压变电设备的现场试验和直流高压试验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868753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287936.1
申请日:2015-05-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M7/0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紧凑型封闭式气体绝缘直流高压发生器,包括绝缘封闭式壳体,以及安装于壳体内通过导线电气连接的充电电路、倍压电路和电阻分压器,所述壳体内中部位置设有支撑绝缘筒,所述充电电路固定于支撑绝缘筒的一端,所述倍压电路分别固定于支撑绝缘筒的两侧表面和上方表面,所述电阻分压器并排固定于支撑绝缘筒的下方表面。本发明的直流高压发生器,能有效降低直流高压发生器的体积和重量,同时提高了设备的绝缘性能,从而适应超、特高压变电设备的现场试验和直流高压试验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360241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504490.9
申请日:2014-09-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气体绝缘冲击电压发生器单元冲击耐受特性试验系统,它的第一升降油缸的缸体固定在密封绝缘罐体底板上,第一升降油缸活塞杆的顶部固定连接绝缘层,第二升降油缸的缸体固定在密封绝缘罐体底板上,冲击电压引入套管的输出端连接高压导电杆的一端,电容器、点火球隙和电阻串联在高压导电杆与绝缘杆之间,绝缘杆上套有导电环,导电环与绝缘杆之间具有间隙,导电环通过绝缘支架连接第二升降油缸的顶端,导电环接地,密封绝缘罐体上还开设有充气取样口,密封绝缘罐体也接地。本发明实现了高电压下冲击试验,本发明的实验结果能体现SF6在极不均匀电场条件下的气体绝缘击穿放电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360241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410504490.9
申请日:2014-09-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气体绝缘冲击电压发生器单元冲击耐受特性试验系统,它的第一升降油缸的缸体固定在密封绝缘罐体底板上,第一升降油缸活塞杆的顶部固定连接绝缘层,第二升降油缸的缸体固定在密封绝缘罐体底板上,冲击电压引入套管的输出端连接高压导电杆的一端,电容器、点火球隙和电阻串联在高压导电杆与绝缘杆之间,绝缘杆上套有导电环,导电环与绝缘杆之间具有间隙,导电环通过绝缘支架连接第二升降油缸的顶端,导电环接地,密封绝缘罐体上还开设有充气取样口,密封绝缘罐体也接地。本发明实现了高电压下冲击试验,本发明的实验结果能体现SF6在极不均匀电场条件下的气体绝缘击穿放电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734744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397640.9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T7/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站仪的远距离大视场双目标定方法,实现该方法包括双目相机、全站仪及标志物,所述双目相机与标志物的距离为100m,所述全站仪与标志物距离大于10m,且双目相机上电连接有计算机系统PC;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图像采集:利用双目相机进行图像采集;步骤(2)角点提取:采取一个标志物只具有一个特征点,所述角点提取分为角点检测和亚像素定位两个部分;步骤(3)标志物三维坐标测量:采取单个标志物设为只具有一个特征点,当增加标志物个数满足测量需求,将远距离利用全站仪测量标志物特征点的三维坐标设为(X,Y,Z);步骤(4)相机标定。本发明解决现有标定方法中在远距离大视场标定精度低,灵活性低的问题,满足实际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682039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1810398084.7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目立体视觉测量方法,包括目标检测:定位出第一目标物检测框,获取目标物初始的图像位置信息;双目标定:得到所述双目相机的相关参数;双目立体匹配:形成二次视差空间以及图像中各点的三维信息;目标物分割:对目标物进行细分割得到第二目标物检测框,并利用所述第二目标物检测框内的三维信息获取目标物距离所述双目相机或距离保护目标之间的距离等。通过本方案,可以提高双目立体匹配鲁邦性,提高该过程中代价聚合效率,同时能快速的得到高质量的视差,从而有利于电网中侵入物的快速预警,使得输电线路侵入物预警自动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734744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810397640.9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T7/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站仪的远距离大视场双目标定方法,实现该方法包括双目相机、全站仪及标志物,所述双目相机与标志物的距离为100m,所述全站仪与标志物距离大于10m,且双目相机上电连接有计算机系统PC;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图像采集:利用双目相机进行图像采集;步骤(2)角点提取:采取一个标志物只具有一个特征点,所述角点提取分为角点检测和亚像素定位两个部分;步骤(3)标志物三维坐标测量:采取单个标志物设为只具有一个特征点,当增加标志物个数满足测量需求,将远距离利用全站仪测量标志物特征点的三维坐标设为(X,Y,Z);步骤(4)相机标定。本发明解决现有标定方法中在远距离大视场标定精度低,灵活性低的问题,满足实际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179481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010906414.6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IS设备的机械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待测GIS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振动信号,并对该振动信号进行标准化处理;S2、计算所得标准化处理后的振动信号的显著性序列;其中,显著性序列为表示原始振动信号变化趋势的时间序列;S3、将所得显著性序列输入到预训练好的GIS设备故障诊断模型中,得到待测GIS设备的运行状态;其中,GIS设备故障诊断模型为卷积神经网络。本发明通过计算GIS设备运行时所产生的振动信号的显著性序列,来提高故障信号的区分度;并采用卷积神经网络作为GIS设备的故障诊断模型,对GIS设备的显著性序列进行识别,可精确的完成对GIS设备具体故障类型的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14020015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68832.8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龚浩 , 芦竹茂 , 杨虹 , 胡晓岑 , 杨罡 , 吴驰 , 阴崇智 , 胡庆武 , 李加元 , 连建华 , 刘永鑫 , 韩钰 , 赵亚宁 , 孟晓凯 , 白洋 , 张光炜 , 吴念 , 别士光 , 柯贤彬 , 郭潇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障碍物地图双向搜索的无人机路径规划系统及方法,对电力走廊范围内的三维激光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并按照无人机飞行用到的导航定位坐标系对三维激光点云数据的坐标系进行统一;对预处理后的电力走廊三维激光点云进行分割处理;对分割处理后的三维激光点云进行投影降维,生成电力走廊障碍物栅格地图;以所述电力走廊障碍物栅格地图为基础,采用双向随机采样快速拓展随机树算法进行无人机路径搜索,得到无人机电力巡线规划路径;对无人机电力巡线规划路径进行平滑和简化,获得优化后的无人机飞行规划路径。通过构建三维激光点云障碍物栅格地图方式,降低计算数据量,实现对无人机安全高效率飞行路径规划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2698303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537278.4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 武汉大学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芦竹茂 , 龚浩 , 邓鹤鸣 , 杨虹 , 胡晓岑 , 杨罡 , 吴驰 , 阴崇智 , 胡庆武 , 李加元 , 连建华 , 刘永鑫 , 韩钰 , 赵亚宁 , 孟晓凯 , 白洋 , 张光炜 , 吴念 , 别士光 , 柯贤彬 , 郭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杆塔倾斜参数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杆塔三维点云滤波,杆塔分割与特征面提取,塔身三维重建及模型数据库建立,对待评估杆塔特征平面进行中心点计算,对待评估杆塔进行倾斜状态评估与倾斜角度计算。本发明实现对杆塔结构关键部位的自动识别及提取以及对线路杆塔的几何参数快速扫描与倾斜参数智能化评估。利用先进的无人机巡线技术,显著提升了线路巡检效率和准确度,降低了巡检费用以及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风险,实现具有工程实践意义上的杆塔倾斜地质监测预警和风险防控,提高线路运行可靠性,降低重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