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3683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423490.6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IPC: G06F9/445 , G06F9/451 , G06F16/954 , G06F9/45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对象属性展示界面自定义的方法及系统,涉及计算机、网页技术,包括:在创建模块实例的情况下,引用模块实例的父模块实例来构建模块结构树,任一模块实例可获取父控件或子控件;提供导航栏,基于导航栏配置各个导航项的导航信息以及导航路由控制内容区要显示的内容;基于配置后导航栏的导航项对应的导航路由控制内容区,提供框架页控件,以利用所述框架页控件组织页面结构将页面分割为多个子区域,并基于各子区域配置相应的显示控件。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实施效率、降低人员时间成本、快速应对更多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09002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00300.4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和零知识证明的可信联邦学习系统及方法,包括:扰动模块。所述扰动模块中,应用非交互式零知识协议,使得对局部模型添加的噪声可验证。训练者和验证者独立且分别使用线性逼近构建包含特定高斯噪声的相同电路,训练者使用电路和公共生成器以及模型参数构建证明。验证者使用他们的电路验证接收到的证明;验证模块。所述验证模块构建了一种分片区块链共识过程。每个验证者首先利用公共数据集,验证局部模型梯度更新的精度。将自己的验证结果作为投票摘要,在网络中形成共识。对于包含局部模型选择信息的区块数据,引入拜占庭容错协议来确保数据可信。本发明可被证明实现差分隐私,并能够分析出噪声对模型性能影响的上界。
-
公开(公告)号:CN11948392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53134.9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IPC: H04L9/08 , H04L9/32 , H04L67/02 , G06F16/2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标签等价类凭证的身份验证方法及系统,属于计算机技术与信息安全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系统初始化;根据用户U所持属性向相应的凭证签发者申请该属性的属性凭证;聚合属性凭证,得到该用户U的身份凭证;在收到验证者对一个属性的验证要求后,根据随机化后的身份凭证生成该属性的证明,以使所述验证者基于该证明对所述用户U进行身份验证。本发明可直接应用在数字身份的构造中,实现多签发者场景下,用户多属性的高效签发、聚合以及凭证展示过程中的隐私性与公开可验证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6114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09985.3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北方工业大学 ,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EVM的智能合约跨语言实现模型及其实现方法,包括:包括联盟区块链、用户、智能合约模块、跨语言模块和SDK接口层。联盟区块链由多个计费节点维护,用于部署包含多项式计算的智能合约。用户上传数据并向区块链客户端发送智能合约的请求。智能合约模块接受用户输入的数据,并通过SDK接口层将复杂的计算任务传递给跨语言模块。跨语言模块由每个区块链节点对应的跨语言程序构成,负责接收计算任务并进行计算,然后将计算结果和验证标签返回给SDK接口层。SDK接口层负责发送复杂的操作请求、计算数据和接受计算结果。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够进行多项式计算,提高了数据隐私和安全性,提高了智能合约的效率和可扩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81615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63469.2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单服务器的隐私保护在线指纹认证方法、系统和介质,服务器可以在不知道指纹明文的情况下为用户提供指纹认证服务,认证过程包括:首先,用户端在本地加密指纹,生成指纹模板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对指纹模版进行验证并存储,系统参数通过密钥生成中心生成;然后,用户端发起指纹认证请求,在本地加密验证指纹,发送给服务器进行比对,服务器在密文上比较验证指纹和指纹模板,返回加密后的指纹匹配的结果;最后,用户端对加密后的指纹匹配的结果进行验证,最终获得指纹认证的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保障指纹数据的隐私性和验证过程的安全性,同时节约资源、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972080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13105.3
申请日:2025-02-26
Applicant: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IPC: G06F30/27 , G06F30/13 , G06F18/213 , G06F18/25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质量风险预测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所述方法包括:对预先构建的目标建筑信息模型进行结构提取,得到若干个目标建筑结构数据,所述目标建筑结构数据至少包括建筑基础结构数据、建筑主体结构数据、建筑楼层结构数据;将目标建筑结构数据输入到预先训练的目标预测模型中,得到对应的建筑结构质量风险预测结果,所述目标预测模型是根据多个第一建筑结构数据样本以及对第一建筑结构数据样本变换特征空间后的第二建筑结构数据样本训练得到的。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目标预测模型在处理不同类型和复杂度的建筑结构数据时都能够保持较高的预测准确性和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7658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40194.4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IPC: G06Q10/04 , G06Q10/067 , G06Q10/063 , G06T17/00 , G06T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和BIM的智慧园区优化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采集园区实际信息,并进行预处理;基于配置的基础BIM模型,利用实际信息对基础BIM模型进行集成;构建三维数字孪生模型,并将集成后的BIM模型与三维数字孪生模型融合;利用当前融合的三位数字孪生模型,对园区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实现园区优化。本发明通过整合数字孪生、BIM、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GIS等前沿技术,构建智慧园区的数字镜像,实现对园区的全面感知、精准分析、智能决策与高效管理。本方案旨在提升园区的智能化水平、运营效率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园区管理者、入驻企业及个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智能的服务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953915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40190.6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IPC: G06Q10/04 , G06Q50/08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F18/2113 , G06N5/01 , G06N20/20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建筑信息化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建筑化信息系统接收来自建筑项目现场的实时施工进度数据;对施工进度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自动识别并提取施工进度数据中的与建筑项目施工进度相关的关键特征,构建特征向量;将特征向量输入配置的施工进度预测模型,用于预测对应的施工进度,并进行可视化处理。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筑化信息系统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自动识别与建筑项目施工进度相关的关键特征,并构建特征向量或特征矩阵,实现了对建筑项目施工进度的精准预测和智能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771407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842680.7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区块链群组隐蔽传输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原始通信信息;从预设的至少两种隐蔽传输模块中选择目标隐蔽传输模块,其中,至少两种隐蔽传输模块预先基于区块链系统构建;基于目标隐蔽传输模块对应的数据加密方式,对原始通信信息进行加密,得到加密信息;将加密信息通过区块链节点集合发送至信息接收端。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基于区块链节点构成的群组,构建多样化的隐蔽通信方式,提高了隐蔽通信的信道建立及传输数据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同时提高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6425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723937.2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式的CAD与CAE软件流场求解能力的评估方法,包括:S1:导入模型并对求解过程定量参数的进行汇总与归一化处理;S2:网格剖分能力中定性参数的量化以能利用其进行网格划分能力的综合评估;S3:对求解器能力分析中定性参数量化以能利用其完成求解器物理模型的综合评估;S4:基于S1‑S3的量化结果求解全参数评估权重,并生成最终的软件求解能力的分析报告。本发明具有通用性好,量化程度高,评价参数综合性强的优点,同时便于通过程序化语言在计算机上实现全流程的自动分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