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铁塔角钢锚固结构及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10167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14563.4

    申请日:2024-0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电铁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输电铁塔角钢锚固结构及设计方法。包括插入角钢,插入角钢包括第一肢和第二肢;第一肢上设置有多组沿第一肢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锚固件,每组第一锚固件包括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第二肢上设置有多组沿第二肢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二锚固件,每组第二锚固件包括第三角钢和第四角钢;每组第一锚固件和每组第二锚固件交错布置。本发明,通过在插入角钢的第一肢和第二肢上间隔布置多组第一锚固件和第二锚固件,第一锚固件的第二角钢布置在第一肢的内侧,第二锚固件的第四角钢布置在第二肢的内侧,在满足抗拔性能的情况下,减小了锚固件在插入角钢上的布置高度,进而减少了混凝土的使用量。

    一种双通道交叉解耦电容式无线电能与信号并行传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56607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495400.3

    申请日:2023-05-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通道交叉解耦电容式无线电能与信号并行传输系统,包括电能传输通道和信号传输通道,所述电能传输通道的发射端包括相连接的全桥逆变电路#a、原边补偿电路和能量发射极板,所述电能传输通道的接收端包括相连接的全桥整流电路#b、副边补偿电路和能量接收极板,所述信号传输通道的发射端包括相连接的正载波生成电路、信号调制电路#e、滤波电路#c和信号发射极板,所述信号传输通道的接收端包括相连接的信号解调电路#f、滤波电路#d和信号接收极板。通过能量发射极板与能量接收极板实现电能无线传输,通过信号传输通道通过信号发射极板和信号接收极板实现信号双向无线传输。

    桥梁路面渗水检测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7991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100744.X

    申请日:2023-01-12

    Inventor: 李晔 曹哲 刘学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桥梁路面渗水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方竖向设置有量筒,量筒的内部设置有浮球;支撑板顶部位于量筒两侧位置固定安装有套杆,套杆上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顶板上设置有面板,面板上竖向设置有滑槽,滑槽中滑动安装有滑块,滑块上设置有指针,顶板的下方设置有滑轮,浮球与滑块之间通过拉绳连接本发明,浮球随着量筒内部水位下降而下移,从而通过拉绳带动滑块沿着滑槽上移,从而带动指针向上移动,指针移动的距离就是量筒内部水位下降的高度,可以直接从面板上读出需要的数据,通过设置套杆和支撑杆,可以改变面板的高度,从而方便检测人员读取数据。

    一种单回输电线路耐张塔交叉换相方法及换相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8983735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200129.7

    申请日:2024-08-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压输电线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回输电线路耐张塔交叉换相方法及换相结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回输电线路耐张塔交叉换相结构,包括耐张塔、金具、绝缘子与输电线路,所述输电线路为三相单回输电导线,三相导线分别为A、B、C。沿输电线路路径设置有第一耐张塔和第二耐张塔,每个耐张塔左侧、右侧与中部横担上分别设置有三个导线挂点,所述A相导线、B相导线与C相导线分别挂载于第一耐张塔和第二耐张塔上,且A相导线分别与B相导线、C相导线路径交叉穿越。通过充分利用常规耐张塔和原电力通道,对A、B、C三相导线进行一次性逐相循环换位,解决电力架空线路复杂的换相方案带来的经济成本、施工和运维的安全隐患。

    一种双通道交叉解耦电容式无线电能与信号并行传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566070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310495400.3

    申请日:2023-05-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通道交叉解耦电容式无线电能与信号并行传输系统,包括电能传输通道和信号传输通道,所述电能传输通道的发射端包括相连接的全桥逆变电路#a、原边补偿电路和能量发射极板,所述电能传输通道的接收端包括相连接的全桥整流电路#b、副边补偿电路和能量接收极板,所述信号传输通道的发射端包括相连接的正载波生成电路、信号调制电路#e、滤波电路#c和信号发射极板,所述信号传输通道的接收端包括相连接的信号解调电路#f、滤波电路#d和信号接收极板。通过能量发射极板与能量接收极板实现电能无线传输,通过信号传输通道通过信号发射极板和信号接收极板实现信号双向无线传输。

    一种地下储气隧道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2800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412925.6

    申请日:2023-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储气隧道,属于地下压力储气技术领域,主要用于储存高压气体并利用高压气体进行发电。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地下储气隧道,包括储气单元和竖井,储气单元包括水平段以及折弯部,水平段为多个且间隔设置,相邻水平段通过折弯部首尾相连形成一个蛇形结构;竖井一端通至地面上,另一端与储气单元相连;储气单元内壁由外向内依次为岩土本体、衬砌和密封层;通过设置折弯部将多个水平段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蛇形结构的储气单元,占地集中在施工前所需勘探的范围小,受场地及地质等制约因素少,实现一个竖井即可完成气体的输入输出,实现电力转换,节省施工多个竖井的成本。

    山区架空肋梁风机基础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30594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450995.6

    申请日:2022-04-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电场风机基础领域,公开了一种山区架空肋梁风机基础。本发明公开的山区架空肋梁风机基础包括承台和多个基桩,所述承台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上的台柱,所述台柱设置有用于连接风机塔筒的塔筒连接结构,所述基桩支撑于底板下方,所述台柱为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矩形结构具有四个侧边,四个所述侧边的两端延伸线上均设置有所述肋梁。该风机基础将台柱设计为矩形结构,同时从四个侧边的两端延伸线上分别设置肋梁,不但解决了矩形台柱顶角位置应力集中的问题,而且通过肋梁有效地将应力分散到底板上,从而保证受力性能,相较于现有的圆形台柱配合周围发散的肋梁的方式,施工难度更低,肋梁与矩形台柱的侧边更易配合准确连接。

    直流融冰隔离开关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26963B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110242809.1

    申请日:2011-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输电线路在冬季直流融冰时将直流电流接入高压输电线路的隔离开关。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操作简单安全、占地小、结构简单、投资省的直流融冰用隔离开关,包括安装在隔离开关支架上的交流支柱绝缘子、直流支柱绝缘子和操作支柱绝缘子;在交流支柱绝缘子上安装有交流接线端子和静触头,交流接线端子与静触头连接;在直流支柱绝缘子上安装有垂直布置的导电刀闸和直流接线端子,上述导电刀闸与直流接线端子连接;导电刀闸的操作机构连杆通过操作支柱绝缘子与导电刀闸连接;上述静触头设置在导电刀闸上方,当导电刀闸合闸时,导电刀闸的动触头与上述静触头连接。本发明避免了人工操作时的危险且占地面积小、投资省、操作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