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8323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72211.9
申请日:2025-03-10
Applicant: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18 , G06F30/27 , G06N3/006 , G06T17/00 , G06T17/05 , G06Q10/047 , G06Q50/06 , G06Q50/08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电道路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山地风电道路设计优化方法及系统。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山地风电道路设计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山地风电道路数据,包括路径点、全局点云数据及相关设计参数;利用扩展矩形提取点云数据,生成用于建图的有效数据集;基于点云数据构建拓扑图,筛选符合地形条件和坡度要求的节点;采用改进的蚁群算法进行路径搜索,在满足转弯半径、坡度适应性及区域合法性等约束条件的同时优化路径代价并输出最优路径。通过该方法与系统,能够有效提升设计效率、精准性及智能化,有效解决山地风电道路设计中规范性和经济性难以兼顾的技术难题,适用于复杂山地风电场及类似工程领域的道路设计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212429100U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20883469.5
申请日:2020-05-22
Applicant: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山地风机安装平台,属于风机安装领域,目的是减少开挖量并节约成本。包括风机基础平台和风机吊装平台;沿竖向,风机基础平台位于风机吊装平台的下方;在风机基础平台与风机吊装平台之间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一端与风机吊装平台相连接,另一端倾斜向下延伸至风机吊装平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风机基础平台和风机吊装平台分开独立设置,使风机基础平台和风机吊装平台的大小设置更合理,避免不必要的材料及占地面积的浪费,利于节约成本。通过风机基础平台和风机吊装平台沿纵向错位布置,不仅能够满足风机吊装以及风机基础安装要求,还减少了风机吊装平台对应的边坡开挖面积以及开挖方量,有利于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219261883U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21040048.1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4H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压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退台式不场平升压站布置结构。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退台式不场平升压站布置结构,具有储能装置、生活办公设施、变电设施和配电设施;所述储能装置、生活办公设施、变电设施和配电设施分别置于至少两个、至多四个不同高度的标高平台上,所述配电设施位于最高的标高平台上,所述储能装置位于最低的标高平台上。本实用新型与传统大开挖式同一标高升压站相比,避免大开挖,减少了土方量,节省施工周期和降低了施工的难度;减少剩余土方量,有助于减少土渣的处理成本;升压站的布置方案布置紧凑,节约征地;不同功能板块合理分区,有利于建成后运行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218780437U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23595159.1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03D13/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机组装领域,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轮毂叶片组装平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风力发电机轮毂叶片组装平台,包括顶部平台和设置于顶部平台上的轮毂安装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和配重结构,支架包括多根立柱和连接于立柱之间的立柱连接件,立柱连接件与立柱可拆卸连接,顶部平台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连接于支架上方,配重结构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且沿支架的周向均匀分布,配重结构包括连接支臂、配重体和配重支撑,连接支臂的内端与支架相连接,配重体设置于连接支臂的外端上,配重支撑设置于连接支臂的外端下方。该风力发电机轮毂叶片组装平台,在保证平台稳定性的情况下,降低平台施工工期,且对于场地面积要求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204151640U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420606270.2
申请日:2014-10-20
Applicant: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场道路选线领域,公开了一种山地风电场道路路线。该道路路线包括道路主路、风机吊装平台、风机吊装平台支路、调转平台以及调转平台支路,所述风机吊装平台支路与风机吊装平台连通,所述调转平台支路与调转平台连通,所述调转平台支路、道路主路以及风机吊装平台支路交汇连接形成“人”字形开叉。该线路采用“人”字形开叉路的方案取代原有的回头弯的设计,保证工程安全同时节省工程投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