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28539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0946714.1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 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苗期斑马叶及白粒基因zb10及其连锁的分子标记和应用,属于分子遗传学领域,该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该基因zb10在编码区第一外显子上含有一个7bp的碱基插入,序列为AACGCGC。本发明提供的玉米苗期斑马叶及白粒基因zb10,只影响玉米苗期叶色和籽粒粒色性状,对其他基因的基因功能没有影响,因而对其他农艺性状等没有影响,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下遗传稳定,在玉米制种中具有巨大利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528539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946714.1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 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苗期斑马叶及白粒基因zb10及其连锁的分子标记和应用,属于分子遗传学领域,该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该基因zb10在编码区第一外显子上含有一个7bp的碱基插入,序列为AACGCGC。本发明提供的玉米苗期斑马叶及白粒基因zb10,只影响玉米苗期叶色和籽粒粒色性状,对其他基因的基因功能没有影响,因而对其他农艺性状等没有影响,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下遗传稳定,在玉米制种中具有巨大利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790805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0982201.5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与玉米雄花颖壳闭合突变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ctg1突变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该分子标记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扩增该分子标记的引物对,该引物对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突变体ctg1和分子标记为玉米两系杂交制种技术提供了材料基础,并加快了玉米杂交制种技术的创新。
-
公开(公告)号:CN113846179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251861.3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 广西青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玉米C型不育胞质恢复基因Rf12及其紧密连锁标记的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所述紧密连锁标记包括1对引物对:F:5’‑agtgcctgtgcttgcccattca‑3’;R:5’‑tcagatagctacctttgcttgcgc‑3’。所述Rf12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为:B73_RefGen_v4Chr2:234057663‑234457207。本发明中的恢复基因Rf12可恢复大部分的玉米C型不育系;本发明中的显性标记SNP‑55可对玉米C型不育胞质在2号染色体长臂的强恢复基因Rf12进行辅助选择,加快Rf12的回交转育进程,促进玉米C型不育胞质恢复基因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988420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810068464.4
申请日:2018-01-24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nventor: 曹墨菊 , 时子文 , 朱永卉 , 牛群凯 , 李川 , 易洪杨 , 杨聪 , 唐津 , 张鹏 , 刘孝伟 , 董博晓 , 魏桂 , 夏远燕 , 赵卓凡 , 关淑仙 , 牟碧涛 , 王靖文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 A01H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5 , A01H1/02 , C12Q260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玉米雄性核不育基因ms39的分子标记,属于玉米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领域。该分子标记由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扩增该分子标记的引物。本发明分子标记与雄性核不育基因ms39连锁紧密,鉴定结果准确、可靠,为核不育基因ms39在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其次,用本发明分子标记鉴定方法简单,且可在苗期进行,能满足轮回选择等需要进行大量杂交的育种需要,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育种效率,对于扩大玉米育种的种质基础有极大促进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30753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650856.3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玉米雄花小穗开花散粉的基因ZmKO1及其在玉米雄性不育化杂交制种中的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控玉米雄花小穗开花散粉的基因ZmKO1,通过突变ZmKO1基因可导致细胞核雄性不育现象。还明确了基于ZmKO1基因位点,利用CRISPR‑Cas9技术或突变基因回交转育技术,可实现玉米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培育。本发明还发现在不育系吐丝期,对雄穗喷施外源赤霉素可恢复不育系雄花育性,可正常自交繁殖,作为保持系,实现不育系的经济高效保持。因此,基于ZmKO1基因位点创制的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具有一系两用的特点,可用于玉米雄性不育化杂交制种,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ZmKO1基因突变实现玉米两系法不育化杂交制种的技术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2778407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0140125.4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82 , C12N5/10 , C12N15/11 , C12Q1/6895 , A01H1/02 , A01H5/12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幼苗黄白叶蛋白及其编码基因,该蛋白由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其编码基因由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组成。还公开了它们在培育幼苗黄白叶玉米品种、杂交种纯度鉴定或去杂保纯、以及在杂交诱导单倍体育种、作为标记性状在SPT或MCS种子生产技术上的应用等用途。本发明玉米幼苗黄白叶性状特征明显,易于识别,并能稳定遗传;其次,该性状由单隐性基因控制,可通过回交转育或转基因方法将其转育到自交系中,育种方法简单;此外,本发明玉米幼苗黄白叶性状仅在出苗后短期内显现,后期快速转绿,对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没有影响,在玉米制种和杂交诱导单倍体育种等领域应用前景极为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7988420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810068464.4
申请日:2018-01-24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nventor: 曹墨菊 , 时子文 , 朱永卉 , 牛群凯 , 李川 , 易洪杨 , 杨聪 , 唐津 , 张鹏 , 刘孝伟 , 董博晓 , 魏桂 , 夏远燕 , 赵卓凡 , 关淑仙 , 牟碧涛 , 王靖文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玉米雄性核不育基因ms39的分子标记,属于玉米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领域。该分子标记由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扩增该分子标记的引物。本发明分子标记与雄性核不育基因ms39连锁紧密,鉴定结果准确、可靠,为核不育基因ms39在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其次,用本发明分子标记鉴定方法简单,且可在苗期进行,能满足轮回选择等需要进行大量杂交的育种需要,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育种效率,对于扩大玉米育种的种质基础有极大促进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79080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982201.5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与玉米雄花颖壳闭合突变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ctg1突变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该分子标记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扩增该分子标记的引物对,该引物对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突变体ctg1和分子标记为玉米两系杂交制种技术提供了材料基础,并加快了玉米杂交制种技术的创新。
-
公开(公告)号:CN111676229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616720.6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四川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Q1/6895 , C12N15/11 , A01H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雄性核不育基因ms40,该基因由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组成;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由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筛选鉴定该基因的分子标记和引物。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玉米核不育基因ms40,其突出特点是败育时期较早,且败育彻底;其次,本发明核不育基因为SNP突变,该突变体只影响育性,对其他基因功能没有影响,其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下不育性很稳定,利用价值较大;此外,本发明核不育基因可通过SPT技术用于玉米制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
-
-
-
-
-
-
-